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第八单元《沙之书》课件 (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语文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第八单元《沙之书》课件 (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6 15: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课件制作人:洪汉友
变形记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一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在肚子尖上几乎待不住了,眼看就要完全滑落下来。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卡夫卡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
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被称为“影响
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被
视为“魔幻文学的鼻祖”。博尔赫斯是幻
想文学的先驱,是一个“玄想型”的作家。
他的作品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
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
神秘色彩。
重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面前的月亮》《圣马丁的手册》《影子的颂歌》《老虎的金黄》《深邃的玫瑰》,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交叉小径的花园》《阿莱夫》《死亡与罗盘》《布罗迫埃的报告》等。还译有卡夫卡、福克纳等人的作品。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
情节结构
开端:陌生人上门推销《圣经》。?
?发展:奇妙的?“沙之书”?。
发展:我设法得到了“沙之书”?。
高潮:?“沙之书”使我烦恼不堪?。
结局:?我把“沙之书”藏进了图书馆。
?  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有两处:一是“沙之书”奇妙特性的逐渐显现;一是“我”将“沙之书”藏在了图书馆。在“沙之书”出现之前,我们根本想不到会有这样一本奇书,而当我们读到“我”买下这本书时,也根本想不到它的最终归宿竟然是图书馆。
你认为小说哪几处情节设计最为巧妙?
?
  
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
“沙之书”有哪些奇妙的特性?
探究
1、异乎寻常的重量
2、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
3、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
4、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
5、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
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
6、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
7、插画没有一张重复
一本有形而无限的书
1、占有它的幸福感
2、怕它被偷掉
3、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
4、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
5、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
6、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
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7、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
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8、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
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
探究
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面对无限,无所适从
 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
好奇
钻研
敬畏
恐惧
逃避
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
你认为“沙之书”可能象征什么?
?
  无限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
小说开篇为什么要来一串几何学概念?
?
  既极力让读者以为“我”的小说是真实可信的,又为下文“沙之书”的奇妙特性作暗示与铺垫。?
小说前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那么多的《圣经》版本??
既极力让读者以为小说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又为下文“我”用《圣经》来换取“沙之书”作了伏笔。
思考
“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一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
内在的哲理:无限之物是由无数个有限之物组成,每一个有限的个体因为无限的同类数量而得以永存,也因为无限的同类而容易被忽略。?
①隐藏一粒沙子最好的地点是沙漠;
②保留一颗水珠最好的办法是放入大海;
③隐藏一个人最好的地点是人群。
仿造示例:
探究
课文中相似的句子还有:
1、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
2、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
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
题旨
变虚为实的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虚构,运用象征,使无穷无尽这一概念形象的展现出来,并将人们面对无限的那些无所适从的心理真实地从小说中凸现出来,当人物和情节变得无足轻重时,剩下的便是“无限”和人类面对“无限”时无所适从的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虚构分析:
作者是怎样来强调他写的是真实的事的?
直接说明(不过我的故事一点儿不假)
书贩的长相(身材很高
外表整洁
透出寒酸
灰色衣服
灰色箱子
稀疏、泛白的金黄色头发)
书的样式(八开大小
布面精装
书页磨损
印刷粗糙
每页两栏
版面分段
排得很挤
还有页码、插画)
书的来历(平原上的村子
用几个卢布和一部《圣经》换来
主人不识字,需要圣经
属于最下层的种姓)
看书藏书(用放大镜检查,排除伪造的可能
偷偷放在阴暗的搁架上)
你从《沙之书》的哪些内容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的其实是假的?
书贩的长相(面目模糊不清)
书的样式(异乎寻常的重量
页码很乱
封面和手之间总有好几页,好像从书里冒出来一样,找不到第一页
找最后一页照样失败
页码无穷无尽
一页上印着面具,角上的数字大到九次幂)
内心担忧(担心烧起来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