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历史是一条路,
一条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路,
而我们就是路上的行者。
*
选修3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两伊战争
印巴战争
*
2007年5月17日,朝韩铁路中断56年之后首次通车,卢武铉的发言人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朝韩列车通车标志着一个全新和平时代的开始,一个崭新经济时代的开始。”
新闻链接
*
*
第1课
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
学习战争 知识方法
背景(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
过程(爆发、阶段、结果)
影响(参战国、地区局势、世界局势)
*
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结论:朝鲜战争是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局部战争,是全面冷战中的局部热战。
[资料回放]
一、审视朝鲜战争 —— 探究历史背景
(理解)
思考:美国为何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
*
冷战对二战后初期的朝鲜半岛政局造成了什么影响?
北部:1948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南部:1948年5月,大韩民国
美
苏
38
*
一、朝鲜战争爆发背景
国际:
国内:
历史:
现实:
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
朝韩两个政权的对立
美苏以38度线作为对日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
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遏制共产主义;
*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节选
*
材料一 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齿寒。朝鲜如果被美帝国
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我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
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从8月7日
到昨天这两个月,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已侵入我国12次。最近不仅在
鸭绿江边,而且已飞到宽甸来示威、侦察、扫射和轰炸。如果美帝
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实行
麦克阿瑟的政策,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
袭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
先占领朝鲜的老路。不过日本帝国主义是用四十多年的时间逐步进
行的,而美帝国主义则要在四五年内来完成。
——周恩来《抗美援朝,保卫和平》
*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
是密切关联的。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
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
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
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年11月4日)
材料二 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义
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
意识,这三者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通过引导阅读、讨论,最后得出:应该出兵。1、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政权;2、意识形态:当时“冷战”全面开始,中国朝鲜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
贫弱的中国作出对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较量的决策需要何等的勇气和魄力!
*
战争的第一阶段:
1950年6月——1950年10月即中国介入战争前
战争第二阶段: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即中国介入战争后
结合教材分析:
中国入朝作战之后战争的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中国入朝作战之前战争的形式是怎样的?
二、经过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入朝作战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据中国方面的统计,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志愿军伤亡50万余人次,阵亡约18万3千人,扣除多次负伤人次,负伤22万人,合计伤亡39万人。中朝军队伤亡总人数约63万人。 联合国军方面,美军伤亡约14万人次。其中阵亡美军36529人,负伤10万馀人次,扣除多次负伤后的负伤人数不详。韩国方面数字并未有结论,近年根据当年人口普查资料推断,所谓伤亡失踪百万应该是军民合计数字。韩军的伤亡约在30万-40万之间。
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定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克拉克
克拉克签字
彭德怀签字
三、冷眼看“朝战 ”—— 分析历史影响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彭德怀
(见解)
*
回望朝鲜战争
……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的遥远。 ——《新全球史》
试分析战争对于朝鲜意味着什么?
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回望朝鲜战争
中国或者说整个第三世界弱的国家与美国或者说整个欧美日等列强的冲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必然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选择了最佳战机。这场战争改变了世界。
——《联合早报》论坛
在长达33个月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战争中,中国以弱抗强,竟然能够坚持到底,且与美国代表平起平坐地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不能不令世人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
这场战争其实无须那么旷日持久,也无须付出那么高昂的生命和财产代价,同时更没有必要在战后给那些得不偿失的交战双方留下这样的敌对情绪!
——(美)沃尔特·赫尔姆斯
回望朝鲜战争(历史影响)
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因为战争而牺牲无数且至今分离对峙,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斯大林因为战争而尊重中国人……
——《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
战争对苏联的影响就十分复杂。一方面来看苏联是最大的赢家,战争令中美爆发直接冲突,而自己则从未正面介入。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实力,把美国超强的国力军力从欧洲铁幕一线的争夺转移到朝鲜战争的泥潭。为苏联争取了时间在二战后的废墟上治疗战争创伤,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而美国人则始终相信苏联是真正的幕后指示者。美国的国防军费开支在战后增加三倍,主要就是针对苏联。西方阵营也开始联合对抗苏联。
试分析战争对于苏联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战略企图、中美关系
对朝韩
对中国
对美国:
2、对东亚局势:
3、对世界局势:
加剧了两极对峙格局。
1、对交战国
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苏联:巩固了苏联对北朝鲜的控制;有利于苏联在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
日本
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扶植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的基地。
三、影响
志愿军烈士纪念碑
当你矗立纪念碑前,此时此刻你的感受……
缅怀英烈 —— 不朽的丰碑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英)E·卡尔
感悟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伟大胜利,是维护正义、反对强权的英勇壮举,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史诗,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建立的巍峨丰碑。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
歌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书目推荐: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美]贝文·亚历山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抗美援朝纪实》,柴成文、赵勇,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沈志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远东朝鲜战争》,王树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