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简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读。熟读课文。2.划。用“
”横线划出急性子顾客说的话;用“
”划出慢性子裁缝说的话。3.圈画。用“○”圈出顾客的动作、神态词;用“△”标出裁缝的动作、神态词。
教学内容
谈话导入,明确本课任务。角色朗读,表现人物性格。提取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看法。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特点。2.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填写表格,并借助表格复述故事。3.感受故事的有趣,并能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借助表格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掌握复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故事内容,谈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顾客和裁缝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新授
探究一:
角色朗读,展现人物性格。1.交流预习中划的关于裁缝和顾客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和词语,指导朗读。2.明确要求,小组合作练习。3.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探究二:借助表格,学会复述故事。1.默读课文,填写表格。2.借助表格,练习复述。3.复述故事,评价跟进。探究三:交流感受,拓展延伸。1.讨论交流:衣服没做成的原因有哪些?2.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发挥想象,互相交流。
练习
1.口头作业:把《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选择题。
小结
回顾学习内容,提炼学习方法。
作业
1.基础作业:继续复述故事。2.拓展作业:自主创编《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的故事,和同学分享。
【详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读。熟读课文。
2.划。用“
”横线划出急性子顾客说的话;用“
”划出慢性子裁缝说的话。
3.圈画。用
“○”圈出顾客的动作、神态词;用“△”标出裁缝的动作、神态词。
【教学内容】
谈话导入,明确本课任务。角色朗读,表现人物性格。提取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看法。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特点。
2.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填写表格,并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3.感受故事的有趣,并能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借助表格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掌握复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读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个故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裁缝和顾客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学生自由畅谈。
2.裁缝和顾客的什么举动让你印象特别深刻,可以来谈一谈。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要通过分角色朗读把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还要学会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
设计意图:
重温顾客与裁缝的性格特点,为本节课的分角色朗读作下铺垫。导入时开门见山,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相当于任务前置,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
二、新授
探究一:
角色朗读,展现人物性格。
1.交流预习中划的关于裁缝和顾客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和词语,指导朗读。
(1)同学们,预习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划出了顾客和裁缝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接下来我们来交流一下。
(2)选择部分语句,指导朗读。
出示:“我想做件棉袄。我已经跑了三家裁缝店了。第一家说要到秋天才能做好。第二家问我有没有等到夏天的耐心。第三位师傅倒是强些,但他最早也要到开春才能交货。我可等不及,都没让他们做。……”
顾客的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语速快,语气急。)
指名学生尝试读。
出示:“您放心,凭我的手艺,不用接袖子也能给您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
裁缝的这句话该怎么读呢?(不紧不慢,却信心十足。)
指名学生读。
出示: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指名一生读,一生做动作。
2.明确要求,小组合作练习。
(1)现在我们要小组合作来朗读课文。我会给每个小组发一张任务卡,上面会提示你们小组朗读哪些段落,每组分别由一人读旁白,一人读裁缝,一人读顾客。在朗读之前小组内要充分讨论,体会人物语气、动作、表情。
任务分配:1-6自然段。7-13自然段。14-19自然段。20-29自然段。
(2)设定时间,小组练习。
3.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1)指名4个小组展示。(每一项任务选一个小组。)
(2)若朗读时加上肢体和表情会更好。
(3)鼓励顾客和裁缝可以脱离书本表演。
设计意图:
语言描写是这篇课文体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描写手法,选取能凸显顾客和裁缝性格的语句来进行朗读指导,对接下来的小组里的交流具有指导作用。
探究二:借助表格,学会复述故事。
1.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1)出示表格: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相应的信息填写课后的表格。
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又过了一天
(2)交流表格中的信息。
2.借助表格,练习复述。
(1)什么叫复述故事?
复述故事,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和背诵是不一样的。复述有许多的方法,比如抓住关键词句复述,抓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复述。列提纲、画思维导图则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信息从而做到复述时条理清楚。今天我们要用这张表格来帮助我们进行故事的复述。
(2)同桌练习复述。
要求:一人说的时候,另外一人要认真倾听,想想他哪些地方讲的和你不一样,学会取长补短。
3.复述故事,评价跟进。
(1)指名同学复述故事。
(2)引导评价。
对照表格,看看同学有没有把每一天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和慢性子裁缝的表现说清楚?(对于能说完整的同学及时肯定。)
你觉得刚才哪些同学说的故事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师小结:同学们,讲故事可是一门大学问呢!如果你能够把故事讲完整,讲的时候还能把人物的语气、动作、神态都模仿出来,那你就是“故事大王”了!
设计意图:
第二学段学生初次接触到“复述课文”这一概念,不太明白什么是复述课文。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把它讲清楚,同时要告诉学生复述和背诵的区别。同时对学生的复述评价也不应拔高,多以正面鼓励为主。
探究三:交流感受,拓展延伸。
1.讨论交流:衣服没做成的原因有哪些?
急性子顾客:为了早点穿上新衣服,一次又一次提出修改意见。
慢性子裁缝:布在柜子里搁着,还没开始裁料
师:如果你是顾客或裁缝,你会怎么做?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这篇童话实际上是通过记叙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之间的矛盾冲突,讽刺了急性子的急躁和慢性子的拖沓。
2.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发挥想象,互相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小结:看来,无论是“慢性子裁缝急性子顾客”还是“急性子裁缝慢性子顾客”,太急太慢都有弊端。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请一定要改一改,太急了,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如果你是一个慢性子的人,也请你改一改,太慢了,会耽误很多事情。
设计意图:
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设计讨论环节,是培养孩子敢于提出自己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能力。
三、练习
1.口头作业:继续复述故事。
2.选择题:
(1)裁缝之所以说自己是慢性子的裁缝是因为(
C
)。
A.他做事特别慢
B.他做事特别认真
C.他懂得要做好一件衣服必须要足够的时间
D.他不喜欢急性子的顾客
(2)急性子的顾客之所以会改来改去是因为(
B
)。
A.他不喜欢做事太慢的人
B.他想要快一点穿上新衣服
C.他在故意刁难慢性子的裁缝
D.他想穿好看的新棉袄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C
)。
A.做事情要慢一点,不能太快
B.做事情要快一点,不能太慢
C.做事情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D.做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要能够把握住作品的主旨。以上三个选择题,就是帮助学生把握主旨、明白道理。
4、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分角色朗读、复述故事、讨论交流、展开想象来开展学习的,同学们不仅对裁缝和顾客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还学会了借助表格复述故事这个本领,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五、作业
1.基础作业:把《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拓展作业:自主创编《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的故事,和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
鼓励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孩子把课堂上交流的故事写下来与同学分享,帮助他们树立写话的自信,通过写,学生还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故事的“趣”和道理的“深”。
【板书设计】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表现第一天做棉袄明年冬天来取第二天改夹袄为您服务,没说的第三天改成短袖衬衫好办的很,没问题又过了一天短袖衬衫改春装接上去的袖子多难看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