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加减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借助10的组成及点子图正确地口算10的加、减法,理解“一图三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学习中感受乐于助人和懂得谦让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10的加减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
用抽象思维(10的组成)直接计算10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材分析】
《10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教材上省去了学具拼摆内容,而是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从2+8和10-2起后面算式中的数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点子图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教材取消了点子图,直接让学生根据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教材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也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及规律。编排上紧密结合数的组成,从学生熟悉的“一图四式”过渡到 “一图三式”(即一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更加突出加减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拍手歌。(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
复习10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理解“一图三式”。
(1)出示2个蓝○,8个白○。(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看到10的组成,你能想到哪些算式呢?
(8+2=10 2+8=10 10-2=8 10-8=2)
(2)让学生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加数相同,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以后这样的加法算式只要写一道就可以了,根据一道加法算式就能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
2.动手操作,独立尝试 。
(1)学生独立完成图3、图4。
(2)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6)
三、巩固拓展
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7)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8)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三第7题。(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9)
【板书设计】
10的加减法
2+8=10 3+7=10 4+6=10
10-2=8 10-3=7 10-4=6
10-8=2 10-7=3 10-6=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拍手歌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习10的加减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汇报展示、师生互动等形式充分掌握本课内容。整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学生听凑十歌,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听“凑十法歌”,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