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特殊时间,快几时和几时刚过。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生成的过,活用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对整时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展开的学习,又是二年级进一步学习半时的认识和三年级秒的认识的开始,掌握认识钟表和整时是小学生必备的知识。教学的本质在于帮助、激励、引导,本课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力争做到思想、方法、知识、能力的有机统一。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读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
二、探究新知
1.认识12时。(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
这个呢?又是什么时间呢?怎么只有一根针呢?另外一根针躲到哪里去了?
2.接近整时和几时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
(1)接下来老师带来的可不是整时了,你看看这两个钟表,知道大约是几时吗?
(2)你是怎么观察的?给你的同桌先说一说,然后个别汇报。
(3)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知道大约几时了?怎么观察分针和时针?
(4)总结:分针接近12,时针快到几时或刚过几时,就是大约几时。
三、巩固拓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
1.教材第85页“做一做”。
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小明,你们欢迎他吗?让我们走进小明的生活,看一看他一天什么时间都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帮他完成他的作息时间表。打开教材第85页,请你快速写出来。(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
提问:小明9时在做什么?9时出现了两次,为什么做的事完全不同?
(原来一天时针要转2圈,有上午的9时,经过中午、下午,又有了晚上的9时。因此,有时为了准确表达时刻,前面还会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表示时间词语。)
你觉得周末小明的一天安排得比较合理吗?(较为合理,有学习有休息有运动)
过渡:我们要像小明一样,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学习,按时休息。合理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相信同学们也会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2.练习大约几时。(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7)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8)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86页练习十九第1、3题。(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9)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center0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多媒体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