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双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沙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双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16 15:0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沙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2019级
4月双周练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时间:2021年4月15日
第I卷(选择题)
426783542545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2020年10月29日,一位网友在飞机上拍下如下图所示照片,并写道“秦岭以一己之力,阻挡南下冷空气,也阻挡北上暖湿气流”。下列关于南北坡气流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为南坡冷气流 B.甲为北坡暖气流
C.甲为阳坡暖气流 D.甲为阴坡冷气流
西江,古称郁水或浪水,是珠江流域内最大的水系,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西江流域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输沙量位居全国第三。下图1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年均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2~4题。
370459021437604137025214312545650152136775370840021469354140835214630045688252139950
2.影响西江流域输沙量月均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B.气温的季节变化
C.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D.植被覆盖率的季节变化
3.西部大开发后,西江河流输沙量显著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流域降水减少 B.上游水库拦蓄
C.全球气候变暖 D.下游植树造林
4.7月,梧州站输沙量占比较6月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河床抬升   B.水库泄洪   C.海水上溯   D.土壤含水率高
下图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5~7问题。
5.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及该月降水量是
A.4月,50mm B.7月,150mm C.9月,200mm D.12月,770mm
6.该地12月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低温多雨 D.低温少雨
7.该地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密歇根湖是世界第五大湖,湖面风浪很大。其西岸与东岸北端是岩石构成的悬崖,而南岸与东岸大部分地区则是由沙滩与沙丘组成。冬季时,东岸降雪量远大于西岸。下图中左图示意密歇根湖位置,右图为某日游客在密歇根湖岸边拍摄的日出景观。
据此完成8~10小题。
8.下列关于密歇根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岸湖泊堆积作用明显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明显
C.湖泊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D.湖泊成因与贝加尔湖相似
9.密歇根湖区东岸,冬季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墨西哥湾    D.密歇根湖
10.拍摄该景观时,北京时间最可能为
A.1月1日19:00 B.2月1日21:00
C.5月1日21:00 D.12月1日8:00
2967990-166370 可降水量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水汽总量。某学者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1980-2016年江浙沪地区夏季多年平均可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江浙沪地区夏季多年平均可降水量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A.南多北少   B.山区多,平原少
C.东西差异大  D.沿海多,内陆少
12.连云港与丽水夏季多年平均可降水量的最大差
  值可能是
A.2mm     B.5mm
C.6mm     D.8mm
河口地区不同性质水体或水团之间会形成较明显的界面,在界面附近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征指标变化显著,这种现象称为河口锋。墨累一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河流,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下图),其河口锋的形成、发展和消散与季节关系密切。据此完成13~14题。
13.墨累一达令河河口锋位置距海岸最远的月份是
A.1—2月 B.4—5月 C.6—7月 D.9—10月
14.墨累一达令河河口锋附近水域
A.水体质量较好 B.等盐度线向北弯曲
C.海水温度相对稳定 D.渔业资源较丰富
15.读“某岛国示意图”,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
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夏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D.位于板块内部,受地震、海啸影响小
191516049530哈雷研究站是英国建在南极洲威德尔海150米厚的漂浮冰架上,用以监测南极大气变化以及太空气象的国际研究平台。该站由8个相互连接的车厢状建筑物组成,每个“车厢”有伸缩的可同步移动的腿支撑。完成16~18题。
16.相比南极大陆考察站,哈雷
  研究站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A.狂风肆虐 B.酷寒考验 C.浮冰移动 D.暴雪侵袭
17.研究站用相互连接的“车厢”组成,主要是为了
A.降低施工难度 B.便于拆解转移 C.节约施工成本 D.防止暴风吹袭
18.“车厢”底部安装伸缩腿是为了
A.防滑动 B.防渗水 C.防冻融 D.防风雪
53136806604045°N
45°N
2970530104140  读日本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9~20题。
19.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以下有关图中信息的正确说法是
53206652794035°N
35°N
A.陆地上等温线因温度高而向南弯曲
B.图示国家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3034665116840130°E
130°E
4427220115570140°E
140°E
C.图示国家的各种资源都很缺乏
D.图示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干旱
读图,P岛是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2016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活跃期。读图完成21~23题。
21.P岛多火山,多地热资源的原因
A.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C.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D.位于大西洋的海岭附近
22.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洋流、地形
C.太阳辐射、洋流 D.盛行风、地形
23.P岛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后可形成
A.沉积岩 B.变质岩 C.石灰岩 D.岩浆岩
美国死谷国家公园位于加利福利亚州中东部,公园内景观既粗狂又精致美丽,放眼望去,一片荒芜,尽是沙坪、峡谷,两岸悬崖绝壁,湖泊干涸留下闪闪发光的晶体。这里是北美最炽热、最干燥的地区。下左图和右图分别是死谷的景观图和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24~26题。
24.图示区域中形成锯齿状峡谷地貌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25.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是
A.地处低纬,气温高
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C.地处内陆的荒漠地区,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D.谷地海拔低,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26.死谷也有“春天”,夏季期间,短暂的骤雨使谷地里的野花和植物得雨水的滋润,就会开遍整个死谷。造成夏季短暂降水的原因是
A.来自太平洋热带气旋影响 B.受夏季高温影响,谷地暖气流上升
C.风带受地形抬升 D.沿谷地北上的暖气团与冷气团相遇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8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位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的天山,是天山山脉海拔最高的区域,被称作托木尔—汗腾格里山汇。这一带地势高峻,山岭海拔多在4000m以上,6000m以上的高峰多达40座,是天山最大的现代冰川地区。
材料二 湖泊、雪峰、雪岭云杉交织,形成吉尔吉斯斯坦极为靓丽的一道景观,该国有近2000个高山湖泊,其中面积最大、最著名的当属伊塞克湖(左图),雪岭云杉林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1500~2800m,其形成与天山北坡降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右图为“天山地区降水量随海拔变化图”。
  (1)托木尔—汗腾格里山汇区是天山冰川发育规模最大的地区,试从海拔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2)说明伊塞克湖流域内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特征。(3分)
  (3)说出雪岭云杉林带年降水量大致的数值范围;描述天山北坡年降水量随海拔变化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茶树适宜生长在潮湿、温暖、隐蔽、表土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高山茶叶较平地优良,尤其是海拔200-600米之间。历代“草本”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提神、解困、分解脂肪、防治燥热等功效。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但藏区不产茶。
材料二 “茶马古道”是穿梭于云南、四川与西藏高山深谷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即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做交易,由于当时是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材料三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产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1)试分析高山茶较平地茶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唐宋时期川、滇与西藏之间“茶马古道”的成因。(8分)
(3)三江并流区“江水并流而不交汇”,请说明理由。(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盖塔拉洼地,其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进口的真空管道整流高速输水系统技术,从地中海引水,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得成功。
(1)简析盖塔拉洼地能够从地中海引水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2)简析当地人们挖掘隧道并运用管道输水的原因。(6分)
(3)分析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8分)
高二年级4月双周练地理答案
1.C 读图可知,甲侧风起云涌震撼无比,另一侧则是崇山峻岭清晰可见,所以甲为秦岭南坡,是阳坡,来自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受秦岭阻挡,抬升成云致雨,故选C。
2.C 影响西江流域输沙量月均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是影响西江流域输沙量月均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气温的季节变化与输沙量关系不大;西江流域纬度较低,植被覆盖率的季节变化较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B 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干枯和含沙量的大小,而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有植被覆盖率、地形地势、土质、降水强度、上游水库的拦截作用等。读图可知,西江上游水库众多,上游水库拦蓄河流泥沙导致河流输沙量减少;植物具有固沙作用,上游植树造林会导致河流输沙量减少,但下游植树造林对河流输沙量影响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D 由图2可以看出,7月,梧州站输沙量占比较6月高,但径流量占比大致相当,即水库没有泄洪;某月的输沙量与河床抬升、海水上溯关联性小;5~6月份,西江流域降水丰富,土壤水分含量大增,当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后,土壤再无吸水能力,将形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导致河流输沙量大增。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B 考查气候相关知识,该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月累计曲线图,可根据累计降水量变幅最大的时段判断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份,读图可知,6—7月份累计降水量变幅最大,说明7月份降水最多;读图可知7月份累计降水约为460mm,6月份累计降水量约为310mm,据此推知,7月份降水量约为150mm,B正确。故选B。
6.B 考查气候特征,读图分析可知,该地12月降水量接近0,累计气温上升明显,气温高,所以该地12月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B正确。故选B。
7.A 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该地7月累计气温上升幅度较小,说明较为温和,累计降水量上升幅度较大,约为150mm,说明7月温和多雨;由上题可知该地12月份高温少雨,据此可推知,该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A正确。故选A。
8.A 据材料“而南岸与东岸大部分地区则是由沙滩与沙丘组成”可知湖泊堆积作用明显,A对。该地降水较多,湖泊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B错。因为五大湖水源补给的多样性,流域面广,湖湖相连,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小,使五大湖水位季节变化不大,C错。贝加尔湖为构造湖,该地湖泊为冰川侵蚀形成的湖泊,D错。故选A。
9.D 该地位于美国东北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携带密歇根湖的水汽到达东岸,故密歇根湖区东岸,冬季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密歇根湖,D对。其他区域不符合,故选D。
10.B 要知道当地日出时北京时间,需知道当地与北京相差几个时区,即确定当地的时区。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区时区为85°W,位于西六区,比北京(东八区)时间晚14小时,从图中可至当地湖泊有湖冰现象,说明是冬季。冬季日出应晚于6点,西六区6点这北京时间应晚于20点,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11.A 读图分析可知,江浙沪地区夏季多年平均可降水量总体是南多北少,山区相对较少,内陆多于沿海;等值线多数为东西延伸,东西差异不大,A正确,B、C、D均错误。故选A。
12.B 据图等值线分析可知,图中连云港的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44mm,丽水的夏季多年平均可降水量为46~48mm,它们之间的差值为2~6mm。故选B。
13.C “墨累一达令河河河口锋”位置取决于河水注入量的多少和速度,该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该河流处于汛期,河流河水注入量大,河水向海洋流动速度快,因此河水与海水之间形成的“河口锋”距离海岸最远。南半球的冬季为6-8月,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D“河口锋”区域盐度、温度、浊度、密度等元素的梯度大,容易使水体发生搅动,影响该区域水质,以及温度,该区域水质较差,温度变化较大, A、C错误。根据图示位置,“河口锋” 南侧为海水,北侧为河水,盐度北侧低于南侧,且等盐度线向南凸出,B错误。河口锋”区域盐度、温度、浊度、密度等元素的梯度大,容易使水体发生搅动,使得陆地淡水河流带来的影营养物质在此聚集,为鱼类的生长繁殖带来丰富的饵料,使得渔业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15.D图中显示,该岛南北跨纬度超过3°,1个纬度表示南北距离为111千米,因此该岛南北长超过333千米,图中显示,东西宽小于南北长,A错误。图中显示,该岛位于(8°N,80°E)附近,应位于我国的西南方,B错误。图中显示,当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海水主要向东流动,而当地商贸船队驶往红海是向西航行,因此当地商贸船队不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C错误。该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受地震、海啸影响小,D正确。故选D。
16.C 由于哈雷研究站是英国建在南极洲威德尔海150米厚的漂浮冰架上,浮冰会发生移动,对考察站的安全带来威胁,C正确,相对南极大陆,这里暴风雪少、气温相对高,ABD错误,故选C。
17.B 哈雷研究站是建立在浮冰之上,该站由8个相互连接的车厢状建筑物组成,每个“车厢”有伸缩的可同步移动的腿支撑,主要是适应风雪的变化,同时也为拆解转移提供便利,B正确,对施工没有降低难度,增加施工成本,这里暴风雪相对少,ACD错误,故选B。
18.D “车厢”底部安装伸缩腿,可以根据积雪的高低进行调节,同时可以根据风力大小进行调节,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变化而设计,D正确。防滑动、防渗水、防冻融不是主要的原因。故选D。
19.D 日本本土四岛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根据由图中的等温线可以看出,其部分地区温度在零度以下,所以可能季节为冬季。 故选D。
20.B 根据等值线凸大为小的特点,图示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即向温度高的方向凸,表示陆地的温度低,故A错;据图中海陆轮廓可知,该国为日本,日本四面临海,受海洋湿润水汽的影响大,气候海洋性特征强,降水多,气温年较差小,故B对;图示国家为日本,日本矿产资源缺乏,森林资源丰富,故C错;日本为岛国,位于温带和亚热带的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灾害,故D错。故选B。
21.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P是冰岛,其形成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运动,岩浆上涌形成的海岭。选择D项。
22.B 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可知,甲地温度比周围高,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造成的;乙比周围气温低是受斯堪的纳维亚山影响,海拔高,气温低。选择B项。
23.A 本题考查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经过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选择A项。
24.A
A.根据材料,图中地貌尽是沙坪、峡谷,两岸悬崖绝壁,因此该地经历了内力作用的抬升作用,即为地壳运动,A对。
B. 根据材料,图中地貌是经历了内力抬升和外力侵蚀作用,无岩浆活动,B不对。
C. 根据所学知识,侵蚀作用为外力作用,不属于内力作用,C不对。
D. 根据所学知识,风化作用为外力作用,不属于内力作用,D不对。
故选A。
25.D
A. 根据图示,该地位于35°到37°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题中描述不准确,A不对。
B.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太阳辐射强,B不对。
C. 地处内陆的荒漠地区,空气中水汽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C不对。
D. 该地谷地海拔低,地形较封闭,与外界气流交换少,热量不易散失,因此温度高,D对。
故选D。
26.B
A. 太平洋热带气旋多影响亚洲东部地区,很难影响到该地区,A不对。
B. 该地是美国最炽热的地区,因此受夏季高温影响,谷地暖气流上升,给该地带来短暂降水,B对。
C. 该地地势低,四周高山环绕,难以抬升盛行风水汽,C不对。
D. 根据材料,该地夏季极为炎热,谷底热空气积聚,因此难以出现冷暖气流相遇呈锋面的情况,D不对。
27.(1)①该区地势高气温低,形成广阔的冰雪积累区;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气流的双重影响,降水较丰富,为冰川发育提供条件。(4分)
(2)①水位年际变化小;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汛期水位高;③夏季水位日变化明显(3分)
(3)325mm~585mm;变化特征:随海拔高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雪岭云杉林带降水量最大。(3分)
原因:①西风携带大西洋水汽。遇山地阻挡抬升,较低海拔处气温较高,水汽难以凝结,降水较少;②水汽随海拔增加,在雪岭云杉林带水汽达到饱和凝结,且云杉林蒸腾旺盛,增大空气湿度。有利于局地性降水;③气流到达雪岭云杉林带以上较高海拔时水汽含量有限,降水减少。(3分)
【详解】
(1)从海拔与气候的角度分析托木尔一汗腾格里山汇区是天山冰川发育规模最大的地区,主要从山地多,海拔高和降水较多分析。由题可知,该区地势高峻,很多山峰的海拔超过了4000米,6000米以上的高峰多达40座,山地面积大,海拔高温度低,冰川厚度大,面积大;该地向西开口,位于西风迎风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气流的双重影响,降水丰富,为冰川发育提供丰富水源。
(2)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源补给分析。伊塞克湖流域内入湖河流水源多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水位年际变化小;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春汛,夏季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夏汛,夏汛期水位高;夏季冰川融水受气温变化影响,水位日变化明显。
(3)由材料可知,雪岭云杉林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1500~2800m。在地形剖面图的北侧分别找出1500m和2800m的对应点A和C,然后在年降水量曲线中再分别找到A的对应点B、C的对应点D,读出B、D的数值即可(如图)。
285750060960读图可知,天山北坡年降水量先是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在2800m高度附近(雪岭云杉林带附近)达最大值后,随海拔升高而减少。分析天山北坡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主要从地形、大气运动和植被等方面分析。天山北坡向西敞开,利于西风携带大西洋水汽进入,水汽遇山地阻挡后沿山坡爬升。在较低海拔处气温较高,水汽难以凝结;雪岭云杉林带海拔高,水汽遇冷达过饱和,水汽凝结,形成地形雨;云杉林植被茂密蒸腾旺盛,增大空气湿度,有利于局地性降水;局地降水形成后,气流到达雪岭云杉林带以上较高海拔时水汽含量减少,形成的降水量较少。
28.(1)高山气温较低,雨量充沛 云雾较多,品质好;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高山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6分)
(2)藏区属于高寒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奶肉是藏民的主食;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饮茶能够帮助分解脂肪,故藏民喜食酥油茶;由于藏区不产茶而产良马,川、滇两地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或暖湿的气候、适宜的地形和土壤等条件),盛产茶叶;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马匹,于是产生了具有互补性的“茶马互市” 。(8分)
(3)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使山脉隆起,形成一系列紧密的平行山脉,河流被山脉分隔在谷地各自南流;山高谷深,落差大,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侧蚀较弱,所以,江水并流而不交汇。(4分)
【详解】
(1)联系茶的生长习性和高山地区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云雾较多,土壤条件,排水条件进行分析回答。高山气温较低,雨量充沛,云雾较多,品质好;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高山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2)结合各地区的生产特点和各自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回答。藏区属于高寒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奶肉是藏民的主食;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饮茶能够帮助分解脂肪,故藏民喜食酥油茶;由于藏区不产茶而产良马,川、滇两地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或暖湿的气候、适宜的地形和土壤等条件),盛产茶叶;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马匹,于是产生了具有互补性的“茶马互市”。
(3)主要是地形的影响,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使山脉隆起,形成一系列紧密的平行山脉;河流被山脉分隔在谷地各自南流;山高谷深,落差大,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侧蚀较弱;所以,江水并流而不交汇。
29.(1)①地势低洼,能够引水自流;③距地中海近,④工程量小。(3分))
(2)①地处热带沙漠地区;②管道可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下渗;③防止高温、暴晒和昼夜温差过大以及人为对管道的损毁。(6分)
(3)有利:①增大湿地面积;②空气湿度增大,改善当地气候条件;③增加生物多样性。不利:④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⑤洼地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任意4点8分)
【详解】
(1)引水的自然条件应从水能否自流、线路长短、水分损耗等方面考虑。本题要求从有利方面作答。材料“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盖塔拉洼地,其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说明该地地势低洼,低于地中海水面,水可以自流;“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说明该地距地中海近,工程量小。
(2)材料显示,该工程位于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昼夜温差大、下渗严重。挖掘隧道后利用“中国进口的真空管道整流高速输水系统技术”,真空管道可防止水分蒸发、下渗,增大输水量;挖掘隧道,将管道置于地下,可防止高温、暴晒和昼夜温差过大以及人为对管道的损毁。
(3)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角度来综合分析。有利影响:引海水可以增大湿地面积,湿地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水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当地属热带沙漠气候,所引水源为咸水(地中海海水),则湿地不具有调蓄洪水、提供水源的生态效益。因此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改善当地气候条件,增加大气湿度,增加生物多样性等。不利影响:所引水源为咸水(地中海海水),因此会造成周边地区土地盐碱化;在渔业发展过程中,投放饲料、药物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及水污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