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2019级
4月双周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1年4月15日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平民主权形成了风尚,这种民主政体,“从某些方面看,它是一种很不广泛的民主,而从另一些方面看,它又是非常激进的民主”。这激进民主指
A.外邦人逐步纳入公民范围 B.首席将军掌握着国家大权
C.轮番执政官彰显民主精神 D.直接民主引发的权力泛滥
2.新航路开辟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和商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对荣誉的追求也是导致地理大发现的一个原因。这表明
A.文艺复兴孕育了新航路开辟的因素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人文主义在全球扩展
C.追求人性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 D.新航路开辟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
3.1785—1832年间出现的北太平洋的动物皮毛市场是中美之间重要的贸易市场,该贸易以中国市场为中心,以欧美商业资本为核心驱动力,并在资本扩张性竞争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大约到了19世纪20年代初期,这种动物皮毛贸易逐渐衰退。据此可知该贸易
A.兴起时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
B.活跃程度与中国民间皮毛需求量有关
C.兴衰过程可能与皮毛资源过度开发有关
D.发展状况反映中国与世界贸易联系密切
4.公元前7世纪以前,古希腊哲学家主要是通过传说获得天地万物的知识;到公元前6世纪,很多哲学家关注自然界、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等问题;到公元前5世纪,哲学家们开始关注人生和社会问题,弘扬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从这一历程可知,古希腊
A.历史演进与哲学嬗变同步 B.哲学家的嬗变与时代环境密切相关
C.哲学家 “神圣不可侵犯 ” D.哲学家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研究
5.1934年,学者姚绍华在《美国史》中写道:新政“始终未见成效,而国人反对罗斯福政策却跟着渐渐高涨……美国资本主义之能否恢复繁荣,现在几成为不可期望的事了”。这表明
A.该学者对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B.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
D.美国的对华侵略导致国人对其缺乏好感
6.下表为17、18世纪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717554445项目
?
时间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识字率(%)
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
普通人藏书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
29
14
约1000
1~20
18世纪中叶
47
27
约4000
20~100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工业革命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欧洲社会注重妇女文化教育普及 D.出版业是欧洲文化进步的主要动力
7.下表为1861年—1891年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企业数量对比(单位:个)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类型
1861年
1871年
1881年
1891年
军事工业
1
11
16
30
民用工业
0
1
14
53
A.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核心内容发生质的变化
C.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8.《十二铜表法》规定:“凡占有土地(包括房屋)二年,其他物品一年的,即因时效取得所有权。”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对此指出,罗马人“为了公共利益创设了取得时效,以便使某些物的所有权不致长期地并几乎永久地处于不确定状态”。这一规定
A.强调法律的公平公正 B.关注社会的公益事业
C.旨在保护私有财产权 D.使平民利益受到侵害
9.明朝的东林学派提出了“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主张,把百姓看作是社会的主体。这一主张的提出
A.否定以孔子的思想作为是非标准 B.动摇了南宋以来程朱理学的地位
C.背离了先秦民贵君轻的思想传统 D.受到明后期社会矛盾激化的影响
10.在北欧,新教逐渐打破了高利贷禁令……加尔文自己的《基督教教义》中宣称,禁止放贷取息的目的并非为保护借钱做生意的富人,仅仅是为了让贫民不再受苦。由此可知
A.北欧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率先打破了高利贷禁令
B.新教伦理突破传统神学对经济发展的思想束缚
C.加尔文教派都主张反对高利贷性质的经济行为
D.高利贷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11.下表为1960—1970年美国与欧洲三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
项目
?
?
?
?
时间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工业生产总值增加(%)
1970年占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总值比重比1948年增长(%)
美
国
法
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美国
法
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美国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1960一1970
4.3
5.7
4.4
5.3
61
78.7
75.6
100
-16.8
1.9
6.5
A.西欧三国经济实力赶超美国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欧洲联合按照预期目标发展 D.欧洲各国逐渐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12.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C.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于欧洲与美洲地区
D.国情是影响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13.1919~1921年,中国思想界进行了一场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无政府主义者攻击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鼓吹革命后实行“无政府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发表大量文章,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暴力革命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场论战
A.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传播 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C.解除了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疑虑 D.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4.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情形,到明代演变成“湖广熟,天下足”。原来苏州及常州等粮食输出区,反而由湖北、湖南购买米粮,成为粮食输入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B.多个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
C.长途贩运的日益兴盛 D.江南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15.下表是英国在1811年至1911年100年间各部门就业人口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单位:%)
行业
1811年
1821年
1831年
1841年
1851年
1861年
1871年
1911年
农业
35.2
33.3
28.1
22.3
22.0
18.8
15.3
9.0
工业
44.4
45.9
42.1
48.5
53.8
55.7
54.6
64.1
其他
20.4
20.8
29.8
29.2
24.2
25.5
30.1
26.9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英国农业的产量按年份逐步降低 B.英国农业停滞并成为粮食进口国
C.英国工业技术存在停滞的可能性 D.英国工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16.1924年,孙中山提出“中国不能和外国比,单行节制资本是不行的,还要发达国家资本来振兴实业”,才能挽回国家权利,并使“工人都有工作”。这表明孙中山
A.推动民权主义转型 B.践行实业救国思潮
C.缓和社会主要矛盾 D.探索国家富强途径
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雍乾三朝除了宣扬武功的方略外,还编写字典、韵书、类书及经书的集解,动员了不少当世的学者,从而引导了学术界的方向,形成了一个学术群体-乾嘉学派,顾炎武、戴震、段玉裁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传统文化原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考订和诠释,在经史子集等方面,都有不少突破性的成果和总结性的成就。乾嘉学派的许多学者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注重具体分析的方法,讲求言必有据、无证不信的态度,为由传统学术研究向近代学术研究转化提供了沟通的桥梁。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形式上是对《孟子》中的主要名词进行诠释,实际上则是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层次的检讨和批判,甚至于“考据”出了“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的道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沙龙兴起于15世纪的欧洲,在当时指的是装扮艺术品的房间。16世纪末传入法国,最初指的是卢佛尔宫的画廊,后逐渐演变为聊天、玩纸牌和谈论文学与艺术的场所。17世纪初,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沙龙开始出现,这就是德·朗布依埃夫人的蓝色沙龙。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沙龙的话题由文学艺术转变为政治性的话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罗兰夫人的沙龙,这个沙龙被誉为“吉伦特派的灵魂”。18世纪时,沙龙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兴起了众多各式各样的沙龙。诸如乔芙林夫人的哲学沙龙、莱斯比纳丝小姐的百科全书派沙龙以及内克夫人的政治沙龙等。
——据李国强《启蒙时代:法国沙龙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嘉学派出现的历史原因,并概括其学术贡献。(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沙龙文化的特点及影响。(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刘大鹏(1857—1942年),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人。他1890年开始写日记,连续记了51年,现尚存有41年的日记,编成《退想斋日记》一书。
表2
时间
日记内容
民国二年
正月初一来给刘大鹏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
“上年五月被贼剪发半截。恨贼为乱难当(挡),莫能食其肉而寝其皮,为此生之大憾也!”“恐众怒难犯,不得已偕行抵县”,“勉强应承本县(太原县)临时议会议长”。
民国三年
“大清宣统六年 春正月初一日壬子
自宣统三年,逆首孙文倡行革命扰乱中华。逆臣袁世凯乘势与贼共和,逼君退位。四年壬子春正月,袁即成临时大总统,改行阳历。
……予本清人,岂能随世沉浮,奉贼之朔乎?叛逆逼民遵行新历,而民皆置若罔闻,仍行旧历,而以今日为元旦。”
“登堂祭祖时,仍戴顶帽,不从叛逆之制”。
民国四年
投资柳子峪西坪窑(煤矿)。担任太原县煤矿事务所干事。被众人推举为太原县商会特别会董。
民国十八年
元旦“家中包扁食以贺阳历之新年”。
——摘编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中期,资本的全球化就催生了全球治理的早期实践,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诸国以维护和扩大本国资本利益为目标,构建全球性的经济贸易体系,以军事掠夺和殖民地构建为手段实现了对全球的霸权式治理。二战以后,随着欧洲国家的迅速衰落,世界开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治理时代。美国打着推进世界“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旗号,通过控制世界经济,宣传其政治价值来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谋求和实现自身的霸权红利。
——摘编自黄少安《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回顾和总结》
材料二 表2 新中国成立以来签署加入国际多边条约数量简表
时期
经济贸易
政治军事
环境
科教文卫
交通运输
其他
新中国建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
3
9
0
2
10
9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1世纪初
23
16
15
13
19
33
——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条约数据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治理在主导力量、方式和性质方面所呈现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参与国际事务所体现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历史学者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创制的“冲突——合作评估体系”,用以研究各种事件对国际关系的不同影响。
冲突一合作评估体系表
赋分
内容
备注
64
32
16
8
4
2
1
-1
-2
-4
-8
-16
-32
-64
实现国家一体化
①……
取得显著合作成果(如签订协定,实现首脑会晤,采取共同行动等)
采取积极的国内行动(发布、通过积极的法案、法令、政府报告等)
采取积极的外交行动(互访、会谈、致信、通电话等)
发表积极言论(表示赞赏、道歉、希望推动接触、消除误会等)
表示关注(积极意义上,一般评论,带有赞许)
表示关注(消极意义上,一般批评,带有警惕)
发表消极言论(辩解、表示不满、不信任、一般指责)
强烈抗议、坚决反对、严正交涉、严厉驳斥
采取消极行动(通过政府报告、议案中止交往、实施制裁,显示武力等)
采取极端外交行动(如召回大使、断交等)
②……
③……
推动合作的事件赋分为正值,推动冲突的事件赋分为负值,不同等级赋分不同,共14个等级。
另一历史学者参照该体系对1945年6月—12月美苏关系中的重大事件进行了赋分,编制出了“1945年6月—12月美苏关系得分量化表”。
月份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美国
12
12
-10
-10
-10
-12
-16
苏联
12
10
-8
-10
-10
-10
-10
合计
24
22
-18
-20
-20
-22
-26
——据丁鑫南《关于冷战起源的多维度思考》
(1)写出材料中①②③处的相应内容。(4分)
(2)依据美苏关系得分量化表,对冷战发生进行责任划分。(4分)
(3)指出上述研究方法的利与弊。(4分)
高二年级4月双周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1-16 D A C B C B D C D B C D D B C D
二、非选择题
17.(14分)
(1)历史原因:康乾盛世经济繁荣;治学环境相对安定;清朝统治者软硬兼施的文化政策(既倡导学术,又推行文字狱);明末清初反理学思潮的推动(顾炎武等思想家的推动);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的影响。(每点1分,任答4点得4分)
学术贡献:把中国古代考据学推向高峰;对古代文献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总结,丰富和保存了文化遗产;推动学风的转变,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推动思想进步。(每点1分,共4分)
(2)特点: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由贵族倡导发起;内容由文学艺术转变为政治性的话题;沙龙文化形式多样。(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得3分)
影响: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传播了启蒙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每点1分,共3分)
18.(12分)
【示例】
信息:在清亡后第二年,他出仕民国,并且接二连三地出任了一系列地方官职。在任职期间,他依然标榜自己的遗民立场,日夜期盼复辟帝制。
论题:民国初年的社会转型充满矛盾性、复杂性。
阐述:辛亥革命前,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思想动员不足,群众基础薄弱,导致民国建立后的社会转型充满矛盾性、复杂性。刘大鹏的表现就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他自称“大清遗民”,守护纲常伦理,对民国政府口诛笔伐;但同时为自身利益考虑,又出任民国地方官职,投资实业,逐步接受阳历,表明其已慢慢向现代社会靠拢。这种矛盾性导致了民国时期近代化道路的坎坷。
19.(14分)
(1)特点:主导力量:由以英国为主到以美国为主;(2分)
方式:由赤裸裸地依靠军事征服与掠夺到披着推行普世价值观的外衣来实现其霸权红利;(2分)
性质:体现了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其霸权利益而建立和维护的不平等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被侵略和被奴役的地位。(2分)
(2)特点:签署的多边条约数量迅速增多;涉及领域更加广泛;经贸环境和科教文卫等领域增长迅速:更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回答其中三点得3分)
原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推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每点1分共5分)
20.(12分)
(1)①结成同盟。(若回答“建交”“多领域深度合作”等,亦得分)②采取军事打击行动。(若回答“发动局部战争或局部军事冲突”等,亦得分)③发生全面战争。(若回答“军事征服或占领对方”等,亦得分)(4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4分)
(2)美苏两国得分都呈下降趋势,双方对此都负有责任。美国分值整体低于苏联,说明美国应为冷战发生负主要责任。(4分)
(3)利: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历史具有直观性、客观性;(2分)
弊:用数据量化历史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不全面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