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
体会《红楼梦》的主题
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
情境阅读任务
伟大的古典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倾注了毕生的心血,集中了全部的思想和艺术智慧, 灌溉和培育出了一株香溢千古的艺术奇花——《红楼梦》 ,把我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无论思想上或艺术上都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创造了一代文学的奇迹。但是,作者饱和着血泪“哭成此书”的婉曲用心,两百多年来却一直没有真正被人们所理解,那渗透全书的主题,当然也无从获得科学的阐释。众口哓哓,言人人殊,评论界甚至出现了许多附会的谬论和歪曲的妄说。难怪作者在《红楼梦》第一回,面对茫茫人寰,不胜感慨地发出知音难逢的深长慨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究竟谁是《红楼梦》具有深识鉴奥的解味者呢?请以前面的阅读成果为基础,研读相关章回,并联系全书内容,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
任务 1
中国传统小说爱情描写大都是才子佳人模式的。这个模式情节大体是:一见倾心一一相思痛苦一一幽期密约一一金榜题名一一终成眷属。《红楼梦》的爱情描写,不但继承了传统小说的精华,而且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束缚,达到了在今天看来也不落后的深度和高度。请梳理小说中宝黛之恋的内容,说说贾宝玉、林黛玉的感情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宝黛之间爱情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推动二人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谁又是宝黛爱情(“木石前盟”)的破坏者?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同时查找关于《红楼梦》爱情主题的相关材料。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章回
阶段
表达方式
推动因素
破坏者
备注
任务 2、
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综述,交流讨论综述的特点,探讨综述的写法,初步感知撰写综述的要求。以任务1提供的角度为基础,深入思考《红楼梦》的主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准备写一篇《红楼梦》主题的综述。
导 读
红楼一书, 千门万户, 千头万绪, 如泰山、北海复叠、浩渺, 非一目所能穷, 非一言所能尽。《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前无古人的高超艺术成就,为后世全方位展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生活画卷和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挖掘不尽的文学宝藏,是为“说不尽的红楼”。
”
正如鲁迅所指出,道学家看见“淫”、经学家看见“易”、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帏秘事……后来者还看到了“阶级斗争”、“十三条人命”等等,甚至还有人看到了“儒法斗争”、“骂雍正”、“骂皇帝”……不一而足,五花八门。
本专题将以前面的阅读成果为基础,围绕“都云作者痴,我解其中味”这个阅读任务,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学习综述的写法,深入思考《红楼梦》主题,写一篇综述。
阅读成果分享
任务 1 宝黛爱情的发展历程及破坏者
分享宝黛爱情阅读成果。
交流对《红楼梦》“爱情主题说”的认识。
(见表格超链接)
课堂阅读推进
任务2《红楼梦》综述写作指导
《红楼梦》的主题是20世纪的红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索隐派提出“清康熙朝政治小说”, 新红学派提出“自叙传说”到1949年后又提出“爱情主题说”、“政治历史主题说” 、“ 家族衰亡史说” 、“反封建主义说”、“歌颂女儿才华说”等,共有30多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正因其思想博大精深,才使其“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可以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并将之写成综述,以加深自己对《红楼梦》主题的认识,同时也供读者对《红楼梦》主题研究的发展脉络有一大体的了解。
综述就是作者针对某一问题或专题,通过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在仔细阅读并深入理解和消化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把能代表该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进行系统的汇总、整理,并据此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和推论,得出作者自己的判断或结论,这样的过程就是综述。
1.综述概念
范文借鉴1
(见超链接)
范文借鉴2
(见超链接)
logo
3.范文点评:
对综述范文进行点评,探讨综述的写法
范文借鉴1点评
第一段简要概述《红楼梦》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对于索隐派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文中介绍了三种情况,每种情况均采用“概括+分析”的形式,分析较为简洁,符合综述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的特点。
对于新红学派的研究,介绍比较简洁,只提出了“自叙传”的说法。
“爱情主题”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作者在此加以强调。
范文借鉴1点评
对于吴调公对小说主题的看法,文中重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封建家族衰亡史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女权问题说”较为少见,也成一家之言,作者简单地一笔带过。
综述最后加以总结,收束全篇,照应开头,结构完整。
范文借鉴1点评
【总评】这篇综述作者广泛占有材料,分析了小说《红楼梦》主题的5种说法。综述的开头高度概括地介绍了主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述的主体部分,选择了并列式结构方式,使得整个内容清晰自然。从全文看,综述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
范文借鉴2点评
第一段简要概括了20世纪上半期有关林黛玉形象的研究成果均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评判为出发点的。
第二段介绍了20世纪《红楼梦》研究的开山之作即1904年,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并对王国维的观点进行了概括。
第三段详细分析了民国初年《红楼梦》研究中一个势力颇大的派别——索隐派的观点,并且指出索隐派对林黛玉的研究,不仅是牵强附会的,而且本身往往是矛盾的
范文借鉴2点评
第四段指出俞平伯于1923年刊行的《红楼梦辨》对林黛玉的评价不再局限于单个人的范围之内,也不再局限于对人物进行伦理判断。
第五段分析了1935年5月24日的《北平晨报》刊发的李辰冬的观点,指出他把林黛玉的性格形象,集中概括为一个“妒”字,是十分片面的。
第六段分析了1944年《现代妇女》发表的太愚的观点,指出太愚可以说是开始读懂林黛玉形象的第一个学者,他的精辟的观点为后来的许多评论者所继承。
范文2点评
第七段写周华的发表于1947年的观点。
第八段总结了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的观点。
综述最后加以总结,认为这一时期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评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是有缺陷的。
【总评】
这篇综述作者广泛占有材料,分析了20世纪上半期林黛玉形象研究成果。综述的开头高度概括地介绍了《红楼梦》的价值和20世纪上半期林黛玉形象分析的出发点。综述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林黛玉形象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全文看,综述材料丰富、客观,结构清晰,思路严谨。
范文2点评
logo
4.交流讨论:明确撰写综述的要求
综述写作提示
一.综述要求全面地反映情况
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题的“专家”。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要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相关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二.综述力求准确和客观
在对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概述时,要注意梳理内容,概括其主旨,不可偷工减料,更不能以偏概全。综述所有引述的材料,均需注明出处。对于综述材料,要力求客观,不要凭个人的喜好任意取舍。
综述写作提示
三、综述要有严格的思路
对于综述来说,结构清晰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可按“总—分—总”结构组文,中间部分是综述的重中之重,可概述活动的经过,或总结关于某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四、综述的语言往往要求简洁
综述的语言能说明问题就可以,没有必要渲染。在具体的写作中,也可以用图、数字等各种形式。
5.合作交流: 交流查找的关于《红楼梦》爱情主题的相关材料。
首倡“爱情主题说”的是何其芳。他在《论〈红楼梦〉》中指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
黄立新《宝黛爱情故事应是〈红楼梦〉的主线》认为,“宝黛爱情故事”正是贯穿全书的描写主人公具体活动的具有连续性的一个中心事件。
沈天佑在《〈红楼梦〉主题思想的剖析》中指出,《红楼梦》的主题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
实战演练:
深入思考《红楼梦》的爱情主题,确定写作方向,初步写作《红楼梦》爱情主题的研究综述。
交流查找的关于《红楼梦》爱情主题的
相关材料
爱情主题说
首倡“爱情主题说”的是何其芳。他在《论〈红楼梦〉》中指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
爱情主题说
黄立新《宝黛爱情故事应是〈红楼梦〉的主线》认为,“宝黛爱情故事”正是贯穿全书的描写主人公具体活动的具有连续性的一个中心事件。
沈天佑在《〈红楼梦〉主题思想的剖析》中指出,《红楼梦》的主题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
爱情主题说
从小说情节的安排来看,《红楼梦》是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恋情故事为主线,来反映封建家长制严格管控之下的爱情婚姻悲剧的。在贾府这个典型的环境中,守分应时,温具淑备,且有着皇商家庭背景的宝玉的姨表姐薛宝钗,本是一府上下都非常看好的能稳坐“宝二奶奶”之位的不二人选,但贾宝玉却偏生真挚地喜欢父母早亡,家道中落,体如弱柳扶风且时不时还爱发尖酸刻薄小性儿的寄身贾府的姑表妹林黛玉。所以当家长们费心撮合,贾宝玉无力反抗,让薛宝钗终于实现了与贾宝玉“举案齐眉”的婚姻事实时,林黛玉则在满腹忧伤中“泪尽夭亡”,投缳而死(“玉带林中挂”),贾宝玉终因不堪薛宝钗的满口“仕途”说教而“悬崖撒手”,愤然拂袖出家。一桩原本在全族上下完全看好的“金玉良缘”,却终因贾宝玉念念不忘“木石前盟”而幻灭成空。
一家之言
一家之言
但曹雪芹的笔锋并不孤立地去写宝黛钗的爱情悲剧,而是将它置于更为广阔地时代背景之下,把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作为整个清王朝的缩影,反映出风平浪静的盛世表象之下各种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黑暗与罪恶,昭示出腐朽的封建制度必将由没落走向消亡的大走势,并通过对贵族青年叛逆者的歌颂,表达出对新的民主政体的朦胧向往。可以说,“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象《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象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
小说主线
一般认为《红楼梦》至少
有两条主线:
01
一是家道中落的纵向主线,小说以贾府为中心,叙述了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
02
二是人物聚散的横向主线,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了众多女性的不幸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