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6 22: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
1.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青少年时期所写的散文作品集。
B.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东京求学时的老师。
C.长妈妈是一个没有文化不拘小节喜欢背后搞坏的人。
D.作者讨厌猫的原因之一是猫喜欢尽情折磨弱者。
(2)请写出《二十四孝图》中的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
(3)连线题。
作品
作者
人物
孙犁
衍太太
《湘行散记》
朱自清
水生嫂
《白洋淀记事》
沈从文
虎妞
老舍
老纤夫
?
2.
名著阅读。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这句话出自《?
?
?
?
?
?
?
?
?
?
?
?
?
?
?》,选自《?
?
?
??
?》。
(2)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表达了作者对强制教育对童心摧残的谴责。请你简述这场冲突。
?
3.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_________(作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____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
?
?
?》。
(2)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3)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年时的鲁迅爱收集带图画的书,除此之外,你还能从中知道他此时其它的爱好吗?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请你再写出出自这本散文集的两篇文章的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营救”的意思。
(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4)请结合原著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下列文章中不曾涉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
?
?)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②在《朝花夕拾》一书中,鲁迅先生还有哪篇文章写到父亲?请结合这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述鲁迅先生对父亲复杂深刻的感情。
?
5.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
?
?
?
???①捕鸟?
?
?
②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③活无常
(1)选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篇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6.
名著阅读。
(1)“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______。
(2)鲁迅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深切表达了对中国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他是(?
?
?
?
?
?)(国籍)人。
(3)《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会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下面语句的描述,猜猜①②③对应的人物分别是谁,请将答案直接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①“她”是___________。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②“他”是___________。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③“他”是___________。?
8.
请观察下面的图画,回答问题。
(1)该图画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姓名)。
(2)该作家在散文《父亲的病》中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我”被浇冷水的原因是什么?
(2)试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说说鲁迅对父亲的感情是什么?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1)以上文段节选自《五猖会》,这篇文章被编入名著《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
?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要加以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孝子》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
(1)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请写出该篇文章中关于孝的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即可)
(3)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对古时所谓的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
12.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里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两则材料中分别出现了一位人物,请选择一位人物说说其性格特征。
?
13.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
?
?
?
?
?
?
?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
?
?
?
?
?
?
?
?。
(2)小华在他的读书汇报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这段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文中的“她”是谁?请你再列举出“她”做的两件事。
?
14.
根据课外名著《朝花夕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是哪篇文章?
(3)《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
15.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著名散文集。请思考后回答。
(1)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请结合《朝花夕拾》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极其含义。
(2)请以“一位来自远方的朋友”的名义,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成长感受。字数100左右。
参考答案
1.
【答案】
(1)D
(2)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3)《湘行散记》——沈从文——老纤夫
《白洋淀纪事》——孙犁——水生嫂
2.
【答案】
(1)五猖会,朝花夕拾
(2)“我”对五猖会的热切期盼和父亲的阻难。
3.
【答案】
(1)鲁迅,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A
(3)在百草园捉蟋蟀,观景;看《山海经》;养隐鼠;描小说书上的绣像;看迎神赛会等。
4.
【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2)设法援救。
(3)比喻
(4)D
②《父亲的病》。
鲁迅对父亲的感情: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5.
【答案】
(1)①,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2)“温馨的回忆”: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吡吡地吹上两三天,享受着一份游戏的快乐。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迎神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6.
【答案】
(1)朝花夕拾,阿长
(2)藤野先生,日本
(3)无常,五猖会
7.
【答案】
①阿长(长妈妈),②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③范爱农
8.
【答案】
(1)革命,鲁迅
(2)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
9.
【答案】
(1)“我”急着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要“我”背《鉴略》。
(2)父亲让“我”感到困惑,使“我”想去看五猖会的兴致全无,但并不责怪父亲;童年因为父亲失去了很多乐趣,但仍感激家父的严厉;令“我”内疚的是在临终前没让父亲安静死去,说明“我”对父亲的爱。
10.
【答案】
(1)朝花夕拾,鲁迅
(2)《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11.
【答案】
(1)《二十四孝图》,鲁迅
(2)示例:子路负米,黄香扇枕
(3)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12.
【答案】
(1)①阿长与<山海经>,②五猖会
(2)①阿长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她粗壮耐劳,真诚善良。
②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13.
【答案】
(1)阿长,藤野先生
(2)作品:《琐记》。
人物:衍太太。
事件:①怂恿小孩在冬天吃冰,还在一旁鼓励;②怂恿小孩转圈,摔倒了又说并不是她叫他转的;③孩子们的头上碰肿了,她用烧酒调了水粉,擦在伤口上;④污蔑鲁迅偷家里的东西。
14.
【答案】
(1)C
(2)《无常》
(3)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
(4)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5.
【答案】
(1)《朝花夕拾》书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提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后来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是“夕拾”。
(2)示例:鲁迅先生,您好。学习了您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后,勾起我许多关于童年的记忆。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光就是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正是他对我儿时的教导与陪伴,教会了我什么是诚实,什么是正直,什么是爱。我会秉承爷爷的教导,带着这些儿时的美好,继续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初中生的。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