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的世界 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声的世界 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18 07: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声的世界 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6分)
1.花样游泳表演时,场馆内音响发出的音乐声能被水中的运动员听到。这说明除了气体,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________(填“不变”“变慢”或“变快”)。
2.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高。
3.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
4.小王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在相距几百米的铁轨另一端,小李用小铁锤用力敲一下铁轨,则小王可以听到2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
5.【新题】春天,折下嫩绿的柳枝,抽出其中的白杆儿,用圆圆的皮儿可做出一支支柳笛,如图所示,粗笛声音浑厚像牛吼,细笛声音尖厉似鸡鸣,这是因为二者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柳笛的音调发生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如图所示的是两个不同柳笛A和B在相同时间内振动发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波形的音调低。
 
6.声呐可用于测绘海底形状,是利用了________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这种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也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
8.“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__________,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抖音”,人耳听到的声音相比正常播放时要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人的声音频率范围为60~2 500 Hz)
9.为减少广场舞扰民的情况,某地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____________产生的,经__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关掉音箱是在____________处控制噪声。
10.【新题】每年冬季来临之际,大批鸿雁飞抵江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觅食越冬,如图所示。鸿雁妈妈大声呼叫小鸿雁,说明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大,小鸿雁根据妈妈发出声音的________找到自己的妈妈。(均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第10题) (第11题)
11.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D.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虽已经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D.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14.关于正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传播速度不变 B.音调不变 C.音色不变 D.响度不变
15.如图所示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乙图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丙图说明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D.丁图说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
16.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需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1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
B.大象利用超声波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
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吉他的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产生不一样的响度
D.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
18.2020年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的节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表演者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
19.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如图所示的为某品牌超声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浸没在水中,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B.超声传播不需要介质
C.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
D.超声能用来清洗眼镜说明超声能传递能量
21.对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声波吹灭蜡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乙图:小兔子根据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
C.丙图:禁止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D.丁图:发生台风海啸时常伴有超声波
三、实验探究题(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12分,共18分)
22.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声音产生原因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作为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作为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
(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现象可以推出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23.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用实验进行探究。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_____点。
四、计算题(第24小题7分,第25小题9分,共16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4.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在金属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金属管长1 020 m,两次声音相隔2.5 s。已知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求该金属中的声速。
25.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崖440 m处鸣笛,经过2.5 s后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的传声速度为340 m/s,求: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汽车的行驶速度。
答案
一、1.液体;变快 2.音调 3.能量;响度
4.铁轨;空气 点拨:把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在铁轨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轨,声音分别在铁轨、空气中传播,则能听到2次声音,因为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所以第一次声音是从铁轨传来的,第二次是从空气中传来的。
5.音调;B 点拨:粗笛内,空气柱质量大、体积大,不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小,音调低沉;细笛内,空气柱质量小、体积小,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大,音调高亢。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A振动的次数多,B振动的次数少,则A比B振动得快,A的音调高,B的音调低。
6.超声波;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产生;传播 
8.高;不变;部分声音频率变高,超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9.振动;空气;声源 10.响度;音色 11.音调;响度
二、12.B
13.D 点拨: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敲击大钟后,大钟振动发出声音,但敲击停止后,大钟的振动却没有停止,因此会“余音未止”。由此判断选项A、B、C不正确,只有D正确。
14.D 15.B 16.C 17.D 
18.D 19.A 20.D 21.C
三、22.(1)减小 (2)增大 (3)小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①
23.(1)①长度 ②a;b 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A;B 
四、24.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空气===3 s,
由题意知:t空气-t金属=2.5 s,声音在该金属中的传播时间:t金属=t空气-2.5 s=3 s-2.5 s=0.5 s,声音在该金属中的传播速度v金属===2 040 m/s。
25.解:(1)汽车运动时间与鸣笛声的传播时间:t车=t声=2.5 s,由v=得,鸣笛声传播的路程:s声=v声t声=340 m/s×2.5 s=850 m;
(2)由题意可知,s总=2×440 m=880 m,
汽车行驶的路程:s车=s总-s声=880 m-850 m=30 m;
(3)汽车的速度:v车===12 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