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初步体会文言文朗读中的技巧。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3.能认31个字,能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32个字,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4.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能广泛开展阅读。明白故事中告诉的道理,并能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等实际结合,并能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明白故事中告诉的道理,并能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等实际结合,并能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
明白故事中告诉的道理,并能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等实际结合,并能加以运用。
教法与 学 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及手段
PPT
教 学 过 程
个人加减
一、回顾本单元课文
1.同学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寓言)
2.围绕这个专题安排了哪些课文?师: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寓言故事,三篇精读,一篇略读。《守株待兔》《陶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则寓言。
二、复习生字词。
1.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163页,同桌互相考生字。要求不会读的生字做出记
号,课后补缺。
2.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读,强调易错的读音和生字。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让学生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记忆。
5. 复习本单元的形近字、近反义词、四字词等。
三、复习课文内容
(一)《守株待兔》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理清寓言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陶罐和铁罐》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
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
和短处,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长处而看不起别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三)《鹿角和鹿腿》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
引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事物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一味欣赏
长处而看不见短处,是不对的;因为它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我们要
做到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四)《池子和河流》
1.了解体裁:寓言诗。
2.再读课文,说一说池子和河流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生活状态结局池子河流
3.小组交流、汇报,小结。
池子:安逸、清闲、平静 河流:奔流、负重前行
四、复习语文园地二
1.交流平台
2.复习AABC、ABAC式词语,同桌相互提问。
3.应用文复习--怎样写通知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①标题:写“通知”二字在第一行正中。
②称呼:在第二行顶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通知要写清时间、地点、参加的对象以
及内容,还要写清要求。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写通知一般采用
条款式行文,可以简明扼要,便于遵照执行。?
日积月累成语在语境中的运用。
作业设计
1.说说下列文章的体裁。
《守株待兔》是( ),《陶罐与铁罐》是( ),《池子与河流》是( )。
2.说说下列事物的特点。
陶罐的性格是 ,铁罐的性格是 。
池子的特点是 ,河流的特点是 。
板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守株待兔》 不要妄想不劳而获
《陶罐与铁罐》 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鹿角与鹿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池子与河流》 正确认识人生,积极进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