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规范训练(湖南专用):专题一 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打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规范训练(湖南专用):专题一 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25 14:49:44

文档简介

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三)
(推荐时间:4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韩联社报道,济州海洋警察厅19日拘捕了一艘在韩国专属经济海域进行非法捕捞活动的中国籍拖捞船辽章渔25068号。
B.9月23日,福布斯公布今年的全美富豪榜。比尔·盖茨以540亿美元身价蝉联榜首,巴菲特及甲骨文总裁埃利森位列二、三。
C.“壹基金计划”幕集的善款均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接受,并开具捐赠收据,按捐赠资金的有关制度和规范进行专账管理。
D.华为管理层透露,华为将史无前例地向客户开放计算机源代码,并在进行合同竞争时允许外部公司检查其网络设备产品。
2(2011·北京)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3.(2011·湖北)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
B.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C.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二、古诗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____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既见复关,载笑载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芋老人传
周 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帏。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注]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 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此指偶然相会。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就:参加
B.谓老人与相国有旧      旧:老交情
C.厚资而遣之         资:赏赐
D.相国遽惊谢曰        谢:道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B.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C.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D.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9.篇末“赞曰”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A 3.C 4.B 
5.(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 (3)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6.D 7.C 8.B 
9.篇末“赞曰”,这是用史家笔法,由作者直接评论芋老人其人其事,在写法上,表明了传记体的格式,从意义上说,深化题旨。
10.(1)还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之所以那么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么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
(2)这么说来,那么世人由于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过去,哪里单单只是一双筷子之间而已呢!
(3)天下道理,有些是达官贵人与读书人说不出来的,然而乡下老人粗鄙百姓却能够说得出来,往往就是这个样子。
参考译文
芋老人,是慈水县祝家渡人。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边。有一天,有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非常瘦弱憔悴。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闲聊中)知道对方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回来。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了很久,就叫老妻煮芋头拿来请书生吃。书生吃光了满满的一碗,老人再为他盛了一碗。书生吃得肚子饱饱的,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芋头的恩情啊!”雨停后,书生就告别离开。
十多年后,书生因为科举考试名列前茅,当了宰相。偶尔一次,他吩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而感叹说:“为什么从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头是那么香,那么甜呢!”于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载他们来。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来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
到京城后,宰相慰劳他们说:“我一直忘不了老人家您以前请的那顿芋头,今天还想再麻烦您妻子为我煮一次芋头呢。”不久,芋老妻煮好芋头端给宰相吃,宰相吃了吃,也放下手中的筷子说:“为什么从前吃的芋头就那么香,那么甜呢?”芋老人走上前说:“还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之所以那么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么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从前,相公您从郡城出来,走了几十里路,又被雨淋得湿透了,(又饿又冷,)吃东西是不会挑剔的。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在朝廷上分得皇帝赏赐的膳食,大摆酒席,列鼎而食,哪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我还是很高兴相国您只在食芋一事上忘记旧情。我的年纪老了,听到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我村子南边有对贫苦的夫妻,妻子每天织布纺纱,取水舂米,勤苦地帮助丈夫读书,丈夫幸运地考中科举,得到功名,于是宠爱其他的姬妾,抛弃家里的妻子,以致妻子忧伤过度,郁郁而终。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妻子看成像芋头一样啊!城东边有甲、乙两名同学,共用一方砚台、一盏灯火,住的地方只有一扇窗户、一张床铺,连早晨起来穿的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后来乙先考中及第,进入官场当了官,听说甲落魄潦倒,还讥笑他,不管他,两人的交情因此断绝了。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朋友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更听说过某某谁家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立志说未来自己如果得志显达的话,就要廉洁干练如某某古人,就要忠孝如某某古人。可是真的做了官后,却因为贪污不检点、操守不佳而被罢官。这种情形,就是把他所学的道理看成像芋头一样了。这还可以原谅。我老人家邻居有家私塾,听里头的老师向学生讲述前代(明朝末年)的事情,有将、相、卿相、卿尹、刺史、太守、县令,他们有人腰佩紫绶金印,有人上下轿有仆从折帘撩幔。然而一旦国内发生事变,灾难和坏事自外入侵,他们往往就下跪叩头,争先恐后地投降了,竟然把宗庙、社稷(整个国家)、自己的名誉、君王的荣宠,统统等同于芋头了。这么说来,那么世人由于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过去,哪里单单只是一双筷子之间而已呢!”
老人话没说完,宰相赶紧向他谢罪说:“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宰相就优厚地赏赐芋老人,派人护送他回去。于是芋老人的名声大为显扬。
我赞许说:芋老人能够在无意中遇到宰相,一见如故,进而和他结缘,真是奇特的事情哪!不知道宰相像哪一种人,能否不愧对老人家的话呢?不过,从他能够不忘怀那顿芋头看来,应该是好过那些连老人都把他们看成像芋头一样的人吧!只是奇怪芋老人虽然读过些书,又怎么擅长说话到这样的地步,难道他真是明白道理的人吗?或许传闻夸大了事实吧?唉!天下道理,有些是达官贵人与读书人说不出来的,然而乡下老人粗鄙百姓却能够说得出来,往往就是这个样子。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二)
(推荐时间:4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婀娜(nuó)         发酵(xiào)
任弼时(rèn) 赧然一笑(nǎn)
B.啮噬(niè) 闷罐车(mèn)
冼星海(xiǎn) 流水淙淙(cónɡ)
C.扒手(pá) 一撮毛(cuō)
解晓东(xiè) 蒙头转向(ménɡ)
D.譬方(bǐ) 打折扣(zhé)
单田芳(shàn) 含辛茹苦(r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代步伐快速迈进,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一体化浪潮来得迅猛,中国也难独善其身。
B.本届亚运会上,大学城体育场馆片区云集了大大小小21个可以进行世界级比赛的竞赛场馆,其中新建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以其独特的外观面目一新。
C.近日记者了解到,一汽奔腾B70、B50的车主投诉集中爆发,刹车失灵、变速箱乱挡、打不着火、空调异响等故障不一而足,车主提供的出险经历更是触目惊心。
D.“海归”人才优势明显,他们就业其实很有市场,只是部分人好大喜功的求职方式堵住了自己的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房地产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台,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议。房价是继续上涨,还是逐渐回归理性?绝大多数网友表示对此不抱希望。
B.经过神探深入调查和缜密推理,终于将谜案破解,并在华莱士和帕里佐的婚礼上,怒指新郎官就是真正的杀人凶手。
C.有关部门再次强调,一定要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D.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我们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破解经济增长受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难题。
4.晚唐诗人郑谷,因“尝赋鹧鸪,警绝”(《唐才子传》)被誉为“郑鹧鸪”。下面是他的《鹧鸪》诗句,被打乱了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暖戏烟芜锦翼齐 ②苦竹丛深日向西 ③品流应得近山鸡 ④相呼相应湘江阔 
⑤佳人才唱翠眉低 ⑥雨昏青草湖边过 ⑦花落黄陵庙里啼 ⑧游子乍闻征袖湿
A.①②⑥③⑧⑦④⑤      B.①③⑥⑦⑧⑤④②
C.②③④①⑥⑦⑧⑤ D.⑥⑦③⑤①④⑧②
二、古诗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
(2)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李陵答苏武书(节选)①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②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③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注】 ①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出使匈奴,遭扣留;后李陵率兵击匈奴,惨败而降。单于命李陵劝苏武归降匈奴,遭拒。昭帝始元六年,汉朝与匈奴归好,苏武回到汉廷,就写信给李陵,劝他返回汉室,此文传为李陵的回信。②刀笔之吏:主办文案的官吏。③胤:读音yìn,后代。苏武在匈奴时娶了一个匈奴的妇女,生了一个儿子叫通国。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裹万里之粮         裹:携带
B.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 策:率领
C.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乘:带着
D.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谢:谢罪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A.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B.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C.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D.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9.书信中真实地记录了李陵被俘之前惨烈异常的战斗过程,但被俘一事只用了“故陵不免耳”短短五个字。结合前两段文字,说说这五个字中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D 4.B 
5.(1)野哭千家闻战伐 人事音书漫寂寥 (2)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6.D 7.D 8.A
9.因寡不敌众,拼血肉之躯于死战,却又天之亡我的创痛;由于叛臣告密和援军无望,最终“不免”兵败投降,被迫沦为千古罪人的悲愤。
10.(1)可是(我军)还是斩将夺旗,追逐逃亡的败兵,就像扫除尘土一样把他们消灭得无影无踪,杀了他们勇猛的主帅。
(2)何况抵挡我的是十万大军,难道是容易对付的吗?
(3)哪里料到壮志未立,可怨恨已经产生了;计划未能实现,可骨肉亲属却已被杀了。
参考译文
哎呀!子卿!人们相互了解,可贵的是彼此知心。上次信写得仓促,未能把我心中的话说尽,所以现在再简略地谈一谈。以前先帝拨给我步兵五千,出征远国,五位将军迷失了道路,我独自遭遇敌军和他们作战。我带了行军万里的军粮,率领徒步前进的军队,出征到汉朝以外的地方,进入强大的匈奴的领地。靠着五千士兵,对抗十万敌军,指挥疲乏的兵士,抵挡着刚上笼头的战骑,可还是斩将夺旗,追逐逃亡的败兵,就像扫除尘土一样把他们消灭得无影无踪,杀了他们勇猛的主帅。我们全军战士都视死如归。我李陵不才,很少担当重大的任务,以为这时自己的功劳大得不可承受。
匈奴打了败仗以后,举国动员,另外挑选精兵,强大的部队人数超过十万,单于亲自临阵督战,指挥部队包围我军。敌我双方力量已经不能相比,我们步兵和匈奴骑兵的势力又相差极大。我们疲劳的士兵再次作战,一人抵一千人,仍然是互相搀扶着受伤的战士,争先恐后地拼命战斗。战死的、受伤的积满原野,剩下的不满百人,而且都是身染疾病,连兵器都扛不动。可是我振臂一呼,受伤的、有病的都振作起来了,挥刀向敌人砍去,使匈奴骑兵奔亡逃跑;我们的士兵武器和箭都没有了,士兵手无寸铁,连头盔都掉了还奋力呼叫,争着冲到前面去。在这个时候,天地为我震怒,战士为我吞下血泪!单于认为不能俘虏我,便想收兵回去。可是贼臣却把我军的底细告诉了他,他便又来进攻,所以我不免做了俘虏。
从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士兵,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那时,汉军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可还是七天无法吃到饭,最后才幸免于难。何况抵挡我的是十万大军,难道是容易对付的吗?然而汉朝办事的人却议论纷纷,随随便便地责怪我没有死掉。我没有死,是有罪的。但子卿看我李陵,难道是一个苟且偷生的人和一个怕死鬼吗?哪有背弃君主父母、抛弃妻子儿女,却反认为这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呢?我没有死掉,是准备有所作为的。本来打算像我在上次信中说的那样,是想寻找机会,报答君主的恩德呀。我确实认为白白死掉不如建立节操,毁灭声名不如用行动报答恩德。从前范蠡没有为在会稽蒙受亡国的耻辱而死去,曹沫不因为蒙受三次打败仗的耻辱而死去,最后他们终于分别替勾践报了仇,替鲁国雪了耻。我心中深切仰慕的正是这些举动。哪里料到壮志未立,可怨恨已经产生了;计划未能实现,可骨肉亲属却已被杀了。这便是我之所以仰望苍天捶打胸膛而流血流泪的原因!
前人有这样的话:“虽然忠心不是很强烈,却把死去看得像回家一样。”我果真能安然就义,可是君主又哪能怀念我呢?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名,死了就埋葬在蛮夷之乡,谁又能弯腰叩头,回来面对着宫殿北面的门楼,让那些办理文书的官吏搬弄笔墨呢?希望你不要再盼望我回汉朝了。
哎呀!子卿!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们相距万里,人已经隔绝了,路也不通了,我活着成为另一世界的人,死了成为他方的鬼,永远和你生离死别了啊。希望你告诉我往日的朋友们,尽心侍奉圣明的君王。你的儿子很好,不要挂念!你要珍爱自己。当北风吹动时,望你再给我写信来。李陵叩头。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一)
(推荐时间:4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嬗变(shàn)  宽宥(yòu)  逡巡(qūn)  桀骜不训 (xùn)
B.颈项(jǐnɡ) 颠簸(bǒ) 符合(fú) 阴阳五行(xínɡ)
C.着陆(zháo) 机杼(zhù) 契机(qì) 以讹传讹(é)
D.纤巧(qiān) 劲头(jìn) 毗邻(pí) 量体裁衣(lián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备受读者敬重的史铁生于2010年12月31日逝世后,希望地坛公园塑起了史铁生的雕像,让史铁生的骨灰长眠地坛的提议声也一直不绝于耳。
B.药家鑫的行为让人惋惜,当理智不在,弹钢琴的手指也变得冰冷而缺乏人性。有才华的大学生和可怕的杀人犯之间仅仅是一念之差。
C.有网友提议:政府在加息的同时,能不能采取一些配套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加息对房奴这个广大群体的损害,尽可能地维持房奴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水平?
D.“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将节俭举办,不花国家一分钱。”清华大学近日启动百年校庆系列活动。清华大学副校长陈吉宁表示,校庆将厉行节约,所有花销均是来自校友和社会的捐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查,中午12时,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 .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二、古诗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2)独夫之心,__________。戍卒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齐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北齐书·孟业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济:成功
B.卿邀名人也 邀:邀请
C.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 拜:被任命为
D.寻迁东郡守 寻:不久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寻以病卒”的“以”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
A.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
B.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
C.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
D.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
9.从全文来看,孟业以其怎样的优良品格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B 4.D 
5.(1)有暗香盈袖 人比黄花瘦 (2)日益骄固 函谷举 楚人一炬
6.B 7.A 8.B
9.廉洁谨慎、公平正直、宽和仁惠。(或答廉洁自律、质朴仁爱、公正廉明等)
10.(1)现在我离开您到都城去,您就失去了帮助,我恐怕您在以后的时间,不能自我保全。
(2)我禀性特别愚笨直爽,只知道自我修养,没有别的长处。
(3)您判决案件很英明,可以说超过了您的身材和容貌。
参考译文
孟业,字敬业,是巨鹿郡安国县人。他的家庭本来贫寒低微,年轻时做州府官吏。他性情廉洁谨慎,和他同做官吏的几个人侵占盗窃官府的绸绢,分三十匹给他,孟业拒绝而不接受。东魏彭城王元韶被任命为定州长官,孟业被任命为典签之官。长史刘仁之对孟业说:“我处在官府的外面,您在官府的里面,我们同心协力,有希望取得成功啊!”不久刘仁之被征召入朝做中书令,临上路前向元韶陈述说:“殿下您身边可信任的人只有孟业,希望您专一任用他。其他的人不可信任。”刘仁之又与孟业告别,拉着手说:“现在我离开您到都城去,您就失去了帮助,我恐怕您在以后的时间,不能自我保全。只有坚守正直,希望您自我勉励。”孟业只有一匹马,马因瘦弱而死。元韶认为孟业家贫穷,让州府官人一同吃马肉,想要让他们多偿还钱给孟业,孟业坚决推辞不敢这样做。元韶于是戏笑着对孟业说:“您是求取声誉的人啊。”孟业回答说:“我凭低贱的身份侍奉您,既然不能做有用的事,怎么能损伤败坏清廉的风气呢!”后来齐高祖写给元韶的信上说:“典签姓孟的人极能用尽心力为官,为什么不安排他在你面前做官呢?”元韶是齐高祖的女婿。刘仁之后来治理兖州,临别时对吏部长官崔暹说:“您这个州的人,只有孟业,应该选拔推荐他,别的人不可信任。”崔暹问孟业说:“您先前在定州,有什么政绩,使刘西兖(用为官之地尊称刘仁之)如此钦敬赞叹?”孟业回答说:“我禀性特别愚笨直爽,只知道自我修养,没有别的长处。”天保初年,清河王高岳被任命为司州长官,听说孟业的名声品行,又征召他做法曹之官。孟业形貌矮小,等到他谒见高岳,高岳内心看不起他矮小,只是笑着不说话。后来找到孟业判决的案件,才对孟业说:“您判决案件很英明,可以说超过了您的身材和容貌。”孟业不久被提升为东郡太守,因政治宽和仁惠著称。那一年,麦子一根茎长五个穗,其余的也是三四个穗长在一根茎上,整个州郡的人认为这是孟业的政治教化感动上天的结果。不久他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