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古诗三首
迢
迢
牵
牛
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诗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时间:东汉末年
内容: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
意,所选诗歌均为五言诗。
特点:1.标题为诗歌的第一句;
2.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地位: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在五
言诗发展史上占关键性地位。
一、借诗句,导新课。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二、学字词,读诗文。
自由朗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sù
素
zhānɡ
章
yínɡ
盈
mò
脉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我会写】
mò
脉
mài
脉脉、含情脉脉
脉搏、山脉
多音字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二、学字词,读诗文。
自由朗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并读出节奏。
迢
迢:遥远。
河汉女:诗中指织女星。河
汉,指银河。
札
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
杼:织机的梭子。
盈
盈:形容清澈。
脉
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
样子。
章
:有花纹的纺织品,
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三、借注释,知诗意。
两颗星相距那么遥远又那么明亮。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三、借注释,知诗意。
想一想:织女的心情是怎样的?
三、借注释,知诗意。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纤纤擢
素手,札札弄机杼。
织女伸出修长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
摆弄
伸出
白皙
外貌
动作
三、借注释,知诗意。
终日不成章,泣涕
零如雨。
织女伸出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
泪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落下。
神态
三、借注释,知诗意。
终日不成章,泣涕
零如雨。
泪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落下
神态
点明了织女“终日不成章”的原因,写出她终日的悲伤愁闷。
三、借注释,知诗意。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相距并不遥远。
三、借注释,知诗意。
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一条银河,却只能含情凝视,无法对话。
三、借注释,知诗意。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展示了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使诗歌表达的情感更动人。
四、品诗文,悟离思。
圈出诗中的叠词读一读。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
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
,的悲哀。
离别相思
不得团聚
五、师小结,试背诵。(共12张PPT)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代诗人,他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擅长乐府诗,其诗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
一、知诗人,解诗题。
一、知诗人,解诗题。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学字词,读诗文。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栖
鸦
我会写
qī
yā
左右结构
二、学字词,读诗文。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学字词,读诗文。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节奏。
三、借注释,知诗意。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
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
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
了一层白霜。
冷
露:秋天的露水。
秋
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
思绪。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三、借注释,知诗意。
给人以积水空明的清冷之感
,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凝神伫立的望月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三、借注释,知诗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李白
三、借注释,知诗意。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
三、借注释,知诗意。
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将感情寄托于月亮,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呢?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共14张PPT)
古诗三首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
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难,跟随他的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隐居山中,不肯接受封赏。晋文公无奈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晋国人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一、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作《寒食》受到皇帝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二、学字词,读诗文。
自由朗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侯
hóu
候
hòu
易写错
丨
王侯
公侯
时候等候
二、学字词,读诗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三、借注释,知诗意。
自由读诗,注意读出节奏。
【注释】
春
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
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
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
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
点火。
五
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三、借注释,知诗意。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点明暮春时节。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里的柳枝。
三、借注释,知诗意。
这两句诗写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色。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飞”和“斜”,明写花柳,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一个“飞”字,蕴意深远。
飞
斜
三、借注释,知诗意。
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晚的长安是怎样的情景呢?
三、借注释,知诗意。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
三、借注释,知诗意。
这是诗人对封建腐败政治现象的讽刺!
三、借注释,知诗意。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学字词,读诗文。
三、借注释,知诗意。
习方法,学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