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一)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地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认识钟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的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认识整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本节课中,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所以教学难点应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
出示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 滴答滴答不停走,
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
二、引导观察,识读钟表
1.认识钟表。(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5)
钟表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下面我们就随着懒羊羊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钟表。
这些钟表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和钟表交朋友!
2.感受钟面结构。
拿出自己的钟表学具,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
汇报:(1)12个数字宝宝按1~12的顺序手拉手围成一个圈。
(2)有两根针,一根是长长的、瘦瘦的,一根是短短的、胖胖的。
总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啊,这两根针也是有名字的,像这根长长的、瘦瘦的针,它叫分针;而这根短短的、胖胖的针,就叫时针。(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
3.整时的认识。(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7)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生:这是早上7点,这个孩子准备起床。
师:你是怎么知道现在是早上7点呢?
生:从墙上的挂钟看到的。
生:还有从床旁边的柜子上的电子表也可以知道。
师:我们先来看看墙上的钟表。这个时候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了哪些数字宝宝呢?
生: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
师:你真是个爱观察的好孩子。
4.写整时。(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8)
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在数学王国里面,我们就说现在是7时。而这边的“7时”和数字“70”意思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时间的时”,后者是“七十”,大家可千万别把时间的“名字”写错了!要不然钟表会很伤心的!
还可以用电子表的形式来记录7时。
5.总结方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9)
出示三个钟面,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观察钟面,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练习
1.我说你拨。(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0)
2.同桌之间互相练习拨钟。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1)
时间像小马车,嗒嗒嗒向前走,不回头,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五、作业设计
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2)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52578064135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去操作、去观察、去表达、去思考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这里牵涉到了课堂时间与众多知识点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一直很纠结:感觉讲少了,怕学生不懂;讲多了,学生没有充裕的思维时间。如何才能在规定的课堂内把相应的细节有效地插入到相应的环节中,使得学生对于相应环节的接收程度提升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时时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