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与重
教学目标:
1.感知物体是有轻重的, 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2.能结合生活经验直接判断物体的轻与重,并流利表达两个物体轻重比较的结果。
实践探究,通过掂一掂、把物体挂在橡皮筋上等实际操作判断物体的轻与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4.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判断并流利表达物体轻重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能正确操作使用橡皮筋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过程:
一、实践导入:
1.小实践:请一位学生两臂侧平举。一手放数学书,一手放词典,说说有什么感受?
词典,重;数学书,轻。
揭题: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 板书:轻与重
(说明:通过小实践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感知物体的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A.不用工具
(一)根据生活经验,直接判断
1.出示小巧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哪个轻?哪个重?为什么?
学生直接可以判断,气球轻,苹果重
说句子:苹果和气球比
苹果比气球重
气球比苹果轻
小结: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拿过它们,所以可以直接凭生活经验进行判断。 板书:生活经验
2. 集体练习:
(1)老虎vs兔子
(2)西瓜vs橙子
(3)教室里,哪两件物体相比,你一眼就看出谁轻谁重?
(说明:说的训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练习轻重比较的表达。)
(二)用手掂一掂
1.两个外表看起来大小相同的盒子,比轻重?谁来猜一猜。
师:在没有其他工具的情况下,用什么好方法才能判断正确的?
请个小朋友上来掂一掂,再做判断,告诉大家比较的结果。板书:掂一掂。
2.两个不同材质的笔筒,请你猜一猜,它们哪个轻哪个重呢?
请学生来掂一掂,把比较的结果告诉大家。
师:水晶笔筒比灰色笔筒小,但是水晶笔筒比灰色笔筒重。所以我们能单单从大小上判断物体的轻重吗?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时我们可以根据经验直接观察得出,有时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比出,不能只靠大小来判断轻重。
(说明:通过体积大小与重轻不符的两个物体,让学生体验重量与体积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借助工具
(一)跷跷板
1.小亚和小胖也想比轻重。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师:请看,他们坐上了跷跷板,现在你知道谁轻谁重了吗?为什么?
小胖重,因为跷跷板重的一端在下方。这样我们比出了小亚和小胖的轻重。
板书:跷跷板
2.练习巩固:
如果宋老师和XXX坐在跷跷板上比轻重,跷跷板会是什么样的呢?
左边男生和右边男生坐在跷跷板上比轻重,跷跷板是平的,他们谁轻谁重?
小结:在跷跷板上,重的一端在下方,轻的一端在上方;轻重一样时,跷跷板是平的。
(说明:通过学生实际接触过的跷跷板,感知物体在跷跷板上进行轻重的比较,并判断出比较的结果。拓展两个物体一样重时的情况。)
(二)橡皮筋
1.师:比一比数学书和练习册谁轻谁重?
交流,有没有不同意见?结果究竟对不对呢?
尝试用两根橡皮筋,比出数学书和练习册,哪个轻哪个重?
请小朋友上台演示。其他人看看他做得对不对(1.手指要拿在皮筋顶部2.物体要提起来离开桌面3.拿皮筋的两手要放在同一高度4.观察橡皮筋的另一端。)
汇报结果:数学书比练习册重,因为挂着数学书的橡皮筋拉伸的更长。
这样我们就用橡皮筋比出了物体的轻重。板书:橡皮筋
(说明:利用橡皮筋比较物体轻重,先请两位同学上台示范,同学观察交流,老师给予适当指导,为后面每个人的实践操作打基础,明确操作要求。)
2.课件出示 矿泉水和梨
观察两根橡皮筋开始时一样长吗?挂上东西以后呢?
现在你能判断矿泉水和梨的轻重吗?
3.每人两根橡皮筋,利用它们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汇报结果。
4.小丁丁用橡皮筋比较“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书本)
请你帮助他完成表格。
交流反馈
小结:同样的橡皮筋上,挂的物体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长。
三. 总结回顾
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