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七课时《4的乘法口诀》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七课时《4的乘法口诀》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6 22:1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七课时《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理解乘法口诀来源的基础上,自编4的乘法口诀。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应用4的乘法口诀过程中,熟练掌握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手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自编4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3、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编排的,与2、3、5的乘法口诀编排相同,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编排乘法口诀的初步经验,也就是说有一定的独立编出口诀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编出其余各句口诀,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口诀,将有效地突破4的乘法口诀这个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
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乘法算式。
一三( ) 二( )得六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情境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3、5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有哪些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跟老师一起学习4的乘法口诀吧。(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师:同学们喜欢吃汤圆吗?老师这里有一盒豆沙汤圆,不知道有多少个,你们能帮助老师计算一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师:这盒汤圆一共有几排?每排有多少个?一共有多少个豆沙汤圆?(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
生:一共有4排,每排有4个。
师:数一数豆沙汤圆的个数。
生:每行有( 4 )个汤圆;2行共有( 8 )个汤圆;3行共有( 12 )个汤圆;4行共有( 16 )个汤圆。
师:你能用加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个豆沙汤圆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能根据计算结果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完成加法和乘法算式。
师:根据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增加1行汤圆,就会增加4个汤圆。
师:你能写出4的乘法口诀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
学生尝试写出4的乘法口诀,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完成4的乘法口诀,强调:4的乘法口诀由4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4。除四四十六这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外,其他的口诀每句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7)
师:老师想计算这几道算式,需要用到哪些口诀,如何计算呢?
指名学生回答。(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8)
2.教学1的乘法口诀。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9)
师:想一想:1×1=?乘法口诀呢?
学生交流思考,教师巡视引导。
学生汇报,推出1×1=1,口诀是一一得一。
2.易错举例
课件出示易错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0)
3×(9)=12
让学生找出计算的错误,并总结错误的原因。
三、巩固拓展
1.看图列式计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1)
(1)想一想:怎么解答?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算一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2)
1×4= 1×1=
2×3= 3×1=
3×4= 2×1=
4×4= 3×3=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核对结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3)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4。
五、作业设计
完成主题课堂作业对应内容。(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4)
【板书设计】
4的乘法口诀
1×4=4 一四得四 4×1=4
2×4=8 二四得八 4×2=8
3×4=12 三四十二 4×3=12
4×4=16 四四十六 每相邻两句乘法口诀间相差4。
1×1=1 一一得一
【教学反思】
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于编写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知道了编写口诀时一般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得数不满10时加“得”字;口诀一般是四到五个字。
???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根据情境图,叙述一道完整的应用题上。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在列式时,提问算式中每个算式的意义,这样让学生更加明确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列出算式之后,编写乘法口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这一环节的设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高,大部分掌握了4的乘法口诀并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在记忆4的乘法口诀时,我采用集体读、小组读、同桌读、对口令等不同的形式,避免了记口诀的单一和枯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让学生根据图意说应用题的过程中,参与的同学明显不多。这可能与小学生年龄小有关,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也与我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积极调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有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在课堂中课后及时评价,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