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漏》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漏》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7 19: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
《漏》
【简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
3.写: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边书空,边给每个生字口头扩词)。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感受有趣。认识生字,学写汉字。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声字、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2.默读课文,借助课后提示了解故事的开头、发展、结尾、经过,感受故事的奇处环生,说说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最有意思。3.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奇妙和趣味。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开头、发展、结尾、经过,感受故事的奇处环生。
教学难点
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奇妙和趣味。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从“民间故事”这个话题导入新课《漏》,读题质疑。
新授
探究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明确要求,自由读文。2.认读生词,交流疑问。3.默读课文,说说故事大意。探究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2.出示课后的图文提示,读懂信息,划分层次。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探究三:认识生字,学写汉字。1.
田字格出示要学写的13个生字,自己想办法记一记。2.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3.书写指导,交流评价。
练习
1.
生字复现小游戏“驴吃草”。2.再读课文,继续了解课文内容。
小结
回顾学习内容,提炼学习方法。
作业
1.基础作业:完成本课的生字抄写。2.拓展作业:词语积累。
【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
3.写: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边书空,边给每个生字口头扩词)。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感受有趣。认识生字,学写汉字。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声字、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开头、发展、结尾、经过,感受故事的奇处环生,说说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最有意思。
3.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奇妙和趣味。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开头、发展、结尾、经过,感受故事的奇处环生。
【教学难点】
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奇妙和趣味。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
2.在故事的海洋里,有一类故事叫作“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很早以前的人们编出来的,大多以口头形式传播,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比如说《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的故事》、《白蛇传》等。有的民间故事以连环漫画方式出现,非常有趣。
出示课题:《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漏》也是一个民间故事。
3.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为什么课文用“漏”做题目?
(2)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
学生都喜欢读故事,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发现故事的特点,比如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人物很可爱,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唤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二、新授
探究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要求,自由读文。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圈出不理解的地方,想一想“漏”是指什么?
2.认读生词,交流疑问。
(1)课件出示会认词(带注音)
婆婆
喂养
脊背
胖驴


莫非
厉害
抱住

骨头架
粘胶
旋风
顺势一纵
偏偏
虎狼
(2)指名较好的学生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3)开火车读。注意脊背的脊、顺势一纵的纵、粘胶,这些字词的正确朗读。
(4)提问:“漏”是指什么?指名回答。
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可以和大家交流。
3.默读课文,说说故事大意。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学生默读思考。
(2)交流。
一天晚上,一只老虎和一个贼在
的时候,听到
,吓得
。被雨一淋,老虎和贼清醒了,还
,在
,又以为
,老虎和贼吓得
。天亮了,屋顶

设计意图:
课文篇幅长,所以读课文尽量安排自由读、默读等形式。在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时,呈现了一组填空,为学生说清楚故事内容提供学习支架。
探究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依次呈现学生说的有趣情节的画面。)
读完故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有趣)
2.出示课后的图文提示,读懂信息,划分层次。
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课后第三题的图文信息给课文划分一下层次。请你自己读一读这些提示信息,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图的部分表示地点,文字部分表示发生的事情。看看这些信息对应的是哪些自然段?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老爷爷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1-9自然段。)
(2)地点:虎驮着贼,贼骑着虎。(10-11自然段。)
(3)虎蹭贼,贼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12-17自然段。)
(4)贼和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18自然段。)
(5)老爷爷老婆婆再说“漏”。(19-20自然段。)
设计意图:
《漏》是故事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前面已经学习了两种复述故事的方法,本课要学习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要达成复述目标,本节课就要开始做好铺垫,引导学生读懂示意图和文字提示,理清课文内容的顺序。
探究三:认识生字,学写汉字。
1.
田字格出示要学写的13个生字,自己想办法记一记。













2.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喂





(2)熟字比较:伴一胖
户一驴
厉一历
3.书写指导,交流评价。
(1)学生对照例字认真观察读帖,提醒注意事项。
“漏、喂、胖、驴、贼、狼、抱、粘、胶、偏
”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左窄右宽。
“莫”是上中下结构,三部分的大小差不多;“架”是上下结构的字,上下一样大。
“厉”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万”的横要稍稍出来一点。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漏、喂、贼”,同时明确书写要点,出示评价单。(结构匀称☆
书写美观☆)
书写提示:
“漏”:左窄右宽,右半部分是半包围结构,上面的尸字头不要写成户字头。
“喂”:左窄右宽,右边的长横压住横中线,竖提压住竖中线,竖提的左侧没有一撇。
“贼”:左窄右宽,右边是个“戎”字,不是“戒”字。
(3)学生练写,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第二学段的孩子要初步具有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在此环节安排学生合作识字、自己读帖,都是基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做考虑。
三、练习
1.生字复现小游戏“驴吃草”。(正确念出生字,并组词。)
2.再读课文,继续了解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生动有趣的识字游戏能够调节学生一节课下来的紧张情绪,也能够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对识字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
4、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8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还借助课后的图文提示,了解了老虎和贼偷驴不成的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完成本课的生字抄写。
2.拓展作业:词语积累。
(1)ABB的词
黑乎乎
毛乎乎
(2)ABAC的词
又冷又饿
又湿又滑
设计意图: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作业的设计均考虑到这一点,同时分层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不同水平的学生群体。
【板书设计】
27

1-9自然段
18自然段
10-11自然段
12-17自然段
19-20自然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