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2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6 16:1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语文“五环阅读”导学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型
讲读课
课时
2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重点)
2.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难点)
3.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以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重点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
难点
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学 习 过 程
个性补改
导入活动,激趣引思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第一课时
二、预习与交流
(一)文学常识:
丁肇中:美籍华裔( )家。祖籍( ),1936年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 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       )奖。时年40岁。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文体常识
议论文:
2. 议论文的特点:
3.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       ):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      ):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4.议论文的结构
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可以分两大类:
一是(      )的论述结构,叫“纵式”;
一是(      )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消除文字隔膜。
1读准字音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探察( ) 格物致知( ) 儒家( )
埋没( ) 检讨( ) 清谈( )袖手旁观( ) 不知所措( )
彷徨( ) 激变( )
解释下列词语
瞭望:
缅怀:
彷徨:
清谈:
激变: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格物致知:
不知所措: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演讲稿丁肇中先生是针对什么问题来说的?(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2.丁肇中先生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什么观点?(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对“格物致知”作了怎样的解释?
4.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理清层次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精读文本,探究内容
1.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在这篇演讲中丁肇中先生运用了印证的演讲技巧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印证】:就是演讲者举一个或若干个例子来使听众明白他想表达的观点。(类似于举例论证)
作者在第4段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
4.第8段现代”格竹“的过程又有何作用?
5.作者举自己在美国求学时的经验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6.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出自己 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精读细研,理解观点
1.作者为什么要在演讲中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2.在演讲中作者认为怎样进行实验(格物致知)?实验有什么特点?
3.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它们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拓展思考
你还能举一些“通过实验来获取新知识”的例子吗?
文章主旨:
实践天地
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2.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六、布置作业:
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
完成《随堂同步练习》93——97页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答案部分
第一课时
二、预习与交流
(一)文学常识:
物理学 山东日照诺贝尔物理学
(二)文体常识
1.议论文: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
2. 议论文的特点:
内容具有理论性, 结构具有逻辑性, 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性。
3.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举例论证 ②道理论证 ③对比论证: ④比喻论证 ⑤引用论证
4.议论文的结构
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分两大类:
逐层深入、并列展开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消除文字隔膜。
1读准字音
丁肇中(zhào ) 瞭望(liào ) 缅怀(miǎn )探察( chá ) 格物致知( zhì ) 儒家( rú )埋没(mò ) 检讨(jiǎn ) 清谈( tán )袖手旁观( xiù ) 不知所措( cuò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激变(jī )
2解释下列词语
瞭望: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缅怀: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
激变:急剧变化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演讲稿丁肇中先生是针对什么问题来说的?(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丁肇中先生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什么观点?(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题即是论点)
3.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对“格物致知”作了怎样的解释?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知:知识、认知
“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4.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
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
借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证,阐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
论证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国青年一代提出希望。
第二课时
一、1.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是作者此次演讲的开场白。首先表达了对这次活动主办方授予特别荣誉的感谢,并说明了自己写《怀念》这篇文章的初衷,并由此谈到了所受的教育,进而转入此次演讲的主题——中国学生改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也为下文讲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做了铺垫。
2.在这篇演讲中丁肇中先生运用了印证的演讲技巧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①第4段,王阳明”格竹“失败(反面)
②第8段,现代”格竹“的过程(正面)
③第11段,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反面)
④第12段,自己在美国求学的经验(正面)
3.作者在第4段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
举王阳明“格”竹苦思最终失败的例子,表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他们误把探察外界与探讨自己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等同起来,进而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4.第8段现代”格竹“的过程又有何作用?
现代“格竹”的过程,证明了“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的道理。也是与第四段进行对比,两种“格竹”方法一对一错,证明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的道理
作者举自己在美国求学时的经验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说明了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进而再次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出自己 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①“现身说法”真实、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②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亲身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本省就是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四、1.作者为什么要在演讲中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第一,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是科学发展是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
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2.在演讲中作者认为怎样进行实验(格物致知)?实验有什么特点?
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3.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它们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①一个成功的实验者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②这三者的位置是不能调换的。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需要靠“眼光”寻找正确的目标;然后靠“勇气”开展实验;实验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就需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这三者之间有比较清晰的逻辑顺序,因此不能调换。
拓展思考
你还能举一些“通过实验来获取新知识”的例子吗?
【明确】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的生活哲理就是实践是认知的来源。
五、文章主旨:
“格物”就是探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本文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的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针对当前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学生,阐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实践天地
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2.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示例: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