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州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莘州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16 15:0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莘州中学 2019 级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清测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风筝文化历经两千多年,受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域的风筝呈现出不同的造
型风格。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昆明的“滇蜂”风筝(图1)的
造型最早是由北京的“沙燕”风筝(图2)转变而来,为了增强放飞效果,保证在当地稳定飞
3.西班牙实施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 )
行,“滇蜂”增大了翅膀的后拉角度,使风槽变深、变陡;同时因长尾风筝在空间相对窄小的
A.沿途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 B.西班牙人口、城市集中在东南部
场地不易放飞,“滇蜂”舍去了“沙燕”风筝尾巴的部分,放大了翅膀的比例。据此完成1~2
C.塞古拉河流域水热配合差,且背风坡效应明显
题。
D.塔霍河流域降水丰富,水资源供应量大且稳定
4.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对塞古拉河流域环境的影响有 ( )
A.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率减小B.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减轻
C.大气污染普遍减轻 D.土壤盐渍化程度减轻
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
区”的构想(图5)。据此完成5~6题。
图1 图2
1. 由“沙燕”风筝到“滇蜂”风筝造型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
①风力大、风向多变 ②风力小、风向稳 ③地势高、起伏大 ④降水多、湿度大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艺人对“滇蜂”的外形不断进行改造,出现了童子型、歪桃型、寿星
型、几何型等,出现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A.技术 B.市场 C.政策 D.原料
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用于供应西班牙东南部塞古拉河流域的农业灌溉用水、
饮用水等。读图,完成3.4题。 图5
1
5.“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9.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A.安庆—池州 B.合肥—巢湖 C.亳州—阜阳 D.芜湖—铜陵
10.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
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原因是
6.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 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 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
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 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材料。据此完成11-13题。
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 林地 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
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7~8题。 类型 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 /(吨/公顷)
7.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针阔混交林59 14 45 4.62 503
A.生态效益高 B.木材销路好 C.劳动投入少 D.种树有补贴 常绿阔叶林63 16 47 3.18 648
8.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楠竹林 52 12 40 2.08 312
A.加大开荒力度 B.增加木材进口 C.增加粮食进口 D.鼓励农地流转 灌木林 73 17 56 7.79 1 833
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
1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 )
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图2示意安徽
A.针阔混交林 B.楠竹林 C.常绿阔叶林 D.灌木林
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
1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9~10题。
( )
A.针阔混交林 B.楠竹林 C.常绿阔叶林 D.灌木林
1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 )
A.植物种类多 B.枯枝落叶多 C.地表径流大 D.年均温较高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转移示意图,回答14~15题。
图2
2
14.衰退性产业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中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具备区位优势、
缺乏竞争力的产业群。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衰退性产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A.全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或生产成本过高的产业B.资金投入减少和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产业 材料一 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国。借“一带一路”建设的热度,中亚地区
C.多为传统产业和市场需求下降较快的产业 D.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开发期的产业 迎来了一拨新的旅游增长。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19年正式启动“丝路签证”统一服务
15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项目。下图为中亚五国位置图。
A.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B.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图7),海拔1875~2106m,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千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
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居民对马情有独钟,早在5500年前就开始养马、骑马和驯马,其传统美
食中的熏马肠不仅美味而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材料三 中亚五国矿产资源丰富,油气、煤炭、铁、锰、铬、铜、钼、金、锑、锌、铝土等矿
产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1) 分析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2) 分析熏马肠成为哈萨克斯坦传统美食的原因。
图7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
(3) 阐述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应如何把握机遇。
(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6分)
3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1997年,根据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战略部署,福建对口支援宁夏,世代居住在西海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固贫困山区的数万百姓,整体搬迁至贺兰山东麓,闽宁镇应运而生。2014年,闽宁镇引入光伏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南方喀斯特山地地区是我国五
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光伏大棚,棚顶安装光伏面板发电,并入国家电网;棚下发展菌草培 大典型脆弱生态区和最贫困地区之一。如今,这些特殊片区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中国的
14个连片特困地区有3个位于喀斯特集中分布的区域。
植等产业,使得广大百姓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扎下根”,成为中国特色
材料二:FAST是对喀斯特地貌运用最巧妙的超级工程,它是一个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
开发式扶贫的成功典范。 大型射电望远镜。球面射电望远镜设计建设条件是需要挖出半径304米的半球状大坑,且坑底
需排水通畅。FAST最终选址是隐藏在贵州群山深处的大窝凼中,其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暗河相
连。图为大窝凼建设前后景观图。
(1)分析南方喀斯特地区出现连片特困地区的原因。
(2)分析FAST望远镜选址在大窝凼中建设的原因。
材料二: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
(1)分析闽宁镇采用整体搬迁移民方式的原因。
(3)简述FAST建设对当地脱贫攻坚的积极意义。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整体移民方式对西海固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3)简要说明发展光伏产业给闽宁镇居民脱贫致富带来的收益。
4
莘州中学2019级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清测试 两翼和粤北山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
地理参考答案 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C 2.B 34【解析】第3题,调水沿线以山地为主,工程量大。西班牙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 16.(12分)
(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
塞古拉河流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处于西风背风坡,水热条件差,跨流域
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6分,答出三点即可)
调水可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塔霍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2)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
水资源供应量不稳定。第4题,地震主要是由板块运动产生的,与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关系
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
不大;跨流域调水缓解了塞古拉河流域缺水状况,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同时增加了下渗, (6分,答出三点即可)
使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得以缓解;流域水量变化与大气污染关系不大;塞古拉河流域水量增加,
17.(14分)
农业灌溉面积增加,易加剧土壤盐渍化。
(1)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北靠俄罗斯,西接欧洲,南邻西亚,是东西方友好往来的桥梁和枢纽,
5. C 6.D 7.C 8。D 9.B 10.C 11.B 12.D 13.C 14.D 15. A
是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集散地;中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产量高。(4分,答出两点即
【解析】11选B,12选D,13选C。第11题,“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
可)
存能力上。”在材料所给的四种林地类型中,楠竹林的毛管孔隙度最低,说明楠竹林的林地土
(2)哈萨克斯坦以畜牧业为主,制作熏马肠的原料丰富;熏马肠便于携带,方便游牧居民生活;
壤蓄洪作用最小。这表明,水土保持作用最小的是楠竹林。第12题, “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
哈萨克斯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的食物来源少,熏马肠便于贮藏。(4分)
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说明土壤饱和持水量越多,产生的径流就越多。表中显示,四种林地
(3)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本地区地理位置
类型,饱和持水量最大的是灌木林,所以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
的优势,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扩大国内外市场。
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灌木林。第13题,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植物种类多,
(6分,答出三点即可)
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枯枝落叶多,将更多的有机养分归
【解析】第(1)题,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主要从其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交
还给地表;地表径流大,会加大对地表有机质的侵蚀、搬运等作用,导致有机质降低;年均温
通条件等方面分析。第(2)题,熏马肠成为哈萨克斯坦传统美食的原因主要从原料、气候以及食
较高,化学和生物风化增强,有机残体归还较多,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本题要选择
物特点进行分析。第(3)题,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机遇可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
与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关联度最小的。
与其他国家的资源合作交流等方面分析。
[第14题,根据题意可知,衰退性产业是全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或生产成本过高的产业,多为传
18.(15分)
统产业、市场需求下降较快的产业、资金投入减少和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产业;而处于产品生命
(1)西海固地区,多高原山地,耕地稀少;水资源缺乏;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闽宁镇地
周期开发期的产业多为新兴产业,不可能是衰退性产业。第15题,产业转移有利于广东省东西
势平坦,土地面积广大;临近黄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和福建资金、技术、人才
帮扶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
1
(2)大量人口整体搬迁后,水资源紧张局面得到缓解;植被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 (4分,答出两点即可)
侵蚀程度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降低,气候得到明显改善。(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大窝凼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坑,四周高(峰丛)中间低(洼地),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
(3)增加土地租金收入;并网发电分红;进入园区就业增加收入;农民承包产业,获得收益; 洼地,工程开挖量小;(答出“四周高,中间低或者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场地构造稳
降低农业生产能耗成本;带动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业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等。5分,答出三 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答出“构造稳定”、“边坡稳定性好”)雨水易沿着大窝凼
点即可) 洼地底部裂隙渗漏,排水条件好;(答出“雨水沿底部裂隙渗漏或下渗”、“排水条件好”)
【详解】(1)移民要考虑到推拉力理论,这里应该主要从西海固的推力和闽宁镇的拉力两方面 位于群山深处,受电磁波的干扰小;(答出“群山深处或人类活动稀少”、“受电磁波干扰小”)
的角度来回答,首先是西海固的推力:生态环境恶劣,水资源短缺,高原山地,耕地面积有限, (6分,答出两点即可)
再者是闽宁镇的拉力:闽宁镇所处的贺兰山东麓,地势相对平坦,临近黄河,水资源充足,交 (3)进行科普教育,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旅行);(答出“科普教育”、“研学旅行
通便利加上国家的政策利好带来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脱贫攻
(2)随着人口的迁出,对迁出区域而言,可以缓解人地矛盾使得西海固地区的人口容量趋于合 坚的步伐;(答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或脱贫攻坚速度加快”(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
理,减轻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得到修复,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案言之有理即可)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可知,整体搬迁之后,该地区的水资源紧张局面可以缓解,也能够减 【分析】(1)分析南方喀斯特地区出现连片特困区的原因主要从其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进行分析。南方喀斯特地貌区多为山区,地表崎岖,多地下暗河、溶洞,地表水难以储存。地
少因为人地矛盾突出而导致的过度开垦等带来的植被破坏,植被状况变好了之后生物多样性增
质条件复杂,地下起伏巨大。峰峦叠嶂、河谷深切,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气候条件极为多变、
加、水土流失减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减少,该地区的气候能够在森林的调节作用下得
建设工程条件极为艰难,安全运营难度大等。
到明显改善。 (2)根据题干可知,大窝凼隐藏在贵州群山深处的大窝凼中,其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暗河相连”
(3)光伏产业首先是一个工程,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其次 是天然的天坑,天然的盆地地形雨射电望远镜发射面的形状相吻合,工程开挖量小,投资少。
光伏产业是一个占地面积大的工程,当地给光伏生产企业用地也算是增加了一项土地租金收入。 大窝凼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岩石裂隙、地下溶洞法发育,所以喀斯特地质条件可以保
再次光伏产业是一个清洁能源工程,这个工程建好之后对当地的居民来说也是提供了清洁的能 障雨水向地下渗透,而不在地表淤积,腐蚀和损坏望远镜,利于望远镜的使用和维护。大窝凼
隐藏在贵州群山 深处,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能确保有宁静的环境和电磁环境不受干扰,
源,能够带动其他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利于信号的探索和追踪,确保客观真实性。
19.(14分)
(3)对当地脱贫攻坚的积极意义,可以从促进当地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根据题干可知,该射
(1)喀斯特地貌区降水丰沛、地形崎岖,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严重);(答出“降
电望远镜面积大,涉及工程量大,有利于加快该地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建材、交通等
水丰沛地形崎岖、土层浅薄”、“水土流失”)地表多裂隙,地表水易渗漏,与地下暗河相连, 相关产业的发展。该设施涉及人口多,能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
地表水资源匮乏,不利于农业生产;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对外联系不方便;(答出“地形崎 该望远镜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提高科技水平,促进该地的科普教育。贵州省借助于该望
岖”、“交通不便”)地下多溶洞,地质结构不稳定,交通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难度大、技术 远镜,有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与其他区域的交流与联系,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
要求高、成本高。(答出“地质结构不稳定”、“工程建设难度大或技术要求高或成本高”)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