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电子的发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训练(学生+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8.1 电子的发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训练(学生+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16 10:24:06

文档简介

1电子的发现
1.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
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正极放出的电子流
C.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加速
D.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偏转,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密立根用摩擦起电的实验发现了电子;
B.密立根用摩擦起电的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C.密立根用油滴实验发现了电子;
D.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3.如图所示为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悬浮油滴所带电性
B.测量悬浮油滴的电荷量
C.测出了基元电荷的值
D.利用二力平衡测出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4.汤姆孙对阴极射线本质的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用阴极射线轰击金箔,观察其散射情况
B.用“油滴实验”精确测定电子的带电量
C.用阴极射线轰击荧光物质,对荧光物质发出的光进行光谱分析
D.让阴极射线通过电场和磁场,通过阴极射线的偏转情况判断其电性和计算其比荷
5.汤姆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子,其研究的是(

A.α射线
B.β射线
C.x射线
D.阴极射线
6.下面对阴极射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是由阴极发出的粒子撞击玻璃管壁上的荧光粉而产生的
B.只要阴阳两极间加有电压,就会有阴极射线产生
C.阴极射线是真空玻璃管内由阴极发出的高速电子流
D.阴阳两极间加有高电压且阴极接电源负极时,阴极中的电子受到很强的库仑力作用而脱离阴极
7.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发现(

A.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向正极板一侧
B.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受力情况跟正电荷受力情况相同
C.不同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的比荷不同
D.汤姆孙并未精确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
8.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被称为“电子之父”,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的结论,并求出了阴极射线的比荷
B.汤姆孙通过光电效应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C.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836倍
D.汤姆孙通过对不同材料做阴极发出的射线研究,并研究光电效应等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小的基本的物质单元
9.在汤姆孙测量阴极射线比荷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从K出来的阴极射线经过电场加速后,水平射入长度为L的D、G平行板间,接着在荧光屏F中心出现荧光斑,若在D、G间加上方向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阴极射线将向上偏转;如果在D、G电场区再加上一垂直纸面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荧光斑恰好回到荧光屏中心,接着再去掉电场,阴极射线向下偏转,偏转角为,试解决下列问题:
(1)说明阴极射线的电性;
(2)说明图中磁场沿什么方向;
(3)根据L、E、B和,求出阴极射线的比荷.
10.19世纪后期,对阴极射线的本质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阴极射线是电磁辐射,另一种观点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1897年,汤姆孙判断出该射线的电性,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为确定阴极射线的本质做出了重要贡献.假设你是当年“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观点的支持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粒子经加速后形成一细束射线,以平行于金属板CD的速度进入该区域,射在屏上O点.如何判断射线粒子的电性?
(2)已知C、D间的距离为d,在C、D间施加电压U,使极板D的电势高于极板C,同时施加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可以保持射线依然射到O点.求该匀强磁场的方向和此时阴极射线的速度v.
(3)撤去磁场,射线射在屏上P点.已知极板的长度为l1,极板区的中点M到荧光屏中点O的距离为l2,磁感应强度为B,P到O的距离为y.试求该粒子的比荷.
11.如图所示为汤姆孙用来测定电子比荷的装置.当极板P和间不加偏转电压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点处,形成一个亮点;加上偏转电压U后,亮点偏离到点,点到O点的竖直距离为d,水平距离可忽略不计;此时在P与之间的区域里再加上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调节磁感应强度,当其大小为B时,亮点重新回到O点,已知极板水平方向长度为,极板间距为b,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
(1)求打在荧光屏O点的电子速度的大小;
(2)推导出电子比荷的表达式.
试卷第2页,总2页
试卷第1页,总3页1电子的发现
1.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
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正极放出的电子流
C.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加速
D.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偏转,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答案】C
【详解】A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负极放出的高速电子流,选项AB错误。
CD.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加速,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密立根用摩擦起电的实验发现了电子;
B.密立根用摩擦起电的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C.密立根用油滴实验发现了电子;
D.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答案】D
【详解】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故D正确。
3.如图所示为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悬浮油滴所带电性
B.测量悬浮油滴的电荷量
C.测出了基元电荷的值
D.利用二力平衡测出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答案】C
【详解】此实验的目的是要测量单一电子的电荷。方法主要是平衡重力与电力,使油滴悬浮于两片金属电极之间。并根据已知的电场强度,计算出整颗油滴的总电荷量。重复对许多油滴进行实验之后,密立根发现所有油滴的总电荷值皆为同一数字的倍数,因此认定此数值为单一电子的电荷即元电荷,故C正确,故选C。
4.汤姆孙对阴极射线本质的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用阴极射线轰击金箔,观察其散射情况
B.用“油滴实验”精确测定电子的带电量
C.用阴极射线轰击荧光物质,对荧光物质发出的光进行光谱分析
D.让阴极射线通过电场和磁场,通过阴极射线的偏转情况判断其电性和计算其比荷
【答案】D
【详解】汤姆孙对阴极射线本质的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让阴极射线通过电磁场,通过偏转情况判断其电性,结合类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公式,即可计算其比荷,故D正确.
5.汤姆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子,其研究的是(

A.α射线
B.β射线
C.x射线
D.阴极射线
【答案】D
【详解】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但汤姆孙并未得出电子的电荷量,最早测出电子电荷量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故D对;ABC错
6.下面对阴极射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是由阴极发出的粒子撞击玻璃管壁上的荧光粉而产生的
B.只要阴阳两极间加有电压,就会有阴极射线产生
C.阴极射线是真空玻璃管内由阴极发出的高速电子流
D.阴阳两极间加有高电压且阴极接电源负极时,阴极中的电子受到很强的库仑力作用而脱离阴极
【答案】CD
【详解】AC.阴极射线是真空玻璃管内由阴极直接发出的高速电子流,选项A错误,C正确。
BD.只有当两极间有高电压且阴极接电源负极时,阴极中的电子才会受到足够大的库仑力作用而脱离阴极成为阴极射线,选项B错误,D正确,故选CD。
7.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发现(

A.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向正极板一侧
B.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受力情况跟正电荷受力情况相同
C.不同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的比荷不同
D.汤姆孙并未精确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
【答案】AD
【详解】A.阴极射线实质上就是高速电子流,所以在电场中偏向正极板一侧,故选项A正确;
B.由于电子带负电,所以其在磁场中受力情况与正电荷不同,故选项B错误;
C.不同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都是电子流,所以它们的比荷是相同的,故选项C错误;
D.最早精确测出电子电荷量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故选项D正确。
8.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被称为“电子之父”,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的结论,并求出了阴极射线的比荷
B.汤姆孙通过光电效应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C.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836倍
D.汤姆孙通过对不同材料做阴极发出的射线研究,并研究光电效应等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小的基本的物质单元
【答案】AD
【详解】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就是电子,质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它的发现表明原子是可分的,从而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奥秘,故选AD。
9.在汤姆孙测量阴极射线比荷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从K出来的阴极射线经过电场加速后,水平射入长度为L的D、G平行板间,接着在荧光屏F中心出现荧光斑,若在D、G间加上方向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阴极射线将向上偏转;如果在D、G电场区再加上一垂直纸面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荧光斑恰好回到荧光屏中心,接着再去掉电场,阴极射线向下偏转,偏转角为,试解决下列问题:
(1)说明阴极射线的电性;
(2)说明图中磁场沿什么方向;
(3)根据L、E、B和,求出阴极射线的比荷.
【答案】(1)负电
(2)垂直纸面向里
(3)
【详解】(1)由于阴极射线向上偏转,因此所受电场力方向向上,又由于匀强电场方向向下,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所以阴极射线带负电
(2)由于所加磁场使阴极射线受到向下的洛伦兹力,由左手定则得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3)设此射线中的粒子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当射线在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

当射线在间的磁场中偏转时,有

如图所示
同时又有

联立①②③得
10.19世纪后期,对阴极射线的本质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阴极射线是电磁辐射,另一种观点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1897年,汤姆孙判断出该射线的电性,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为确定阴极射线的本质做出了重要贡献.假设你是当年“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观点的支持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粒子经加速后形成一细束射线,以平行于金属板CD的速度进入该区域,射在屏上O点.如何判断射线粒子的电性?
(2)已知C、D间的距离为d,在C、D间施加电压U,使极板D的电势高于极板C,同时施加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可以保持射线依然射到O点.求该匀强磁场的方向和此时阴极射线的速度v.
(3)撤去磁场,射线射在屏上P点.已知极板的长度为l1,极板区的中点M到荧光屏中点O的距离为l2,磁感应强度为B,P到O的距离为y.试求该粒子的比荷.
【答案】(1)
根据带电粒子从电场的负极向正极加速的特点判断(2)垂直纸面向外,(3)
【详解】(1)
根据带电粒子从电场的负极向正极加速的特点,所形成的电场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即可判断射线粒子带负电;
(2)
极板D的电势高于极板C,形成的电场竖直向上,当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与洛沦兹力平衡时,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亮点重新回复到中心O点,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应垂直纸面向外,设电子的速度为v,则
evB=eE
所以
(3)
通过长度为l1的极板区域所需的时间
当两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设两极板间的场强为E,作用于电子的静电力的大小为qE,
因电子在垂直于极板方向的初速度为0,因而在时间t1内垂直于极板方向的位移
电子离开极板区域时,沿垂直于极板方向的末速度
设电子离开极板区域后,电子到达荧光屏上P点所需时间为t2:
在t2时间内,电子作匀速直线运动,在垂直于极板方向的位移
P点离开O点的距离等于电子在垂直于极板方向的总位移
由以上各式得电子的荷质比为
加上磁场B后,荧光屏上的光点重新回到O点,表示在电子通过平行板电容器的过程中电子所受电场力与磁场力相等,即:
联立解得:
11.如图所示为汤姆孙用来测定电子比荷的装置.当极板P和间不加偏转电压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点处,形成一个亮点;加上偏转电压U后,亮点偏离到点,点到O点的竖直距离为d,水平距离可忽略不计;此时在P与之间的区域里再加上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调节磁感应强度,当其大小为B时,亮点重新回到O点,已知极板水平方向长度为,极板间距为b,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
(1)求打在荧光屏O点的电子速度的大小;
(2)推导出电子比荷的表达式.
【答案】(1)
(2)
【详解】(1)电子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得:,即打到荧光屏O点的电子速度的大小为;
(2)P与之间只有偏转电场时,电子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电子离开偏转电场的偏移量为y,速度偏转角为,根据运动学公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运动时间:
解得:
由于:
可得:
试卷第2页,总2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