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
⑧ 人 之 初
zhī chū
zhī
总之
之间
之中
之上
之前
初
人
之
初:开始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
chū
初
初始
初夏
初春
读一读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初 性 善 习
初
善
习
初春
初阳
善良善心
习字
学习
xiānɡ
笔顺:
相见
相同
相会
相对
相关
jìn
近来
近日
相近
近身
xí
自习
习气
习字
见习
讲习
yuǎn
笔顺:
长远
远近
远方
远行
远见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教:甲骨文字形,像一个老师拿着教鞭督促孩子学习。
学弈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
三心二意
说一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第二课时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读一读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zhī chū xìnɡ shàn
zhuān
qiān
xí
jiào
yòu
yù
qì
yì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yòu
qì
不
不
bú
bù
yù
玉米
玉石
白玉
玉色
玉音
yì
正义
情义
义气
本义
字义
“不”的变调:
1、在第四声前的时候,“不”读二声:
不要,不去,不对,不怕
2、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轻读:
说不说、买不买、去不去、会不会、
3、其他时候读原调四声:
不好、不行、
玉石
玉白菜
玉不琢,不成器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能够了解常识、传统国学、历史故事,还能够懂得故事内涵中做人做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