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章 机械与人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年级 班 姓名:
学习目标:1.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重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难点:1.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简单的计算。
一、学前准备
1.支点是
2.动力臂是
3.阻力臂是
4.杠杆平衡条件是
二、探究活动
(一)师生探究·解决问题
一.什么是杠杆?
1. 一根硬棒,在力有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 杠杆中的几个名词。
(1) 支点 (2) 动力 (3) 阻力
(4) 动力臂 (5) 阻力臂
二.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
2. 介绍实验步骤。
3. 数据及分析。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 F2 L2
阻力F2、阻力臂 L2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反之。
①三种杠杆: (利用F1L1=F2L2分析可得出三类杠杆)
(1) 省力杠杆(L1> L2) 动力臂>阻力臂 特点:省力,但动力多移了距离。
(2) 费力杠杆(L1< L2) 动力臂<阻力臂 特点:费力,但动力少移了距离。
(3) 等臂杠杆(L1= L2) 动力臂=阻力臂 特点:不省力,不费力,不省距离,力臂相等。
②天平的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的道理:
L1
L2
G1
G2
∵F1=G1= m1g;F2=G2=m2g;L1=L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
m1g?L1=m2g?L2
即: m1=m2
(二)独立思考·巩固升华
1.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中,O是 ,若F1是动力,则F2是 ,动力臂是 ,阻力臂是
2.如图是拉吊桥的示意图,点P是吊桥的重心.请画出动力F1对支点O的力臂,并画出吊桥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铡刀在使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某学生在图中分别作出了F1?和F2的力臂L1和L2,其中
的作法不对.(选填“L1”、“L2”、“L1和?L2”)
4.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图b),O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则F2= N.
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
三、针对训练
1.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50N,阻力为600N,杠杆恰好平衡,则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
2.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A.夹邮票用的镊子 B.理发师修剪头发用的剪刀
C.剪铁丝用的钢丝钳 D.钓鱼用的鱼竿
3.秤砣的质量为10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OA=5cm,OB=25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 kg.若秤砣有
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 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
为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5.如图所示,OA=AB=10cm,重物G=20N.要使杠杆平衡,
Fn= N.此杠杆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若将重物向O点移动,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Fn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在杠杆的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3
F2/N
4
L2/cm
1
2.0
5
1.0
10
2
2.0
6
3.0
4
3
3.0
10
2.0
?
①请将表格处数据填写完整.
②根据表中数据,你得出的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四、反思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