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6 20: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二课时《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统计》
教学目标 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进行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计数的结果。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但又不是正式的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在选择分类标准的时候,学生会有模糊不清的情况,存在难点。
难点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逻辑思维较强的分类标准感到困难。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交流中体会按不同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得到结果的不同性,然后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统计活动。?
2.通过身边的分类实例,加强巩固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学生在田野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根据前面自己学的象形统计图来分类,描述分类统计的结果。
追问:思考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统计的数据看起来更加的清楚和明白?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图片回顾前面学习的象形统计图,通过提问,吸引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春天到了,公园里面来踏青的人真多啊!出示主题图,
小组讨论:要分两组做游戏,可以怎么分?试一试,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
重温分类标准,计数的概念。从学生最熟悉的分类标准入手,画象形统计图。
追问:还可以怎么样来统计?引出统计表的概念。对比统计表和统计图,掌握两种表示方法。
追问:还可以怎么样分类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还可以按照男女分类,按照是否背包分类,让学生思考更多的分类方法,初步接受用统计表分类计数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交流:观察下面三个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同样是这些人,分类结果却不同?
得出结论:分类标准一致,分类结果就一致;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多样。
然后引导学生计算每种分类标准下的统计表总人数是多少,发现三个表格的总人数都是12,学生得出:虽然分类结果多样,但是总人数都是相同的。
老师总结:将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但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人数都是相同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下图中有许多的花朵,你们会怎么分?数量分别是多少?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学生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和每束花的多少,思考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颜色来分
黄色
红色
数量
按照每束花的多少来分
3朵花
1朵花
数量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表,把数据按要求进行整理、归类,并按一定的顺序把数据排列起来制成的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也掌握了对同一事物,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但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是相同的。
生活中处处有分类与整理的知识,我们要学会观察,按照要求找到不同的分类标准。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