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程标准
文官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其政府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
——《联合国文官制度改革研讨会报告文集》
所谓文官制度,就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各级文官的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以及分类管理等作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
——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文官制度,是指西方国家的政府以法律为依据,对各级文官分门别类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王铭《英国文官制度述论》
西方的文官制度
建立背景
制度建立
制度特点
制度评价
建立背景
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角度
表现
解释
历史原因
政治原因
经济原因
思想原因
外来文化
传统官制的弊端
传统官制的弊端
中古时期
恩赐制
君主和贵族将官职赏赐给下属的任官制度。它是封建君主制度下普遍存在的一种任官现象
文官系统相当紊乱,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监督,导致政治乱象频发
1786年,海军部财务处长官和陆军部主计处长官每年分剐花费500镑和1000镑雇人代职,官俸剩余部分留作己用。……最显荒唐的是一批领取干薪者的存在。他们虚领职衔,无所事事,按时支薪,不愁衣食,是典型的寄生者。18世纪30年代,第一任内阁首相沃尔的儿子尚在幼年,每年即可支取400年金。至1780年,有的审计官已有三十余年没有履行职守。……19世纪中后期,议会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传统官制的弊端
中古时期
恩赐制
君主和贵族将官职赏赐给下属的任官制度。它是封建君主制度下普遍存在的一种任官现象
文官系统相当紊乱,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监督,导致政治乱象频发
资本主义初期
个人赡徇制
政党分肥制
少数人或集团(君主、大贵族、掌权的议员、内阁大臣等)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谋取利益,使得政府官职常常成为个人赡恩徇私、相互赠授的礼物
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执政党上台后,往往会把政府的职位作为战利品分配给党内同僚,以犒赏他们在竞选时的努力或成绩,平民也可以进入政府任职
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角度
表现
解释
历史原因
政治原因
经济原因
思想原因
外来文化
传统官制的弊端
恩赐制
个人赡徇制
政党分肥制
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
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的推动
工业革命后,政府主管事务急剧膨胀,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4)总之,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公平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
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工业革命后,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管理的社会事务增多,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2)工业革命后,政党竞争更加激烈,政府(内阁)官员更换频繁,需要有能保证政府工作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文职)管理队伍
(3)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文官队伍
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角度
表现
解释
历史原因
政治原因
经济原因
思想原因
外来文化
传统官制的弊端
恩赐制
个人赡徇制
政党分肥制
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
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的推动
工业革命后,政府主管事务急剧膨胀,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启蒙思想的影响
人人平等、天赋人权 等思想为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启蒙运动推动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8世纪中后期以后,随着“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众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也日益强烈。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资产阶级不再担心封建制度复辟,资产阶级各政党的基本利益趋于一致,官员的忠诚已经不是官员选拔中决定性的条件,通过开放、竞争式的途径录用官员不会威胁资产阶级的统治。为了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巩固资本主义统治,选官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角度
表现
解释
历史原因
政治原因
经济原因
思想原因
外来文化
传统官制的弊端
恩赐制
个人赡徇制
政党分肥制
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
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的推动
工业革命后,政府主管事务急剧膨胀,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启蒙思想的影响
人人平等、天赋人权 等思想为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科举制度的影响
平等竞争机制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源溯流,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中国古代科举制推动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983年,美国卡特总统任内的人事署长艾仑?坎贝尔(Alan Campbell)来华讲学。他直言不讳地说:“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向诸位讲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是深感惊讶的。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拓展了西方人的视野
明朝中期传教士利玛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做了大量宣传。
1569年葡萄牙传教士克鲁兹出版《中国游记》,对中国科举制倍加称赞。
1570-1870年的300年间,英文出版的有关中国官员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书籍就有70种之多。
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曾对中国文官制度进行过介绍和评论
西方的文官制度
建立背景
制度建立
制度特点
制度评价
制度建立
英国
美国
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
时间
进程
原因
18世纪初
1702年,英国剑桥大学首次使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后来牛津大学也考试实行书面 考试
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
行政权与立法权分离
19世纪初
政府部门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
政府官员分为两类:政务官和事务官
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
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与内阁共进退
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一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
时间
进程
原因
1855年
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①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任用方面采用了书面考试录用的方法
②1854年,英俄克里米亚战争,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管理能力强烈不满
③1854年,英国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奠定了后来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政府组织的独占性贸易公司,成立于1600年,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成为英帝国主义在印度的代理人,由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享有特权,他的职员都捞取了大量财富,因此,达官贵人子弟和投机专营者趋之若鹜,公司职员中营私舞弊
考试录用
奖励能者
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
时间
进程
原因
1870年
①英国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②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
③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①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②1867年,英国第二次议会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主宰地位,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逐步建立了文官退休制度
②20世纪早期英国建立了统一的文官等级制度
从19世纪初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的初步确立到20世纪中期的撒切尔夫人改革,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经历了一系列进程。回顾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的发展的整个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渐进性的特点。英国文官任用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不同的时期,都有某些过时的旧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也有某些适应形势需要的新制度产生出来。但这些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这样,旧制度在消失之前,总有一段逐步萎缩、蜕化期,新的文官任用制度在诞生之前,也基本上都有一段逐步孕育和成长时期。这样的制度变迁,相对平稳,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动荡。
——范文超《英国文官任用制度变迁初探——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问题:通过英国文官制度确立及发展的进程,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认识:
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以及连续性,任何一个制度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继承、都有创新。
西方的文官制度
建立背景
制度建立
制度特点
制度评价
制度建立
英国
美国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
请在此输入标题
与英美不同,法国,德国和日本在历史上都曾存在过强大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
1946年,法国颁布了统一的公务员法,开始将文官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1947年,日本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法》,其主要内容有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实行功绩制等。
1949年,联邦德国制定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对帝国官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50年又颁布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务员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文官制度
法、德、日本(现代文官体制建立)
西方的文官制度
建立背景
制度建立
制度特点
制度评价
制度特点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选用方面
面向阶层广泛,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义务和应遵循的原则
政治中立
职责方面
必须忠诚执行国家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本职工作
权利方面
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任职到退休,也能够获得相对右后的退休保障
管理方面
实行按年资和成绩晋升的制度
西方的文官制度
建立背景
制度建立
制度特点
制度评价
制度评价
对西方文官制度的评价
积极
①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
②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④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局限
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③文官层次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西方的文官制度
出现的背景
制度的建立
制度的特点
制度的影响
官员任用的弊端
工业革命推动
启蒙思想传播
西方民主制度逐步发展完善
科举制的影响
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美国等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公开考试和择优录用
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
作用和局限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