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洲中学九年级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年级:九年级
主备 贺方良 参入备课人 曾庆华 谢文才 蒋伟利 杨小清
一、知识与技能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良等历史过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2、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就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经济危机的爆发 难点:罗斯福新政五、教学方法:质疑导学法 六、教具准备教材、相关图片及影视资料
教师活动(教案) 学生活动(学案) 设计意图
导入 :复习旧知: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有何影响 一、1929年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和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说一说: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原因和表现;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 议一议:(演示危机时的情景,如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资本家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成熟的棉花等。) 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动动手:找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爆发国、特点、开始标志、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指引学生阅读课本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板书) 新政的目的:新政的直接目的是要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的主要措施(板书)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新政的效果: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罗斯福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本课小结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年代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直接导致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但德国和日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下节课我们将研究它们的变化。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及基础训练的练习 学生回忆回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学生看教材和小字内容,了解由于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容易导致经济危机的到来。 归纳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图)。学生完成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 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质,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要求学生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就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教学反思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