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让真情自然流露》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朱自清《匆匆》
感受到时光的匆匆,内心的遗憾和焦灼跃然纸上。
导入
情 以物迁 辞以情发
导入
无形
具体
可看
可触
可感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导入
审题立意
积极
乐观
消极
悲观
确定主题 明确中心
写什么?
怎么写?
同学互评
1
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下来。
2
通过具体的描写,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3
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要写清楚。
4
与同学交换作品,互读并评价。
确定主题 明确中心
习作内容
这些词语既揭示了情感,也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所选事例
表达情感
《别了语文课》
老师留言
同学送书
叠“老阳儿”
煮“老阳儿”
《阳光的两种用法》
依依不舍
温暖快乐
围绕情感 选取典型事例
对自己有特殊意义
热爱祖国
赞美母亲
平凡生活中的情感
不 同 的 事 表 达 相 同 的 情 感
选材构思
《那个星期天》
内心情感变化
——“我”一天中的心情变化
一件事引发不同的情感
选材构思
选 材
期待
快乐
难过
焦虑
过生日
围绕情感 选取典型事例
选材构思
去郊游
伙伴玩耍
家人团聚
好友转学
成绩下降
比赛紧张
学习吃力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要表达的感受
所选事例
要抒发的感情
故事一
故事二
故事三
拟定题目
我最想写的故事是: ,
因为: 。
选材构思
可以写几件事,也可以写一件事,要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写出来。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阳光的两种用法 》
妈妈把“老阳儿”叠起来……
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
“老阳儿”一词贯穿全文情感脉络。
一点贯穿法
生活虽清苦却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
情 感
写法指导
选取关键字、词、句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匆 匆 》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直 接 抒 情
一连串的问句直接表达出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
情 感
写法指导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别了,语文课 》
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
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接学习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直 接 抒 情
借内心独白来抒发,更能直接而强烈地表达情感。
情 感
内心独白
写法指导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那个星期天》
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
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写法指导
念念叨叨地跟着母亲,表达了作者焦急要出门的心情。
情 感
融 情 于 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那个星期天》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
我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写法指导
通过对光线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从兴奋到失望的心情变化。
情 感
融 情 于 景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那个星期天》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写法指导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失望自责的情感。
情 感
融 情 于 人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表现情感
写法总结
真
写法总结
情
互评修改
习作写好后,与同学互相交流并评价,结合同学的建议,进行修改。
{073A0DAA-6AF3-43AB-8588-CEC1D06C72B9}评价项目
自评
互评
修改方法
真人真事,事例符合实际。
布局合理,结构巧妙。
用上了内心独白
有内心的情感变化
把情感融入到景、事、物中。
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
书写规范,错字不少于三个。
老师或同学评语及修改建议:
问题清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本次习作的写作方法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呢?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