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三轮冲刺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卷(一)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粘贴好条形码。
2.答题要求: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射礼”起源于“借用狩猎来进行的军事训练”。商周时代,射礼发展成为一套选拔制度,“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周礼提倡以射观德、以射育人,“射礼”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审美的礼仪文化。这一演变反映出
A.传统礼乐文化瓦解 B.祭祀礼仪走向制度化
C.宗法等级教育强化 D.传统教育思想的产生
2.下表是有关商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叙述中,可以看出
西汉司马迁
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改革开放前某学者
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报复。
近年来的最新研究
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与当时君主秦惠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
A.历史叙述无法反映历史的真实
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失实
C.时代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历史研究要辨别史料的真伪
3.下表是中国古代医学名著中有关“茶"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作者或朝代
篇名
内容
汉代
《神农本草经》
茶之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茶治便脓血甚效。
华佗
《食论》
苦茶久食,益意思。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茶苦而寒,最能降火。解酒食之毒。利小便,去疾热,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悦志,清头目。
A.《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最早记述茶的书籍
B.茶叶具有药用保健功能和饮料功能
C.汉末社会动荡促成对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
D.茶叶对我国古代医学产生重大影响
4.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做法
B.打破地理界限加强中央集权
C.保障了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
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5.有学者指出:传统上被定位为负面性存在的“人欲”、“私"在坐标轴上出现了由负到正的180度的“坐标转位”,转而成了正面的被肯定的存在。明清时期出现的这种变化,着实令人吃惊,故而称之为“剧变”。
作者
相关表述
李贽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黄宗羲
有生之初,入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王夫之
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人欲战胜天理并且取得主导位置
B.中国开始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
C.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了精神的动力
D.人欲在天理范畴内获得一定认同
6.从《南京条约》开始,西方列强“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查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材料反映了
A.中国主动接受近代外交条约体制
B.中西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关系
C.封建社会传统朝贡体系瓦解崩溃
D.列强以条约的形式确立殖民秩序
7.下表为《1913-1948年中国产业资本属性结构状况表(部分)》(单位:万元),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1911/1914
1920
增长%
1936
增长%
1947/1948
增长%
外国资本
102125
133000
4.50
571758
9.54
73414
—16.35
国家资本
47807
66952
3.81
222454
7.79
420079
6.72
私人资本
28741
57977
10.54
204844
8.21
161499
—2.05
合计
178673
257929
5.16
999056
8.83
654992
—3.61
A.产业资本持续增加利于工业化
B.国家统一推动了国家资本发展
C.政治环境影响资本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变迁影响资本结构
8.下图文材料记载的事实反映出长征途中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剑阁县晋安镇城墙上刻下“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如图为复原文字),直接宣示党的政治纲领。另有遵义的群众描述说:“红军一到,满街热闹,墙上鲜红,好似过年。”长征沿途群众还自发编歌谣道:“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
川贵地区民族多且军情复杂
B.红军的宣传播撒了革命火种
C.红军努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D.沿途群众积极参军补充了兵源
9.下图是我国1953年的宣传画,下面标语是“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作用。”这反映了我国
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B.全行业推进合作化运动
C.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D.开始探索生产关系变革
10.下图为公元前5至前4世纪雅典公民大会的演说及表决程序。由此可见当时
A.主席团是城邦的最高权为机构
B.演说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C.演说必须维护城邦整体利益
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运作
11.伏尔泰的《牛顿哲学原理》一书以故事的形式阐发牛顿的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和原则。他声称该书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荣幸属于的那个无知平民阶层设计的。此举主要意在
A.鼓励法国民众投身自然科学研究
B.推动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C.阐述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以自然科学抨击宗教神学
12.据研究,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联社会具有“战时共产主义”思想的群体如表所示。促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1)相当部分的党政干部;
(2)怀有”左”倾情绪的知识分子;
(3)希望迅速发起“革命冲击”的工人;
(4)具有平均社会主义思想,指望迅速兑现革命承诺的贫苦农民。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社会矛盾
B.布尔什维克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
C.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发生根本改变
D.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13.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一时期的战场局势示意图,对图中所示战场形势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非战场上英意双方激战正酣
B.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正在进行
C.德意军队遭遇围困,北非战场出现转折
D.北非战场战事结束,英美联军直指意大利
14.阅读下表。符合表格内容的国家是
时间段
经济发展特征
备注
1946—1955
战后恢复
大多数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战前最高水平
1956—1973
高速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
1973—1990
中低速增长
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A.苏联 B.英国 C.日本 D.联邦德国
15.近代以来,某一流派绘画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他们大多数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表现方式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这一流派
A.反思理性王国弊病
B.注重肯定理想人格
C.意识形态特征突出
D.带有反传统的特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政治仪式或活动反映了时代的基本政治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政治仪式或活动各自反映出的基本政治内涵。(1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美国记者的新闻采访第三篇苏维埃社会代议制政府结构是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上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维埃,最后是中央苏维埃。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以此类推,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凡年满十六岁的,普遍有选举权,但选举权不是平等的……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在这个中世纪的世界里,突然看到了苏区的工厂,看到了机器在运转,看到了一批工人在忙碌地生产红色中国的商品和农具,确实使人感到意想不到。……南方的红军到西北时激起一阵“工业繁荣”。他们带来了许多车床、旋床、冲床、铸模等。……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就我所能看到或知道的,红军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农村妇女和姑娘,农民对红军的道德似乎都有很好的评价。我没有听到过强奸或污辱农村妇女的事件,虽然我从一些南方士兵那里了解到丢在家乡的“爱人”的事情。红军很少有人吸烟喝酒;烟酒不沾是红军“八项注意”之一,……每一个连和每一个团都有列宁室,这里是一切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室中有专为研究军事战术而设的一角,有土制模型。微型城镇、山岳、要塞、河流、湖泊和桥梁,都建在这些角落里,学员在研究一些战术问题时,玩具军队就在这些模型上来回作战。……室的另一角是用来学识字的,这里可以看到每个战士的笔记薄都挂在墙壁上指定的木钉上……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建设有哪些史料价值。(1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叶工业生产在全世界发展的上升情况(1913年=100)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
1910
1913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世界
19
26
43
60
80
100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和美德两国相比,晚清的工业化发展迟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以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1980年以后,在各主要国家中,我国工业的增长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如以1980年为100的工业指数相比较,1981年,我国为104,美国为102,日本为101,联邦德国为98,英国为96,法国为98,苏联为104,印度为109,到1986年,我国的工是增长指数己达181,美国为115,日本122,联邦德国106.6,英国110,法国(1985)为98,苏联为126,印度(1985年)为136.7。
——编自李建立《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与推进工业化的战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同国家工业生产在全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基本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层面简析晚清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与美德等国相比不同的主要原因。(9分)
19.自然界发生的瘟疫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类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经济危机也同样威胁到人类的命运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了命运攸关的关键时刻。美军却在这时暴发了流感病毒,病毒在四个月内,就完成了向全世界传播的过程。同时病毒也在不断地变异,到了盛夏,明显突变为一种新的具有毁灭性的病毒感染。病毒的伤亡数字在战争中得到了掩护,战争双方为了维护军队士气,纷纷隐瞒疾病的流行。一直到流感传播到当时处于中立地位的西班牙,甚至连当时的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也染上,才被完全揭露出来,所以称为“西班牙大流感”。
——摘编自张晓声《1918年美国流感再审视》
材料二 美国总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变化示意图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统计数据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病毒”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该病毒“向全世界传播”的原因。(7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材料二中“A”区域关税税率变化的历史事件,并以甘地为例分析该历史事件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射礼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 脱胎于田猎和军事的"射"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不断演化,到商西周时期,最终与礼相合,产生了很大的进步,构成了以提高参与者个人道德修养为终极目的的射礼。射礼形成之后,在当时成为了周天子威慑诸侯,增强凝聚力,维护中央集权,强化中央统治的手段,因此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礼乐文化的形成,A排除;B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2.【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司马迁是从个人性格和变法的特点的角度研究,改革开放前某学者是从阶级属性的角度研究,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则是从君主专制的角度研究,由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说明三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得出了三个不同的原因,即时代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叙述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历史真实,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时间久远的历史史实,可以通过不同的史料证实,而不是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失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时代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没有强调历史研究要辨别史料真伪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 使人益思”、“治便脓血"、“益意思”、“利小便”、“清头目”等信息可知,茶叶具有药用和饮料功能,B项正确;无法通过材料直接得出最早记述的结论,故A错误;C不符合史实和题意;茶确实对中国医学有影响,但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功效,故排除D。
4.【答案】B
【解析】材料“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体现的是元朝设置行省的原则是犬牙交错,这一规划人为的打破地理界限,加强中央集权,B正确,A排除;CD指的是四等人制度,排除。故选B。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李贽、黄宗羲以及王夫之对于人欲的主张可知,人欲在天理的范畴内获得一定的认同,D正确;A错在“取得主导地位”,排除;B错在“开始”,排除;题干内容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排除C。
6.【答案】D
【解析】《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与西方列强“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意味着列强以条约形式确立了殖民秩序,故选D;《南京条约》是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平等条约,排除A;《南京条约》是建立在外国侵略中国的基础上,中西方并非在平等基础上建立关系,排除B;《马关条约》标志着封建社会传统朝贡体系瓦解,排除C。
7.【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11年到1920年、1920-1936年,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48时,民族资本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官僚资本的膨胀、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战争的破坏等;故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C项正确;1947年至1948年时,资本呈现下降趋势,而非持续增加,排除A;1948年时国家资本急剧增加,主要和官僚资本膨胀、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有关,最终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从1911年到1948年,无论何种资本发展,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D。
8.【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红军长征过程中,受到民众的拥戴,鼓舞了民众的革命斗争精神,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民族多且军情复杂的表述,故A错误;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目的是鼓励民众革命精神而不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故C错误;题意未体现沿途群众积极参军的情况,故D错误。
9.【答案】D
【解析】根据“1953年”“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探索生产关系变革,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全行业推进合作化运动,排除AB;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属于“左”倾错误,排除C。
10.【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雅典公民直接参与公民大会,并投票表决城邦的事务,说明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运作,这是直接民主的体现,D项正确;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排除A;B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C项太绝对,排除C。
11.【答案】B
【解析】伏尔泰以故事形式面向平民阶层宣传牛顿的思想、科学方法和原则,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B项正确;伏尔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科学成果和科学方法的主要目的不是鼓励法国“民众投身自然科学研究”,A项错误;材料中伏尔泰并未阐述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伏尔泰介绍自然科学的目的是为了抨击宗教神学,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有一些群众仍然坚持“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思想,这主要是由于布尔什维克传统的思想意识的影响,也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思想的影响; 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激化,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当时还没有形成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排除C;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候,已经取得了反对外国干涉的胜利,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排除D。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进攻方向及关键信息“突尼斯”、“西西里岛”和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在突尼斯邦角半岛上的德国坦克部队,在遭到英国和法国6个师的猛烈攻击后投降,随后英美联军准备在西西里岛登陆,实现从岛上消灭轴心国的空中及海上力量,控制地中海及令意大利首相贝尼托·墨索里尼下台的目的,D正确,A排除;C是阿拉曼战役的影响,排除;B是诺曼底登陆战役,排除。故选D。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快速恢复,之后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速,在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C正确;苏联在战后经济发展缓慢,排除A;英国战后衰落,并未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排除B;联邦德国在战后发展较快,但是并未达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排除D。
1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用“荒诞”“寓意”“抽象”的表现方式,影射社会和人生,体现的是现代主义流派反传统的特征,D项正确;反思理性王国弊病的浪漫主义与材料描绘的艺术派别不符,A项错误;注重肯定理想人格不是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B项错误;意识形态特征突出与现代主义艺术无关,C项错误。
16.【答案】图1: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由民众法庭投票产生,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但苏格拉底的最终定罪和处死,折射着雅典民主运作的粗糙、随意,带有极端民主化的倾向,说明程序正义不一定带来结果正义。(答案包含两个层面:肯定雅典政治的民主成分;指出雅典民主存在的弊端)
图2:唐玄宗封禅泰山,体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具有的“君权神授”“敬天保民”的思想。通过“封禅”既可以证明封建统治的有效性,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又可以向社会宣示皇帝推行仁政的决心和理念,起到凝聚人心、教化社会的作用,同时也有炫耀政绩,彰显君主威仪的目的。
图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影响两个角度作答)
【解析】基本政治内涵:通过观察图片1,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是由雅典民众法庭投票决定的,体现了当时雅典直接民主的运作方式,但苏格拉底的最终定罪和处死,又折射着雅典民主运作的粗糙、随意,带有极端民主化的倾向,说明程序正义不一定带来结果正义;通过观察图2即唐玄宗封禅泰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政治仪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调“君权神授”“敬天保民”的思想;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其积极的一面在于,通过“封禅”既可以证明封建统治的有效性,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又可以向社会宣示皇帝推行仁政的决心和理念,起到凝聚人心、教化社会的作用,同时也有炫耀政绩,彰显君主威仪的目的阶级和时代特点;通过观察图3即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政治活动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其作用在于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7.【答案】(1)材料来源:信息提取:材料选自一个外国记者的陕甘宁边区的纪实采访。
史料价值:该记者是对边区军民采访的一线纪实,史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建设情况的第一手史料。
(2)材料内容:信息提取:①各级苏维埃代议制政府代表选举;②苏区工厂机器运转,工人在忙碌地生产,“工业繁荣”;③红军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农村妇女和姑娘,红军很少有人吸烟喝酒,烟酒不沾是红军“八项注意”之一。列宁室有专为研究军事战术而设的一角,另一角是用来学识字的。
史料价值:①可用于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情况;②可用于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情况;③可用于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军队纪律、文化、战术建设情况;④纪实采访从陕甘宁边区政权、经济、军事建设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建设情况,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根据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解析】根据“一位美国记者的新闻采访”可知材料选自一个外国记者的陕甘宁边区的纪实采访。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是该记者是对边区军民采访的一线纪实,是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建设情况的第一手史料。
根据“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以此类推,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可知各级苏维埃代议制政府代表选举;可用于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情况;根据“看到了苏区的工厂,看到了机器在运转,看到了一批工人在忙碌地生产红色中国的商品和农具,确实使人感到意想不到。……南方的红军到西北时激起一阵‘工业繁荣’”可知苏区工厂机器运转,工人在忙碌地生产,“工业繁荣”;可用于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情况;根据“红军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农村妇女和姑娘”、“红军很少有人吸烟喝酒;烟酒不沾是红军‘八项注意’之一”、“每一个连和每一个团都有列宁室,这里是一切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室的另一角是用来学识字的”可知红军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农村妇女和姑娘,红军很少有人吸烟喝酒,烟酒不沾是红军“八项注意”之一。列宁室有专为研究军事战术而设的一角,另一角是用来学识字的。可用于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军队纪律、文化、战术建设情况;综上所述可知纪实采访从陕甘宁边区政权、经济、军事建设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建设情况,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根据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18.【答案】(1)总趋势:19世纪后半叶,工业生产在欧洲和全世界快速发展;基本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国际社会的相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发展。
(2)晚清时期:晚清的腐败与落后;政府对列强经济侵略的无奈与放任。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所有制改革;渐进地转向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解析】(1)总趋势:依据材料一中“19世纪后半叶工业生产在全世界发展的上升情况”数据信息可知,19世纪后半叶,工业生产在欧洲和全世界快速发展。
基本原因:依据19世纪后半叶的时代背景和相关所学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国际社会的相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发展等方面说明出现这一趋势的基本原因。
(2)晚期时期:结合所学从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面对列强侵略的无奈和放任等方面分析说明晚清时期我国工业发展与美德等国相比不同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结合所学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所有制改革、转向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分析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与美德等国相比不同的主要原因。
19.【答案】(1)特点:速度快、范围广、存在变异。
原因:20世纪的世界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加强;美国参战,战争规模扩大;交战双方隐瞒疾病的流行。
(2)事件: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影响: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向其殖民地倾销商品、增加捐税,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的矛盾;在此背景下,1929年印度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1930年甘地领导“食盐进军”,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向高潮。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病毒在四个月内,就完成了向全世界传播的过程”可归纳出速度快、范围广;根据材料“同时病毒也在不断地变异”可归纳出存在变异。原因:根据材料“战争双方为了维护军队士气,纷纷隐瞒疾病的流行”可归纳出交战双方隐瞒疾病的流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美国参战导致战争规模扩大也是重要因素。
(2)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贸易壁垒。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向其殖民地倾销商品、增加捐税,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的矛盾;在此背景下,1929年印度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1930年甘地领导“食盐进军”,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