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7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7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7 09:0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的扩展
时空坐标
1640年
1688年
1775年
1783年
1789年
1794年
1861年
1868年
1871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
法国
大革命
俄国
农奴制改革
日本
明治维新
德意志统一
意大利统一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61-1865
美国内战
时空坐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
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
德意志统一
意大利统一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
工场手工业阶段的反封建革命,推翻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解决资产阶级掌权的问题。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英、美、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俄、日、德、意等国通过不同方式,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到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其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背景
①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
②主要原因:王权专制与议会矛盾激化
③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
过程(1640—1688)
时间
民主
专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革命爆发
光荣革命
处死国王
建立共和国
内战爆发
克伦威尔
就任“护国主”
1640
1649
1642
1660
1688
1653
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王权(封建势力)
国王权力的来源由神而到议会
杀掉一个王
逐走一个王
请来两个王
特点:反复性、曲折性、妥协性、不彻底性
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手段,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背景
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1640—1688 完成:“光荣革命”
(3)确立和巩固:
君主立宪制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巩固:1701年《王位继承法》 (国王及其配偶不得为天主教徒)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爆发:来克星顿枪声 1775
②建国:《独立宣言》1776.7.4
③胜利:约克镇大捷 1781
④结束:英国承认 1783
(3)性质:
乔治·华盛顿(美国国父)
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
她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块铭牌,上面刻着July 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颁发的日期)。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美利坚民族和法国人民友谊象征。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3.法国大革命(1789—1794\1799\1815?)
(1)背景:
②阶级基础:法国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③思想基础:启蒙思想的影响。
①根本原因: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外因: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法国的三个等级
(18世纪的法国)旧法规宣称“僧侣以祷告为国王服务,贵族以宝剑为国王服务,第三等级以财产为国王服务”。
召开三级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税收。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3.法国大革命(1789—1794\1799\1815?)
(1)背景:
(2)过程:
①爆发:1789年 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②原则:《人权宣言》
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③基本框架:1791年宪法;
④拿破仑时代:1799—1804—1815《拿破仑法典》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3.法国大革命(1789—1794\1799\1815?)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秩序,
传播了革命原则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革命
时间
原因
序幕
(开始)
主要
人物
颁布文献
性质
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光荣革命”)
①根本原因:XXX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④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
⑤外因:受xx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⑥导火线
⑦其他原因

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
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
《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资产
阶级
革命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华盛顿
杰斐逊
《独立宣言》
民族解放
运动
实现国家独立
法国大革命
1789开始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拿破仑
《人权宣言》
《法国民法典》
小结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代议制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①确立:
“光荣革命”(1688)+《权利法案》(1689)+《王位继承法》(1701)
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限制王权的条款: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未经议会同意,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
上述材料中的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立法权
财政权
军事权
司法权
“不懂英语的国王”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尔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
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
行政权
标志:1721年,沃波尔上台,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代议制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①确立:
“光荣革命”(1688)+《权利法案》(1689)+《王位继承法》(1701)
②发展和完善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C.1832年议会改革: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议会改革,在议会中取得更多席位。
国 王
议 会
首 相
内 阁
负责
共进退
形式负责
(政府首脑)
(权力中心)
(政府)
多数党领袖
(国家元首)
形式任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示意图
司法独立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代议制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①确立:
②发展和完善:
③特点:
A.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B.国王: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C.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D.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和。内阁对议会负责。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代议制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①确立:
②发展和完善:
③特点:
④意义:
A.政治上: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B.经济上: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保障。
C.对世界: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模式。
白金汉宫(英国王室府邸)
唐宁街10号(首相府邸)
威斯敏斯特宫(英国议会所在地)
邦联制下的美国
避免专制独裁
(中央政府权力的控制)
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与州的调和)
?
平衡
制宪会议的召开(1787年5--9月 费城)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代议制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2)美国总统共和制
①确立:1787年宪法
②内容:
A.联邦制原则:
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有人说,“联邦既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伟大,又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
问题:为什么联邦既像一个“大国”,又像一个“小国”?
“像大国”
“像小国”
联邦政府拥有国家主权,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立法、征税、军事、外交)
宪法让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
中央集权
联邦制原则
州分权
解读文本见智慧
1787年宪法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代议制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2)美国总统共和制
①确立:1787年宪法
②内容:
A.联邦制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总统内阁
行政
最高法院
司法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国会
立法
总统。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处于联邦政府的权力中心。
1787年宪法的总体精神是“防官如防贼,防权如防火,防权力滥用如防洪水” ——易中天
总统共和制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代议制确立
(2)美国总统共和制
①确立:1787年宪法
②内容:
A.联邦制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C.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记笔记:
美国是一个以“分权与制衡”为原则的、
以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为主要机构的、
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的、
以总统共和制为政体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代议制确立
(2)美国总统共和制
①确立:1787年宪法
②内容:三原则
③评价:
A.性质: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不足:
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美代议制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2)美国总统共和制
(3)法国议会共和制——1875年宪法
法国的议会共和制——1875年宪法
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终颁布1875年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艰难性
曲折性
7月14日法国国庆庆典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也是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也是巴黎最高建筑物,总高324米,于1889年建成,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
每年为巴黎带来15亿欧元的旅游收入。巴黎人民也接受了它,并把埃菲尔铁塔当做法国的象征。
埃菲尔铁塔经历了百年风雨,巍然屹立在塞纳河畔。它是全体法国人民的骄傲.
①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开展,是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实践;
②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法国民法典》确立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和人民主权等原则;
③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791年宪法的颁布体现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权力制衡等政治构想。
教材P53思考点: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哪些方面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领导者:
沙皇政府(亚历山大二世)—地主阶级
2.原因:
①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
②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军事)
③主要原因:农奴起义不断,统治危机加剧(政治)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领导者:
沙皇政府(亚历山大二世)—地主阶级
2.原因:
3.措施:
(1)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2)其他近代化改革
4.评价:
(1)性质:
(2)积极影响:
(3)局限性: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二)美国南北内战(1861—1865)
1.领导者:
2.根本原因:



林肯
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
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劳动力


焦点
奴隶制存废问题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内战爆发
西部领
土建州
作用:为北方军队赢得了民众的支持,扭转了战局。
促进了美国西部开发。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二)美国南北内战(1861—1865)
1.领导者:
2.根本原因:

3.转折点:
4.评价:
林肯
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积极影响(维护了.....基础)+局限性(但黑人仍备受歧视)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二)美国南北内战(1861—1865)
(三)意大利统一(1861-1870)
革命和统一战争,意大利王国,君主立宪制,1870年完成统一
(四)德意志统一(1864-1871)
1.领导者:
2.原因:
3.方式:
4.制度:
5.评价:
普鲁士宰相俾斯麦(“铁血宰相”)
政治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次王朝战争
1865-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
1.1864普奥对丹麦
2.1866普奥战争
3.1870普法战争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二)美国南北内战(1861—1865)
(三)意大利统一(1861-1870)
革命和统一战争,意大利王国,君主立宪制,1870年完成统一
(四)德意志统一(1864-1871)
1.领导者:
2.原因:
3.方式:
4.制度:
5.评价:
普鲁士宰相俾斯麦(“铁血宰相”)
政治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次王朝战争
君主立宪制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二)美国南北内战(1861—1865)
(三)意大利统一(1861-1870)
革命和统一战争,意大利王国,君主立宪制,1870年完成统一
(四)德意志统一(1864-1871)
1.领导者:
2.原因:
3.方式:
4.制度:
5.评价:
普鲁士宰相俾斯麦(“铁血宰相”)
政治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次王朝战争
(1)积极: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消极: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
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有马克思、恩格斯,还有黑格尔、歌德、贝多芬,等等,他们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中。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高度文明伴着极端凶残,构成了德意志对人类历史的双重影响。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这是德皇送给俾斯麦的生日礼物——油画
《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镜厅里,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德意志帝国延续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色彩
军国主义:
是主张扩军备战,把国家置于军事控制之下的黩武思想和政策,是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的产物,同时又是鼓吹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的一种手段,其最高形式是法西斯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意志民族的伟大之处
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
“中国和日本的竞争,中国必败,日本必胜”
大变局
大变革
大差距
明治维新(日)
洋务运动(中)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幕府
掌握政权,
组成幕府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
城市平民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幕府已成众矢之的,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黑船事件”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二)美国南北内战(1861—1865)
(三)意大利统一(1861-1870)
(四)德意志统一(1864-1871)
(五)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1.领导者:
2.原因:
3.内容:
4.评价:
明治政府
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
②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③政治前提:武装倒幕的成功。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五条誓文》体现明治政府怎样的改革决心?
表明了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确立了建立近代化独立民族国家的目标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二)美国南北内战(1861—1865)
(三)意大利统一(1861-1870)
(四)德意志统一(1864-1871)
(五)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1.领导者:
2.原因:
3.内容:
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②推行“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③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明治政府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
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
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掌握军队统帅权
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
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直接对天皇负责
成员由天皇任命
协助天皇
服务于天皇
天皇
议会
内阁
特点:专制主义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二)美国南北内战(1861—1865)
(三)意大利统一(1861-1870)
(四)德意志统一(1864-1871)
(五)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1.领导者:
2.原因:
3.内容:
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②推行“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③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明治政府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
(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特点:向西方学习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C60、70S)
(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二)美国南北内战(1861—1865)
(三)意大利统一(1861-1870)
(四)德意志统一(1864-1871)
(五)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1.领导者:
2.原因:
3.内容:中央集权, 三大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
4.评价:
明治政府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
(1)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2)积极: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
(3)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开始对外扩张
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1872年,日本迫使琉球国王宣布自己是日本的藩属。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
1876年,日本入侵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1879年,日本吞并了琉球,把它变成冲绳县。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割台湾岛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1930s40侵华战争
①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②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美国独立战争;
③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旧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俄国和日本
④国家统一战争: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逐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如德国和意大利。
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国家
时间
方式
制度
完善民主的特点
英国
1640-1689年
资产阶级革命
(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
和平渐进的
议会改革
法国
1789-1875年
资产阶级革命
议会共和制
艰难曲折;血腥暴力
俄国
1861年
农奴制改革
沙皇专制
沙皇传统;封建残余
美国
1775—1783年
1861--1865年
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
总统共和制
精英人物;
稳定和创新
意大利
1861—1870年
革命和反侵略
君主立宪制
德国
1864—1871年
国家统一
君主立宪制
封建残余;军国主义
日本
1868年
明治维新
君主立宪制
封建残余;军国主义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影响与启示: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价:
材料一:“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由于1832 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 年的48.8 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 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 增加到3.3%。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西迁中约减少了1/3 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其在全球的扩张仍带有掠夺性。
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扩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经、政、文等)
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
勾画蓝图
思想武器
美国
殖民统治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的根本原因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英、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