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图形的拼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常见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拼搭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态度,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
学生能清楚地说明自己所搭的图形,并能对别人的图形进行评价。
【教材分析】
《图形的拼搭》是学生学习“认识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立体图形拼组。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前面。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本节课是在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的拼组。
【教学方法】
操作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
出示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回忆它们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开展“搭一搭”活动。(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
(1)活动导入:小朋友们,我们来开展看谁搭得又稳又高的比赛。请同一组的4个同学分别拿出7个长方体、1个正方体、1个圆柱、1个球,把它们分别搭起来。
(2)小组开展“搭一搭”活动。
(3)讨论交流:在搭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些形状的物体好堆?哪些形状的物体不好搭?
(4)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 物体表面平的容易堆得高。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2.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
3.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
4.要想拼成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
5、取出四个长方体,(学生操作)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7)
师:通过自由拼摆,你们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存在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吗?
三、巩固拓展
1.数一数。(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8)
2.教材第38页练习第6题。(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9)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0)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37页练习第4题。(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1)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搭
搭一搭
拼一拼
数一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如:搭一搭、拼一拼、创意拼搭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拼、搭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看谁搭得又稳又高(所有积木都要用上)”的活动时,先让学生审清题意,明确“用上所有的积木”和“看谁搭得又稳又高”这两个要求的具体内容是:要求我们把所有的积木都要用上,而且还要高,不能倒。其次,通过对“怎样搭才能符合题目要求”的思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倾听、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