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6 21: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盐
化肥》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汽油B.氯化铁C.碳酸钙D.氯化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
B.汽油除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D.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3.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CO(NH2)2
B.KNO3
C.K2SO4
D.Ca(H2PO4)2
4.粗盐提纯中,蒸发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玻璃棒
C.
D.
5.某溶液的
pH=13,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Ca2+、CO32﹣、Cl﹣B.Na+、SO42﹣、
Cl﹣、
K+
C.Ba2+、H+、Cl﹣、
NO3﹣D.Ag+、NH4+、
NO3﹣、Na+
6.化肥为保证粮食丰产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碳酸氢铵(NH4HCO3

B.硫酸钾(K2SO4)
C.硝酸钾(KNO3)
D.磷酸二氢钙[Ca(H2PO4)2]
7.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用来鉴别三瓶无色溶液的是
A.稀硫酸B.NaCl
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D.Na2CO3
溶液
8.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加入AgNO3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D.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9.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为了节约蒸发时间,蒸发皿里应盛满溶液
10.如图是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的溶质有三种
B.该反应是稀硫酸滴入NaOH溶液中
C.向C点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可以用氯化钡溶液检验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KOH、FeCl3
B.NH4Cl、K2CO3、H2SO4
C.KC1、NaOH、NaNO3
D.KNO3、BaCl2、CuSO4
12.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
(酚酞)
13.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1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
B.除去CuSO4溶液中的稀硫酸:加入过量铁,过滤
C.制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将石灰水与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
D.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CaCl2:取样,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现象
二、填空题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_;②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______;
③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④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镁
B.碳酸氢铵
C.大理石
D.明矾
①实验室制CO2的原料是________;②可制作照明弹的是________;
③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
;④净水时可使水中微小颗粒物沉降的是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丝燃烧__________;②湿法炼铜__________;
③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
④研磨熟石灰与硫酸铵________。
16.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NaHCO3;②Na2CO3;③Ca(OH)2;④CO;⑤甲醛;⑥SO2。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
俗名叫纯碱的是_______;
(2)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3)
在空气中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_________;
(4)
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生物体中毒的是_________;
(5)
其水溶液可用于浸泡动物标本的是________;
(6)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甲的化学式____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8.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为红色的单质,为红棕色物质,
为最常用的溶剂,H为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_____
、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19.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D_____。
(2)反应②是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反应④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填化学式)。
(4)①⑤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四、实验题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氯气与石灰乳[Ca(OH)2]反应制取漂白粉:,已知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发生如下反应用于制备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用足量的浓盐酸与8.7g
MnO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______________g。
但小组成员发现,实际上产物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为了探究其原因,小组成员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
(4)为了提高Ca(ClO)2的产率,可对丙装置作适当改进。请你给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_____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___________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2.向盛有28g氯化钡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73.3g水,固体完全溶解。再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钡的质量
(2)所加硫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包碳酸钠样品溶于75.1g水制成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沉淀10g,将滤液蒸干得到固体纯净物25g。请回答问题: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列出根据已知条件求解混合物中碳酸钠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3)碳酸钠样品中其它成分的质量为_________。
(4)反应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若将239t该混合物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可制得氢氧化钠_____t。
参考答案
1.D
2.A
3.B
4.C
5.B
6.D
7.D
8.D
9.B
10.C
11.C
12.D
13.D
14.C
15.H2O
He
2NH4+
Cl3
C
A
B
D
3Fe+2O2Fe3O4
Fe+
CuSO4?==
Cu
+
FeSO4
NaHCO3+HCl
==NaCl+H2O+CO2↑
(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
16.






17.H2O2
18.Fe2O3
H2
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
置换反应
CO2+Ca(OH)2=CaCO3↓+H2O
19.CuO;
放出;
CO2+C
2CO,
CO2;
⑤。
20.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
7.15
将丙装置置于装有冷水的容器中
21.C、D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CO3
NaOH
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22.20.8g
14.2%
5%。
23.(1)(2)(3)13.3g(4)1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