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6 22:51:3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短文两篇之《陋室铭》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全文。
2.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章构思。
3.了解作者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文章字词意思,能完整翻译文章。
2.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中所用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思想。
难点:
1.文中重点字词理解。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朗读全篇,根据批注,疏通文意。
2.备注难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3.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思想。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几张古代房屋图片(由奢到简),引出学习的文章《陋室铭》。
作品背景介绍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进步政治改革遭到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等官职,在外地二十多年。后入朝做主客郎中,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他长于诗文,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铭”文体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三)整体感知,疏通句意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翻译文章,注意特殊句式
3.对于重点字词,句子加以分析理解
实词解释:
1.有仙则名 (名:著名)
2.有龙则灵 (灵:神奇,灵异)
3.斯是陋室 (斯:这)
4.惟吾德馨 (惟:只有)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6.谈笑有鸿儒 (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7、往来无白丁 (白丁:这里指不学无术的平庸小人)
8、调素琴阅金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用作动词,著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用作动词,灵异)
3、无案牍之劳形 (劳:动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四)分析讨论文章内容
1.统领全文的词语是那个词?
答:德馨。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概括段意
答:
第一段:“山不在高—惟吾德馨” 以山水做对比,总起全文,引出下文。
第二段:“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从三个方面写出陋室的特点,也是作者觉得陋室不陋的原因
第三段:“南阳诸葛庐—何陋之有?”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并引用孔子的话,表达陋室不陋,总结全文,点名中心。
3.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写,抒发了作者高雅自适的生活情趣和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025650123825居室环境之雅
居室环境之雅
152717565405
3853815196215德馨(陋室不陋)
德馨(陋室不陋)
80200549530陋室
陋室
201803049530交往人物之雅
交往人物之雅
2016125180340日常生活之雅
日常生活之雅
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答: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抱负。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表示了陋室不陋。
本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答:表现了作者淡泊明志,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翠绿;草色映入帘栊,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玄亭。正如孔子说的:“有什么简陋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