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5(听赏)彩云追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5(听赏)彩云追月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18 18:1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彩云追月》教案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材分析:
《彩云追月》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听赏乐曲,这是一首以越剧音乐为素材,主题鲜明形象优美的乐曲,于1935年由任光创作。它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笛子、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的空旷银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全曲分为四个乐段,乐曲的旋律舒缓优雅,把人们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般的意境之中。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相比一至三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获得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应利用学生好动的天性,运用生动活泼、富有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哼唱《彩云追月》主旋律,认识并唱准切分节奏;
2、通过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能用声势或乐器为乐曲伴奏;
3、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民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想象乐曲各乐段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和表现的不同情绪。
教学重点:
哼唱《彩云追月》主旋律,认识并唱准切分节奏。
教学难点:
想象乐曲各乐段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和表现的不同情绪;能用声势或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方法:
课件激趣法、启发提问法、体态律动法、讲授法、自由参与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电子琴、沙锤、打击乐器(三角铁、双响筒)。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题导入
1、游戏激趣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对暗号进家门”。游戏的规则很简单:老师击打暗号,大家模仿,我们分组进行。特别要注意老师的动作和强弱变化。大家可要仔细听清楚,对上暗号才能回家哦。
4/4 ① X XX X X ║② X· X X X║ ③ X X X X X ║
师击奏学生模击。
师:(课件出示节奏),这就是刚才的暗号,让我们对照着节奏来一次接龙。(生接龙)
2、图片导入
师出示两幅图(彩云追月图、火把节图)。请生听《彩云追月》第一乐段,选出合适的一幅,并说理由。
(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节奏舒缓、旋律起伏平和,宁静富有诗意。)
3、揭题
师:这段美妙的音乐是由任光在1935年创作的,由民族乐器合奏,名字叫《彩云追月》。
二、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
1、初步感受音乐
师:夜幕降临,孩子们也回到家中休息。你听,不远处传来了音乐。
请大家静静地聆听,边听边想想,这段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聆听全曲,出示课件谈感受。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生自由说)
师: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师:是啊,静谧的夜里,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宁静。
再听全曲,听辨主奏乐器及演奏形式。
师:刚才老师介绍了,这首乐曲是一首民乐合奏曲。请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中有哪一些乐器是你们所熟悉的?可以边听边模仿演奏自己听出的乐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听出的乐器种类最多。
师:嗯,个个都学得有模有样,谁说说你听出哪些乐器?
生自由说。
师:这首乐曲一共分四个乐段,第一三乐段是竹笛演奏,二四乐段是二胡齐奏。乐曲用竹笛独奏来代表明月,二胡齐奏代表彩云。像这样由各种民族乐器按照不同声部的联合演奏形式称为民乐合奏。
三、熟悉主题
1、用“u”哼唱主题
师:音乐是那么的优美,谁还记得其中一两句。(生自由唱)大家看,(出示课件)这就是音乐主题。让我们跟着音乐用“u”轻声地哼唱。边唱边用手势划出旋律的走向,记得声音不要惊动了月亮哦。
2、用唱名唱出主题,并划拍
师:真美,我们用唱名再来唱一次好吗?注意要划拍。(师引导生唱)
找出切分节奏
师:同学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作曲家有一个节奏型运用的特别多?(生说,如不行,再唱一次)
师:这个典型节奏就是我们游戏中的“暗号”。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个节奏型。
4、学习切分节奏
出示课件,展示切分节奏,师引导生打出切分节奏。
5、再次唱主题
师:请大家跟着电子琴把这首乐曲主题再次用音名演唱出来,要唱准切分节奏。
四、参与表现
1、展示乐器
师:我还带了三种小乐器,分别是沙锤、三角铁、双响筒,它们演奏的节奏分别是:
沙锤 4/4 X 0 X 0 ∣X 0 X 0 ║
三角铁 4/4 X ∣X ║
双响筒 4/4 X X X X ∣X X X X ║
2、请生尝试伴奏
师:请三个同学上来,师弹奏乐曲主题,请他们尝试用乐器伴奏,其他同学击掌伴奏。
3、合唱团与伴奏
师:现在“月亮合唱团”要开始招募成员,哪些同学愿意来参加?
师:接下来“彩云伴奏团”也要招募成员,哪些同学想参加呢?
合唱团和伴奏团合作演奏两遍乐曲主题,启发其他学生用模仿演奏乐器的样子来代替。
全班参与
分发乐器,师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彩云追月》,请全班同学参与到伴奏中来。
五、课堂小结
师:月亮宁静而美丽,寄托着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为我们送出这么美好的礼物,谢谢大家,再见!
教学反思:
在《彩云追月》这节课教学中,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欣赏教学为主,欣赏、唱歌相结合的综合课,欣赏内容是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歌曲也是彩云追月主旋律。两者旋律相同,乐曲欣赏的教学目标是乐曲意境的感悟,旋律的熟悉,演奏乐器音色的了解,学生通过听乐曲的第一乐段选择合适的图,让学生在完全放松的氛围中熟悉乐曲旋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完整欣赏乐曲时设计了让学生选择哼唱、展开想象、用演奏动作表现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进入音乐的学习,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得到发挥。
歌曲教学是这节课的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听唱感受、节奏练习、教师讲解、学唱旋律,模唱,情感激发、找出难点、跟范唱学唱、表演唱等方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歌曲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段教学,采用学习方法的变化,有目的的进行教学。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有针对性,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激情,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现在的音乐教学也倡导学生之间要合作,这样可以使大家一起学习与体验,使学生个体和群体都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使他们相互激励与促进。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学生掌握乐曲主题之后,我请班级中合唱团的同学上前来表演,他们演唱乐曲主题,同时,还请了三位节奏感不错的同学用打击乐器“沙锤、三角铁、双响筒”为他们的演唱伴奏,伴奏的音型就是歌曲中最常出现的切分节奏。这样的表演活动,让大家觉得歌曲的演唱形式变得丰富了,而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协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音乐课堂需要挖掘的内容很多,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科学地取舍。一句话:要舍得丢弃。这节课一下来倍感遗憾。由于时间来不及,很明显在后半节课上出现“赶”的现象。原本最精华的乐器伴奏变得匆匆带过,如果多留时间让学生在唱中体验品味,是可以把对乐曲感受通过乐器伴奏来推向高潮,达到难忘《彩云追月》美好的意境。
总之,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感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提高了,眼界更宽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学习与思考,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