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用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用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7 10:0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第二课时《用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全部过程,使学生学会制作作息时间表,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认识时间知识的一个延伸,结合实际,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填一填。(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
(1)钟面上有( )个大格,( )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
(3)1时=( )分。
情境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时间,这节课我们根据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3。(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
师:画面中表达了什么内容(指一名学生读题)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明和丽丽相约在一起锻炼身体,丽丽与明明商量好10:30一起去看木偶剧,在这之前明明还要做完作业后去踢球。
师:观察钟面上的时间,你能整理画面中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整理画面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后指名回答。(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
生1:7:15明明和丽丽在锻炼身体。
生2:明明9:00做完了作业,10:30要看木偶剧。
师:同学们,明明应该选择哪个时间去踢球呢?他选择踢球的时间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学生讨论交流分析,汇报结果。
生1:明明7:15开始写作业,做完作业去踢球,而10:30去看木偶剧,所以我觉得踢球时肯定不到10:30.
生2:图上显示9:00做完作业,所以踢球时间应该在9:00之后,10:30之前,只有第2个钟面显示的9:15满足条件。
师:两位同学分析得很好,明明应该在9:15,也就是第二个钟面显示的时间去踢球,把它圈起来。
师:那么,我们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应该运用什么方法呢?(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
教师总结:解答此类问题可以运用分析法和排除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7)
师: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运用推导的方法验证选择结果的准确性。
学生验证答案。(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8)
2.易错举例。
课件出示易错题:上午11时20分放学,下面是各个小动物到家的时间。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9)
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总结错误的原因。(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0)
四、巩固拓展
1.把时间和相应的课程连起来。(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1)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看图填空。(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2)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核对结果。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3)
解决选择时间问题时,可以根据分析事件的先后顺序来确定某时做什么,或利用排除法,排除不对应的时间,再确定所选时间。
六、作业设计
完成主题课堂作业对应内容。(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4)
【板书设计】
用数学
9:00 9:15 10:30
做完作业 去踢球 看木偶剧
明明9:15去踢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努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 教学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1.复习铺垫,进一步加深对时间的概念。
本节课从一开始先通过练习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加深对钟表的认识。通过学生对例题情境图内容的表达,让学生更加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2.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重视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猜测、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及用于创新的实践能力。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课堂中,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是模糊的,只有让学生多与生活中的事物接触,亲自体验,细心观察,勇于探索,才能真正建立时间概念,区分时间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