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石壕吏 课件(共31张PPT)+教案+微课+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石壕吏 课件(共31张PPT)+教案+微课+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6 15:17:04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石壕吏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句式特点。
2.品味诗歌构思,理解诗歌内容。
3.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感受杜甫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
赏析诗中名句,感悟诗人心怀劳苦人民的胸怀。培养忧国忧民、立志振兴中华的优秀品质。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同学们,“安史之乱”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们的眼睛,因为那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争,那是浸满眼泪、铺满鲜血的灾难。在这苦难的时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如椽大笔,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篇——《石壕吏》
(板书文题)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杜甫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代以后被尊为“诗圣”。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有《杜工部集》。
3.作品简介。
《石壕吏》写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出征时的哭声。杜甫将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读出情境
1.教师范读,标注字音、节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课文,咬准字音,读准节奏,体会古体诗的句式特点。
2.疏通文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译文: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正碰上有差役在趁夜抓壮丁。老翁吓得翻墙逃跑了,老妇赶忙出门察看。差役的叫嚷多么暴怒!老妇哭得又是多么悲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译文:只听见老妇上前对差役说话:“我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了。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家里实在没有能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您让我跟您连夜归营,赶快去应征河阳的兵役,还能来得及给军营准备早饭呢。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老翁告别了。
三、合作探究
1.通读课文,说说“有吏夜捉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用“捉人”而不用“征兵”“招兵”?
明确:“有吏夜捉人”一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它是全篇的提纲,后面的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用“捉人”而不用“征兵”“招兵”,因为“捉”字暗示当时老百姓都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百姓当兵,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两个“一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两个“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官吏如狼似虎、霸道嚣张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老妇的苦
第一层:(前6句)
写战争对老妇家造成了巨大灾难
第二层:(中间四句)
表明老妇家家境贫寒
第三层:(最后四句)
老妇被逼主动服役
3.细读“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几句诗,并思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明确: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二男新战死”表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
4.“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人说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明确:在官吏的一再威逼下,老妇人怕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同时也为了掩护老翁,她挺身而出,请求去服兵役,实则不得已而为之。
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独”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凄苦、悲愤之情。
四、课堂小结
1.写作特色
(1)寓褒贬于叙事。
一百二十个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也无议论,但却通过叙事抒发了感情,表达了心中的愤慨。
(2)精炼概括,前后照应。
开头和结尾很简练,重点是老妇的申诉,写得具体详细。诗中老妇人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她的诉苦来完成的,刻画得栩栩如生。其他人着墨不多,但都很鲜明。
2.概括主题
诗人通过记叙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导入新课
石壕吏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句式特点。
2.品味诗歌构思,理解诗歌内容。
3.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情怀。
学习目标
作者
杜甫
生卒年
712-770
朝代
唐代

子美
籍贯
巩县(今属河南)
评价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品
《春望》《望岳》《兵车行》以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资料链接
《石壕吏》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资料链接
古体诗
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照古人诗体的分类,汉魏以后的五七言歌谣、乐府古辞、拟题乐府、歌行诗、新乐府和其他五、七言古诗,都属于古体诗。古体诗的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少的只有二、三、四句,多的可达百句以上。每句字数也无严格限制,一般是五、七言,也有四言、六言、八言、九言、杂言。古体诗也要求押韵,但比较自由、灵活,对字词的平仄没有严格要求。它的语言自由,可俗可雅,对对仗也没有什么要求。
文体知识
资料链接










(háo)
(yú)
(yè

(shù)
(wéi)
(yù)
(shuāi)
(yìng)
(qì)

yè)
读准字音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朗读训练
复述故事
请同学们根据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
(要求:一句话;讲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这是一篇叙事诗,讲述的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作者目睹官吏在石壕村一村民家强行征夫的故事。
整体感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傍晚。
暮:
投:
逾:
走:
投宿。
跑。
越过。
故事的开端,写“致词”的由来:诗人日暮投宿,夜遇差役捉人,烘托紧张气氛。
整体感知
读懂诗意
呼:
一何:
怒:
啼:
苦:
大声吆喝。
多么。
生气。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啼哭。
痛苦。
整体感知
读懂诗意
听:
前致词:
三男:
邺城:
戍:
附书至:
新:
听到(指投宿的诗人听到老妇哭诉)。
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三个儿子。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地名。
防守。
捎信回来。
最近。
整体感知
读懂诗意
且:
已:
更:
乳下孙: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暂且。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再也。
还在吃奶的孙子。
整体感知
读懂诗意
有孙母未去:
出入:
完裙:
老妪:
衰:
备: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
出来进去。
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老妇。
衰弱,衰微。
故事的发展和高潮,写老妇人一家在战乱中的悲惨境况。
准备。
整体感知
读懂诗意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绝:
幽咽:
登:
前途:
停止,消失。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前行的路途。
踏上。
故事结局,写老妇人被抓走后这一家的凄苦情况,照应开头。
整体感知
读懂诗意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整体感知

——投宿——
:有吏夜捉人

——住宿——
:听妇前致词
夜久
:请从吏夜归
天明——告辞——
:独与老翁别
线索:诗人的行踪
时间顺序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说说“有吏夜捉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用“捉人”而不用“征兵”“招兵”?
“有吏夜捉人”一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它是全篇的提纲,后面的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用“捉人”而不用“征兵”“招兵”,因为“捉”字暗示当时老百姓都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百姓当兵,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精读探究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两个“一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两个“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官吏如狼似虎、霸道嚣张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精读探究
老妇苦在何处?
第一层:(前6句)
写战争对老妇家造成了巨大灾难
第二层:(中间四句)
表明老妇家家境贫寒
第三层:(最后四句)
老妇被逼主动服役
精读探究
3.细读“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几句诗,并思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二男新战死”表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
精读探究
说明兵役之苛酷及战争之惨烈。
4.“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人说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在官吏的一再威逼下,老妇人怕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同时也为了掩护老翁,她挺身而出,请求去服兵役,实则不得已而为之。
精读探究
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独”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凄苦、悲愤之情。
精读探究
(1)寓褒贬于叙事。
一百二十个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也无议论,但却通过叙事抒发了感情,表达了心中的愤慨。
(2)精炼概括,前后照应。
开头和结尾很简练,重点是老妇的申诉,写得具体详细。诗中老妇人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她的诉苦来完成的,刻画得栩栩如生。其他人着墨不多,但都很鲜明。
写作特点
课堂小结
石壕吏
揭露封建统治
反映深重灾难
同情劳动人民
开端——投石壕村
发展——老妇哭诉
高潮——老妇应役
结局——作别老翁
课堂小结
诗人通过记叙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主题概括
课堂小结
老翁逾墙走(

出入无完裙(

听妇前致词(

古今异义
古义:跑
今义:行走
古义:泛指衣服
今义:专指裙子
古义:对……说话
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
感谢、祝贺、悼念之类的话
知识积累
词类活用
有吏夜捉人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知识积累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