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6 10:42:07

文档简介

2021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一)
1.【答案】C 
【解析】A.从材料一第2段“中国历代都城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和材料一第5段“都城与地方城市排水系统存在较大差距”等可知,地方城市不一定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B.由材料一第3段内容可知,“护城河”不属于天然水系。D.从材料二的第2、3段内容可知,“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增加透水型地面,还有其他举措,无主次之分。
2.【答案】D 
【解析】强加因果。从材料二第3段内容可知,“城市看海”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原因并不是试点范围的局限与思想上存在希望“靠短期高投入”一蹴而就的误区,其与当前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措施有关,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
3.【答案】C 
【解析】通读两则材料可知,A、B、D三项均属于城市内涝治理研究范畴,C项不属于。
4.【答案】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先总体介绍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设施以及疏解内涝的方式,接着分别介绍各排水系统设施,最后阐述中国古代城市内涝治理方面值得反思的地方。②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多处运用例证法,如举偃师商城、汉长安城等十余例;多处运用引证法,如《管子》等记载数例,翔实有力地阐释了我国古代城市在内涝与治理上的成就,说理充分透彻。(每点2分)
5.【答案】①借鉴我国古代城市以及其他发达国家治理内涝的经验;②扩展“海绵城市”的试点范围,由局部试点扩展到整个城市;③加强基础研究、监测分析,为治理城市内涝提供科学依据;④从源头开始,强化系统治理的观念。(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二)
6、【答案】A
【解析】环境描写“天下起了濛濛细雨,风也越刮越紧”,没有“烘托鲍勃紧张的心情作用”。此处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风雨的描写为便衣出场时因风大天寒“穿着长外套,衣领翻上来盖住了耳朵”,而鲍勃没有辨认出不是吉米提供合理性。
7、【答案】C
【解析】作者把笔墨集中在鲍勃身上,通过他的嘴,讲述了他和朋友二十年前的约定,以及他自己在二十年的发展状况。吉米走后,小说也是围绕“鲍勃”与便衣的活动展开的。所以鲍勃的故事是主线,是实写。
8.【答案】①鲍勃对友情忠诚、执着,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善”;而他是通缉犯,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的缺憾和弱点,又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恶”,体现了“善”与“恶”的关系。由其结局可知,鲍勃处于“善”与“恶”的两难境地。
②吉米一心要维护法律的尊严,绝对不会徇私枉法,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卫士”形象,体现“法”;但“法”的背后,似乎也违背了“情”,将本为温馨的赴约变得冷酷,吉米找人代捕虽体现了“法”中残存的一丝“情”,但仍体现“情”与“法”的两难。(每个要点2分)
9、【答案】①《二十年后》以鲍勃收到一张简短的便条为结尾是幽默的具体表现。这张便条揭开了读者之前的悬念,也包括鲍勃的悬念,突然出现给读者预料不到的震惊。
②《二十年后》中叙述语言幽默,充满抒情和主观的议论。针对吉米和鲍勃的形象描写。将吉米刻画成“太平天下的卫士“形象,鲍勃是西部的暴发户,意图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③《二十年后》夸张大胆的情节设计让小说的幽默感升华。针对通缉犯鲍勃面对警察镇定自若地交谈;鲍勃和便衣相认后,手挽手沿马路走着;从西部来的人在灯光下瞪大眼,惊叫起来。(每点2分,答案要点分别从结尾,叙述语言,情节三个角度结合文本一列评论要点。)
二、
(一)
10.【答案】A
【解析】原文“尹德恭谨诚朴,宿卫十馀年,未尝有过。兼袭图尔格二等公,岁禄所入,以均宗族,人皆贤之。”
11.【答案】C
【解析】“檄”
是古代官方用以晓谕、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12.【答案】B
【解析】由“顺治二年,从……五年,兄子侍卫科普索……夺世职及佐领。世祖亲政,遏必隆讼冤,诏复职。十八年……受遗诏为辅政大臣。”而后“康熙六年,圣祖亲政,加恩辅臣,特封一等公”可推知:世祖并非康熙,而是顺治;是顺治亲政才平冤复职。)
13.【答案】(1)在四位辅政大臣掌持国事期间,唯独鳌拜专横放肆,多次假托圣旨诛杀大臣。
(“当”“专恣”“矫旨”、大意各1分)
(2)康亲王杰书审理并呈上遏必隆的十二条罪状,判处他死罪,皇帝赦免了他。
(“罪十二”句式、“论”“宥”、大意各1分)
14.【答案】①跟随太宗伐明,屡次挫败明总兵曹变蛟;
②跟从饶余贝勒阿巴泰攻入长城,攻克蓟州、夏津;
③跟随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剿杀了李锦,攻克铁门关。
(每点1分)
〖参考译文〗
遏必隆,为满族钮祜禄氏,满州镶黄旗人。是额亦都的第十六子,母亲为和硕公主。天聪八年,承袭一等昂邦章京职位,被授予侍卫官职,掌管牛录事宜。崇德六年,跟随太宗进攻明朝,在松山建营,并绕城筑起长堤以作防卫。明朝总兵曹变蛟率领步兵想要突围出去,一次一次被遏必隆挫败。夜半三更之时,曹变蛟召集溃败的士兵突袭皇帝的大营,遏必隆与内大臣锡翰等拼死战斗,杀死十多人,曹变蛟负伤逃走。事后评定功劳,遏必隆得到优厚的赏赐。崇德七年,跟随饶余贝勒阿巴泰等人攻入长城,攻克蓟州;继续向山东进发,攻打夏津之时,遏必隆率兵最先攻上城墙,攻克夏津,因而被授予牛录章京这一世代传袭的职位。顺治二年,跟随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在武昌剿杀李自成的侄子李锦,攻克铁门关,晋升为二等甲喇章京。顺治五年,他的侄子科普索侍卫揭发其与白旗诸王有嫌隙,皇帝下令派遣士兵看护他的家门监督他,并削去其世袭爵位及佐领之职。顺治帝开始理政之后,遏必隆申明冤情,皇帝下诏恢复他的爵位职务。顺治十八年,与索尼、鳌拜
(?https:?/??/?baike.?/?doc?/?2860869-3018975.html"
\t
"_blank?)、苏克萨哈三人一起受皇帝遗诏担任辅政大臣。
康熙六年,圣祖开始亲理朝政,加恩于辅政大臣,特封遏必隆为一等公,并将在此之前他所承袭的爵位授予他的长子法喀,赐予遏必隆双眼花翎,加封太师衔。遏必隆多次自请辞去辅政之职,皇帝允准。在四位辅政大臣掌持国事期间,唯独鳌拜专横放肆,多次假托圣旨诛杀大臣。遏必隆明知鳌拜的恶行,却选择保持沉默,不加阻止,也不向皇帝上奏弹劾他。康熙八年,皇帝下令拘捕惩治鳌拜,一并将遏必隆关押入狱。康亲王杰书审理并呈上遏必隆的十二条罪状,判处他死罪,皇帝赦免了他,同时削去他的太师衔,削夺了他的爵位。康熙九年,皇帝顾念他是先帝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并且又是功勋大臣的后代,仍命其以公爵身份担任内廷守卫。康熙十二年,遏必隆病重,皇帝亲自前往探望。死后,被赐予相应规格的葬礼,谥号为“恪僖”,皇帝亲书碑文,命人刻在其墓前石碑上。
康熙十七年,孝昭皇后去世,遏必隆为孝昭皇后的父亲,皇帝下旨推恩于孝昭皇后的父母,诏令其建家庙,并赐以皇帝手书的榜额。康熙五十一年,皇帝因为遏必隆是初次承袭额亦都世职,下旨令其第四子尹德承袭一等精奇尼哈番。
尹德最初在佐领之职上被授予侍卫,跟随圣祖皇帝出征噶尔丹,出行宁夏。不久即从都统之职提升为统领侍卫内大臣,兼任议政大臣。雍正五年,因病请辞,皇帝允许其卸任。之后没多久去世,谥号为“悫敬”。尹德恭敬谨慎真诚朴实,担任宿卫十多年,从不曾有过失误。一并承袭图尔格二等公,每年的俸禄收入,均分给宗族子弟,人们认为他很贤能。不久,为他修建贤良祠。乾隆元年,下诏晋升尹德为一等公。
(二)
15.C (对“邻舍翁”的理解错误,应该是“自己与刘禹锡做邻居”。这里紧承上一句,立下誓言,要卜舍而居,白发相守,安度晚年。)
16.本诗语言简约凝练,朴实平淡,但却蕴蓄着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
①临岐叙别,回顾二十年,感慨“万事同”,极凝练简约的文字,却写尽了诗人与友人二十多年宦海的沉浮、遭遇的坎坷和深沉的愤慨之情;
②歧路分别,转瞬“西东”,诗人与友人相约晚年归田为邻,朴实平淡的语言中,却蕴含着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
(每点3分,答“向往归田”等情感可酌情给分。若将“语言”和“情感”分开作答,则分析语言特色2分,分析情感4分。) 
17.【答案】(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三、
(一)
18.【答案】B 
【解析】根据前后文语意可知,此处应为转折关系,可排除A、C两项。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先“伸展开枝干”,再“团簇着针叶”,可排除D。故选B。)
19.【答案】C 
【解析】C项和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比拟、比喻。A项使用了借代。B项使用了夸张。D项使用了对比。故选C。
20.【答案】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1分)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生命在于拼搏”。(2分) 
【解析】在这个复句中,主语是“适者生存的规律”,所以应该把“尽管”放在“规律”的后面。“无时无刻都在”表示否定,不符合句意,应该用双重否定句,所以应该改为“无时无刻不在”或者“时时刻刻都在”。
(二)
21.【答案】①而是软骨 ②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不一样(或“比目鱼活动的区域也变了”) ③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天生的
(或“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的”)(每处2分) 
【解析】第①处根据前文语境“不是坚硬的骨头”,可确定关联词“而是”,然后根据后文语境确定关键词“软骨”。第②处根据后文语境的暗示,此处应对后文内容加以概括,推知应填“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不一样了”。第③处是对上文的总结,根据后文语境“而是后天根据环境和生存的需求发生变化的”,应填“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天生的”。
22.【答案】①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是天生的吗?②比目鱼的眼睛为何会移动?③为什么比目鱼会有这样的改变?
(写对一句1分,
写对两句3分,
写对三句5分。)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使用压缩语段的技巧,提取关键词句概括主要意思。第一段介绍比目鱼的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是后天变化形成的。第二段分析比目鱼的眼睛移动的原因。第三段指出比目鱼的改变其实是自然选择和自身演化的结果。然后根据字数组织语言。
四、
23.〖写作指导〗
本次作文没有对文体进行限制。第一段材料三个片段提供的立意角度均为“悲悯情怀”,可以把这种情怀解读为对与自己有关联的人,或者与自己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人的同情、关注、关心和关怀的感情,对外界、对生命的怜悯之情。第二段材料是对立意角度的阐述。凡是围绕“悲悯情怀”来写,都应视为切题。
评卷要求:参考2020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采用综合分打分法打分。以45分为评卷切入分。
一档立意(48分以上):
?扣住“悲悯情怀”来写,且内容充实,文章有文采有深度有内涵,结构紧凑;
二档立意(45分—48分):
能围绕“悲悯情怀”展开,有一定的感触思考,有内容,文章结构相对完整;
偏题离题作文一律按三类以下(含3类)作文标准评分打分。
(二)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3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三)残篇评定
1.6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600字以下的文章,3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5.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7.完全空白的,评0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体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共
4
页)第
4
页8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

的位置
案标
的在都上,在
无效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字,完成1~5
材料
中国古代城
系统主要由城



致可分为明渠
般墟
完整的沟渠
统.学界一般

战国时期,城市
经较为完善。沟渠排水思想
为落渠之写,因
结.中国历代都城都有系统
安城大

环绕城市的域墙底部有城内

长安域大部分街道两侧
有挖土而成的
处泄水渠,据考
牌楼
渠,宽1米,深1.65米。明代北京城内沟渠
先生统计,见
沟、东长安街御河桥下沟渠、龙须沟,虎坊桥明沟等
的沟渠系统亦是相当完备
代重庆有贯穿全城的17条水沟
水沟现

代城市
的人工管渠道和天然沟壑成为排泄内涝的重要
城市水系也
代城市排水系统
水系
兼具调
对城内湖泊、壕




较为明显
梁的城市水系
蔡河、五
及凝祥池、金明池

城市水系由内外城壕
机械排水

积水的重要

卞域开渠浚壕记》中所
京城市水系中采

闸时水逐渐
位的相对
道等排水不
水,如
湖北省新高考
期中考试
隆庆二年秋,开封连续大雨三日,“城中用水车辄水出城”。透水型地面的运用亦是中国古人防
涝的经验总结。清代紫禁城内路面铺设的是透水砖,雨水可透过砖缝渗入地下,而不是淤积于路
面、还有将道路设计成中间髙两边低,利用低处透水地面排水的倣法,如《玛可·波罗游记》中
记载,元大都皇城内“草场上的道路高出草场地面九十厘米,路面经过铺砌·使得污泥雨水不至
于淤积路面”,实地考察表明,中国古代小城镇街道有的完全是天然泥路.有的虽然铺石块为路
街,但其间的缝隙并不勾浆,都能使雨水自然渗透
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亦有许多值得反思之处,如排水系统便是排涝系统,这种观念一直影
响到现代;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时常是阶段性的“以人治水”,而非常态性的“制度治水”;都
城与地方城市排水系统存在较大差距等。但总体上来说,依靠城市排水系统的定期疏浚与管理制
度的保障,通过城内沟渠、城市水系、机械排水与透水型地面等疏导与调蓄方式,古代城市可以
较好地疏导内涝
编自蓝勇、张亮《中国古代的城市内涝与治理》,《光明日报》2020年8月3日14版)
材料
些试点“海绵城市”局部内淓现象相对减少,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看海”问题
介绍,“海绵城市”一般都增加了透水地面,增强自然土壤吸纳雨水的能力;适
度提高地下管线标准,增强地下排水系统抗灾能力;实现泵全自动化,运用智能管网提高系统
运转效率,对于减少区域性的城市内涝确实有效
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萸会副主任委员俞孔坚说,过去的“海綿堿市”试点范
围是城市局部而非整个城市,建设效果显著,但要彻底解决城市的内淓问题,还需从源头开始
在更大范围内与国土生态治理、水利工程生态化、田因海绵化等系统治理结合在一起,用基于自
然的理念,系统解决城市洪涝问题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程晓陶表示,“海绵城
要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一些发达国家用三四十年才走完这一历程,我们需要更多基础研究、监测分析,不能想着靠短
期高投入一蹴而就
(摘编自舒静、胡璐等《年年“城市看海”的囧能破不?》,“新华视点”2020年7月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城市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这种系统网络早在西周至战国时期就已经较为完善
为排水和排涝发挥了重要作用
B.中国古人对城内湖泊、壕池、护城河等天然水系等的疏导与调蓄功能认识得很早,认为“城
市水系乃是城市之血脉”
C.泄水斗门、水管铜闸和水车皆为疏排积水的设备,通过开关斗门、铜闸节制水流和水车人
工排水将城内积水排出
D.现代的“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继承了古代中国人透水型地面的运用这一防涝经验,一些
试点“海绵城市”局部内涝现象相对减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对古代城市内涝与治理的研究,可以汲取古人的智慧,对今天城市内涝问题的解决提
供有益的借鉴
B.如果要探究中国古代城市内涝治理的办法,一是通过考古发现古代城市排水排涝的措施方
法,二是研究中国古代的典籍,尤其是有关治水方面的典籍
C.总结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城市内涝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利用好现
代科技手段,坚持不懈地努力,“海绵城市”这一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