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下 第四单元第四章 第4节 输血与血型 课件(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七下 第四单元第四章 第4节 输血与血型 课件(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17 15: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目 录
1. 教学目标 10. 知识梳理
2. 历史回顾 11. 抢答环节
3. 学习要求 12. 课文练习
4. 成果展示 13. 职业介绍
5. 能力测试 14. 血量计算
6. 血量与输 15. 血型发现
7. 血 型 16. Rh 血型
8. 安全输血 17. 血清识别
9. 献血倡导 18. 探究交流
教学目标
1. 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历史回顾……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许多人由于失血过多挣扎在死亡线上,全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8年5月14日上午9时,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全体教职员工涌跃为汶川地震灾区无偿献血。
想一想,议一议
17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但是都没有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安全献血量: ?
血型类型: ?
输血
血型
血液总量: ?
需输血的失血量: ?
法定献血年龄: ?
输血原则
各血型之间的关系: ?
输血和献血都要掌握相关知识,你都懂吗?
血型发现者: ?
★ 按《学案》的要求,先观看视频,利用课本自主学习 5 分钟,展示学习成果,再用15分钟进行小组交流互动,解决重点问题,填写相关答案,然后用 5 分钟向老师提出未解的疑问。
请利用课本和学案帮助自己展开学习探究之旅……
探究
学习成果展示
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少量失血时,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但如果一次失血超过 800-1000 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超过 1200-1500
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输血时必须首先知道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
一、血量与输血
人体的血量(L)=体重(KG)X(7%~8%)
一、血量与输血
失血量
后 果
1200~1500毫升
会发生生命危险(要及时输血)
800~1000毫升
  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不超过400毫升
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失血对身体的影响:
献血的益处:
1、可预防、缓减高粘血症;
2、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3、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4、促进血液的更新。
右图为首届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濮存晰和杨澜

输血前必须要
做的是什么事?


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
存在的抗体与输入的红细胞
抗原会发生凝集反应。
谁最早发现人类有多种血型?
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在1930年获诺贝尔奖。
二、血 型
早期的输血大多数都失败了,人们一直不知道什么原因。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 1868-1943)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
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他将它们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就是ABO血型。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重要措施。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显微镜下红细胞的凝集状态
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不同血型相遇的后果
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抗B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无抗A、抗B凝集素
凝集原A
凝集原B
凝集原A凝集原B
无凝集原
可见,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所带凝集原的种类决定的。
血型鉴定
A型标准血清(抗B凝集素)
B型标准血清(抗A凝集素)
模拟血型鉴定
血型
A
B
O
AB
能力测试
各血型间输血关系
输血者血型
A B AB O
A
B
AB
O
受血者血型
三、安 全 输 血
输血本来是为了抢救病人,但如果处置不当,却很可能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输 血 关 系 表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A、O
B、O
AB、A、B、O
O
可吸收的血型
A、AB
B、AB
AB
O、A、B、AB
输血关系图:
(一)输血原则:
同型输血
O 型——万能供血者 AB型——万能受血者
A
B
AB
O
ABO血型的遗传关系
父母血型
的配合
子女可能
的血型
父母血型
的配合
子女可能
的血型
O×O
A×A
O×A
B×B
O×B
O
O,A
O,A
O,B
O,B
A×B
O×AB
A×AB
B×AB
AB×AB
O,A,B,AB
A,B
A,B,AB
A,B,AB
A,B,AB
你知道你父母的血型吗?你的血型呢?
ABO血型与遗传有关,故在法医学上常用于亲子鉴定
临床上,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而不需要输入全血,这就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可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从而大大提高了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
(二)成分输血
血小板
红细胞
血浆
什么是成分输血?
血液成分的离心分离
血小板
红细胞
血浆
为向全世界献血者尤其是长期志愿献血者表示敬意,进而唤起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自觉加入无偿献血,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作出了决定,将发现 ABO 血型的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资料卡片
倡导无偿献血
献血能够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从 1998 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两次献血间隔为6 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300 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 次,累计献血量30000 毫升。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请问每年6月14日是什么日子?
每年6月14日被定为“世界献血日”
献血流程
?型
抗A
抗B
抢答环节
?型
AB型
?型
?型
B 型
A 型
O 型
血型定型
抢答环节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型
?型
A 型
?型
?型
O 型
AB型
B 型
血型定型
1、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
(2)非缺铁性贫血患者;
(3)血流不止者或出血性疾病患者。
提示: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贫血可能是因为红细胞量不足、血小板可以促进凝血、加速止血。
答:
(1)应输入大量血浆;
(2)输入红细胞;
(3)输入血小板。
抢答环节
2、血型最早是谁发现的?
3、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4、输血原则是什么?
5、健康成年人,每次可献血多少?
6、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定型的?
1900年奥地利兰德斯坦纳。
A型、B型、AB型、O型四种。
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血只能少量输入。
200—400毫升。
是以红细胞上的抗原和血清中抗体的种类定型的。
抢答环节
7、一个AB型血的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血,他最好接受何种血型的血? (? ?? )
A、 A型???? B、B型?? C、 O型??? D、 AB型
8、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 )
A、损失200~300毫升的血液,对人体丝毫没有影响
B、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
C、少量损失血液有助于健康
D、血液的减少可以促进人体造血
9、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 )
A、2%~3% ? B、7%~8%? ?C、10%? ?D、15%
D
B
B
抢答环节
10.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1.严重贫血患者??????? A.血浆
2.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B.浓缩血小板悬液
3.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C.浓缩红细胞悬液
P71课文练习
同型血
1. 输血时应以输入 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血;AB血型的人,还可输入少量 型血。
2. 我国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你认为无偿献血有什么好处?健康成年人适量献血为什么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3.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者,你认为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为什么?
O型
A型或B
答:1、可预防、缓减高粘血症;2、可预防、降低心脑
血管病的发生;3、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4、促进血液
的更新。
答:输入红细胞。贫血者可能是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不足。
外科医生在进行心脏手术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心血管病与心血管医生
你知道什么是心血管病吗?
心血管病是心脏病和血管病合在一起的简称,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常见。心血管病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轻则使人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重则危及人的生命。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生活中常见的心血管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
医院内科和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有专门诊治心血管病的医生。当心血管病患者到医院看病时,医生会对患者做各种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作出诊断,然后确定治疗方案。这些患者中有些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心脏对于生命极其重要,结构又精细复杂,因此手术难度很大。心脏外科手术发展非常迅速,现在还可以植入心脏起搏器,植入动脉支架,人工心脏的研制也正在进行之中。
你喜欢心血管病医生这个职业吗?有关人体的知识是医学的重要基础,只要你努力学习,争取到医学院校深造,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位造福千万患者及其家庭的心血管病医生。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血量:占体重7%-8%
2、血型发现:兰德斯坦纳在1900年发现了ABO血型
3、血型: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4、安全输血
成分输血
5、无偿献血:200-300毫升,两次献血要相隔6个月。
谢谢您的光临!
★ 血液采用相密度计算,所谓血液相密度同体积水重量作1与血液质量的比值 ,男性一般为1.052-1.060,女性一般1.049-1.056值, 健康血液相密度在一定定范围内维持恒定,男性1.054,女性1.052 所以1斤血约有500毫升,即1公斤血约有1000毫升(1升)。
人体的血量(L)=体重(kg)X(7%-8%)
关于血量的计算
1897年,奥地利的卡尔.兰德斯坦纳医生在维也纳大学医院工作,负责死因(验尸)医学检查。那年4月的一天,兰德斯坦纳检查了4个因手术死亡的病人。他们的死因相同:血液凝集(凝块)。每个病人都接受过输血,本人的红血细胞和输入的红血细胞凝结成块,造成死亡。
这种情况,兰德斯坦纳在几千次的验尸中司空见惯。为什么只是有些病人才发生这种情况呢?他思索着。
晚上,兰德斯坦纳突然想到原因可能出在病人的血液上。人人都认为血液是相同的,如果情况并非如此呢?
第二天早晨,他从20个病人身上采集血样,想看看自己是否能弄清楚哪些血样可以安全混合。他把试管排成一排,把每个病人的几滴血液跟其他每个病人的掺在一起。
血型是怎样发现的?
他用显微镜观察哪些红血细胞凝结,哪些不凝结。在显微镜下,他察看了还不到一半的试管,就吃惊地发现能轻而易举地把血样分成明显不同的两组。一组中的任何红血细胞跟另一组中的任何红血细胞都凝结成块,但是,细胞却从不黏附到同组中任何其他血样的血细胞上。
他把这两组分别命名为A和B。有些血液是互相排斥的,不同人的血的确是不同的 !兰德斯坦纳继续检测,又发现了既不跟A型也不跟B型凝结的血样。他意识到一定还有一种血型 ,属于这一组的人可以安全地给任何人输血。他把这一组命名为O型。
接下来,他发现有一种血样,跟A型和B型都发生凝结。由此看来 ,还存在第4种血型 ,跟A型和B型都发生反应,就像O型跟这两种都不发生反应一样。
Rh血型是ABO血型系统之外的另一个血型系统。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阴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 AB 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
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
系。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
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
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
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Rh血型系统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 ,个别少数民族约为 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 ,Rh 阳性血型的人约为 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钟 ,Rh阴性血型人约占 15% 在我国,Rh阴性血型只占千分之三到四。Rh阴性A型、B型、O型、AB型的比例是 3:3:3:1。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 ,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刺激Rh阴性人体产生Rh抗体 。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但是,Rh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在人类红细胞上存在一种特殊的抗原,与恒河猴红细胞上的抗原相同 ,称“Rh”抗原 ,凡含有这种抗原的为Rh阳性 ,不含这种抗原的为Rh阴性。在白种人中Rh阴性者较多 ,占 15%,而我国汉族人群中绝大多数为Rh阳性,Rh阴性者不足1%。
1.防止Rh血型系统所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Rh阴性患者如输入Rh阳性血液后便可刺激机体产生抗Rh抗体,当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就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如Rh阴性妇女曾孕育过Rh阳性胎儿,当输入Rh阳性血时亦可发生溶血反应。所以需要输血的患者和供血者,除检查ABO血型外,还应做Rh血型鉴定,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Rh阳性红细胞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Rh阴性的母亲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后,胎儿的红细胞若有一定数量进入母体时,即可刺激母体产生抗Rh阳性抗体,如母亲再次怀孕生第二胎时,此种抗体便可通过胎盘,溶解破坏胎儿的红细胞造成新生儿溶血。若孕妇原曾输过Rh阳性血液,则第一胎即可发生新生儿溶血。
【临床意义】
Rh血型系统,其中含有6种抗原,即C、c、D、d、E、e。凡红细胞含D抗原者为Rh阴性,否则为阳性。Rh血型无天然抗体,其抗体多由输血(Rh阴性者被输入Rh阳性血液)或妊娠(Rh阴性母亲孕育着Rh阳性胎儿)免疫生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一旦形成抗体,如再输入Rh阳性血液,可发生严重输血反应。再孕育Rh阳性胎儿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因此Rh阴性的女性在输了Rh阳型的血后,血液里产生了抗体,就不能再怀Rh阳性的孩子了,否则婴儿多半难以存活。也有部分存活胎儿由于溶血所产生的大量胆红素进入脑细胞,引起新生儿中枢神经细胞病变,(称为核黄疸。核黄疸残废率极高)即使幸存也会影响病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能力。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也就是说血浆可以理解为没有血细胞的血液。血清是血液凝聚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与血浆的最大区别就是其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血浆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一、自主探究
任务一: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 发现了ABO血型系统,将人的血液分为: 型、 型、 型和 型这四种类型。
2.输血时以 为原则。如果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发生 黏结在一起,阻碍血液循环的现象。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紧急的时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 或 血。但大量输血时,应需实行 输血。
3. 补充完整下列“输血关系表”

兰德斯坦纳
A
B
AB
O
输同型血
红细胞
O型血
A型血
B型血
同型
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 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如果一次失血超过 毫升会发生生命危险。失血后抢救的措施是为患者验血和输 血。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从 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某人的血型
可以接受的血型
不能接受的血型
A
B
AB
O
任务二:
A、O
B、O
AB、A、B、O
O
AB、B
AB、A

A、B、AB
7%—8%
400
1200-1500
同型
200-300
1998
18--55
7、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四、研讨交流
1、你知道血型是如何被发现的吗?
2、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3、献血时为什么要先检查血型?
4、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5、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ml,人会出现什么症状?
6、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血?
1900年,兰德斯坦纳在血液混合实验中发现了血型。
A型、B型、AB型、O型。
为血液储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便于快速调用。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人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献200-300毫升。
拯救生命,奉献爱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