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第九课时《9的乘法口诀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地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能正确地运用9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9的乘法口诀的运用,进一步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运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思考的习惯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9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后,及时地巩固练习,加深对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听算。
2.口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
5×9= 6×9= 4×9=
3×9= 2×9= 1×9=
9×9= 7×9= 8×9=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你会根据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做练习吧。
三、指导练习
1.对号停车。(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
师:你能明白题目中所表示的含义吗?
指名学生回答题意,独立完成练习。
2.你发现了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
指名学生回答这道题的题意。
师:如何计算这样的问题?
生:每列三道算式为一组,第一排的三道算式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计算。以5×9+9为例,可以看作是5个9相加的和,再加1个9就是6个9相加,口算得出答案。
开火车口算。
3.看图列式计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的题意?
第二个问题可以列两个算式,分别是什么?
4.填一填。(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
师:图中有10棵树,排一行,每2棵相邻的树相距5米,求从第一棵树到第10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反馈。
生:10棵树排一行,共有9个间隔,每2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也就是每个间隔长5米,求10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就是求9个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教师表扬。
5.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7)
( )×4<29 45>5×( ) 7×( )<50
( )×8<55 40>( )×9 6×( )<55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强调:填上答案后,要计算一遍,看是否符合题意。
6.易错举例。
把9+9+9+7改写成下面的算式对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8)
9×3+7 9×4-2 7×4+6
学生同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反馈。
师:第一道算式9×3表示3个9相加,再加上7,与9+9+9+7相符;另外9+9+9+7后面的7可以看作是1个9,一共是4个9,列乘法算式是9×4,实际后面的数字是7,这样就多算了2,所以减2,第二道算式正确;最后一道算式,我们可以把每个9看作7,这样就少算了3个2,也就是6,所以,先算4个7再加上6,所以第三道算式正确。
四、巩固拓展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9)
10 19 28 ( )( )( ) ( )( )( )
学生小组讨论,理解题意,联系9的乘法口诀发现规律。
学生反馈。
生1:第一个数可以看作是9×1+1,第二个数可以看作是9×2+1,第三个数可以看作是9×3+1……依次类推这样的形式求积。
生2:从第二个数开始,十位数字是1,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是10,以此类推。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棒,发现了桂林,就可以快速算出答案了。
2.在圆圈里填上运算符号,在方框里填上数。(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0)
9×8=□ 9×4=9×3+□
9×7=9×3○9×4 5×9-□=9 4
□×9○9=9×7 □×9○9=9×7
师:你能理解题意吗?
生: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
教师强调,解答完毕记得检验。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1)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八,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六、作业设计
完成主题课堂作业对应内容。(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2)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2)
6×9=5×9+9=7×9-9
9×4+9×3+9=9×5-9
8×9=9×9-9=7×9+9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多样练习的设计。在巩固练习中,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有坡度,使9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本节课主要在基础性练习中设计了计算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体验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同时培养与提高了学生计算口算以及应用乘法口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