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4世纪
15世纪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文艺复兴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宗教改革、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
中叶
国际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
亚非拉
民族独立运动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你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吗?它对当时工人运动
起了什么作用呢?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程标准】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原理及时代意义。
思考:阅读课本第一子目,说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背景
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①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②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③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思考:阅读课本第一子目,说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背景
经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贫富分化严重
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政治: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向往理想社会的社会主义学说。空想社会主义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现代汉语词典》)
德国古典哲学(教材P67学习拓展)
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指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英国资产阶级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配第、洛克、休谟、亚当·斯密(《国富论》)、李斯图等。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彻底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实质,指出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从而,真正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思考:阅读课本第一子目,说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背景
经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贫富分化严重
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政治: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主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练习册P48
二、马克思主义
诞生标志
创始人
马克思、恩格斯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时间:
内容:
意义: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肯定了......作用,揭示了......社会现实,论证了......客观规律。肯定......作用,宣告了......使命,阐明了......。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者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第一次......阐明了......标志着.......
二、马克思主义
诞生标志
创始人
马克思、恩格斯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
三部分:
两理论:
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本书:
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③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教材P67问题探究: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答:主要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理解: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包括法律、艺术以至宗教观念)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
诞生标志
创始人
马克思、恩格斯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
三部分:
两理论:
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本书:
《资本论》
评价
P65第三段(是什么+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和发展;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
你能说说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吗?
延伸思考:
答: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
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
建立国际工人联合组织
1864-1876,伦敦
——影响
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P101
思考:你能说说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协会的内在联系吗?
答:①早期工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③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或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共产党宣言》
1871.3.18-5.28,伦敦
巴黎公社(1870)
背景
措施: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P66①②③④⑤
思考P66学思之窗(结合材料):
答: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它给资本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全新的时期。(为什么?)它的实践活动和所采取的革命措施,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留下了重要启示。(怎么评价?)
巴黎公社社员墙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巴黎公社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宁死不降,遭到了政府军队血腥地屠杀,三万多名公社战士牺牲。史称“五月流血周”。
纪念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
巴黎公社(1870)
背景
措施: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P66第一段①②③④⑤
结果:
失败。
失败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巴黎公社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评价:
P66最后一段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是,巴黎公社.......经验和教训。
词作者:欧仁·鲍狄埃
曲作者:皮埃尔·狄盖特
《国际歌》
欧仁·鲍狄埃是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第一国际成员。在公社失败后的悲痛日子里,他写下了诗篇《国际歌》。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国际歌》谱写了曲子。
这首气壮山河的《国际歌》是一座以巴黎无产阶级鲜血谱写成的纪念碑,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国际歌》也曾鼓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很多革命者在英勇就义时唱这首歌。《国际歌》传唱至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会奏响《国际歌》。
中文翻译:萧三
1.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新文化运动时期
2.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1.巴黎公社
2.俄国十月革命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诞生背景:政治+经济+思想+个人努力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早期工人运动与
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标志+内容(三部分+两理论+一本书)+评价
促
进
理论
指导
第一国际(1864,巴黎)
巴黎公社(1870,巴黎)——性质/地位
成员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