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货币从产生、演进到世界货币体系形成、完善的历史线索
赋税制度产生的背景
在中国从古到今的基本发展脉络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古代
近代
现代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古代
朝代
货币
演进趋势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
海贝
夏朝
仿贝币
商朝
出现铜铸币
春秋战国
币制混乱
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
朝代
货币
演进趋势
秦朝
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秦灭六国,“六合为一”,货币的混乱状态,給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
——摘编自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①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②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
③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
朝代
货币
演进趋势
秦朝
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从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变
汉朝
五铢铜钱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宏皓:《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
西汉“五铢”铜钱范
①利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交流
②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③五铢钱大量流通,使币制和币值保持长期相对稳定,对后世影响深远
④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重大转变
朝代
货币
演进趋势
秦朝
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从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变
汉朝
五铢铜钱
铸币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唐朝
开元通宝
唐 开元通宝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
朝代
货币
演进趋势
秦朝
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从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变
汉朝
五铢铜钱
铸币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唐朝
开元通宝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转变
宋朝
纸币—交子
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北宋 交子
概括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货币
②铜币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
③铁钱携带不便
④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
⑤发达的金融、信用(柜坊、飞钱)
意义:弥补现钱的不足,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推动政府货币改革;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
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
朝代
货币
演进趋势
秦朝
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从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变
汉朝
五铢铜钱
铸币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唐朝
开元通宝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转变
宋朝
纸币—交子
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转变
朝代
货币
演进趋势
元朝
纸币成为单一流通货币,称为“钞”
明朝
恢复铜钱、纸币并行
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白银货币化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①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缓解了通货膨胀;
③推动赋役制度的改革;
④推动中国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古代
近代
现代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近代
阶段
货币
影响
晚清
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民国时期
1912—1935
以银元为主要货币
1935—1948
发行法币,将白银收归国有,禁止流通,防止白银外流
1948—1949
金圆券、银圆券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贬值速度更快,各地拒用,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古代
近代
现代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现代
背景
产生
发展
影响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
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长期以来,人民币始终地位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图案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古典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当今世界货币状况
古典金本位制
建立
1816年 英国;其他资义国家先后采用
特点
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确立金本位货币制度
原因
①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的货币结算日益复杂
影响
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崩溃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古典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当今世界货币状况
布雷顿森林体系
战争结束时,这些国家(西欧)普遍存在财政危机、外汇短缺、货币贬值、黑市猖獗、物资贫乏等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景象。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全世界处于绝对优势。从经济方面说,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战后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
1929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局面。
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 需要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美国实力空前膨胀;战败国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实力大大削弱)
美国的怀特主张“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
最终结果说明:经济实力决定国际地位
英国的凯恩斯主张由债务国和债权国共同对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承担责任。
1、确定国际货币制度
双挂钩一固定
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美元取得等同于黄金的地位 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
积极影响:
①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标准和基础。
②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影响: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建立起了自己的国际经济霸主地位,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
时间:20世纪70年代
1971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脱钩;
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布雷顿森林制度最终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古典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当今世界货币状况
布雷顿森林体系
时间
1944—1973
特点
以美元为中心,美国占主导地位
内容
两大组织:IMF、WB
评价
积极、消极
当今世界货币状况
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
国际货币多元化
习近平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对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领域要加快推进。要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17年7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