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9.1 美国(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9.1 美国(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17 14:23:37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美国(2)
学科
地理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七年级下册地理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2.运用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1.展示美国几种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的位
次。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2.指导学生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地形:美国本土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中部为宽广的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是世界上耕地最多的国家,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机械化和大规模经营,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气候: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具有适宜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
(3)水源: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水量丰富,它们为美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3.解释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概念。
4.指导学生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探究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条件。
(1)读图找出玉米带、乳畜带、小麦区,说出其分布的位置。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乳畜带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地区,小麦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
(2)根据注释,归纳影响玉米带和乳畜带的主要因素。
(3)完成图中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带的注释。
5.归纳分析分析农业带(区)形成原因的基本思路。
6.讲述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与地理条件相协调的结果,体现了地理学的重要思想,那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7.阅读资料,概括凯里斯农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8.通过图片、资料,归纳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通过读图,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通过阅读资料,概括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根据上面的学习,引导学生得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与地理条件相协调的结果,从而深化学生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理解。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1.读图,说出美国工业区的分布特征:东部密集,以东北部最为集中,西部稀疏,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周围。
2.了解美国主要的工业部门。
3.介绍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和南部工业区。
4.NBA球队名字的来历大多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请同学们将下列球队名称与其所属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对应起来。
5.讲述美国的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兴起。美国引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6.指导学生完成第三个学习任务:认识美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1)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高新技术产品价值的认识。
(2)信息技术产业是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读图,概括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7.讲解促进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因。
1.政府的强力支持。
2.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3.积极推行全球化发展战略。
4.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
通过读图,引导学生说出美国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工业部门;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美国的农业和美国的工业这两部分内容。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生产规模大。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美国的工业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工业国家。美国引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美国经济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展示知识结构,突出本节课的主干知识,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习题巩固
美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二(全球占比达16%),仅次于中国;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占全球农产品贸易的1/4,其中玉米和大豆为美国生产和出口的优势品种。读图可知,美国农业(

A.生产地区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
B.乳畜带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
C.农作物以咖啡、甘蔗为主
D.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
通过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教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美国(1)
学科
地理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七年级下册地理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的特点及其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特点。
教学重点:
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特点。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1.从美国国旗引入美国的领土组成。介绍美国的两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
2.指导学生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读图,描述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通常我们可以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三个角度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3.小结:美国的领土组成包括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从半球位置来看,美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美国地跨三个热量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北寒带,从海陆位置来看,美国本土地处北美洲大陆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邻墨西哥。
从美国国旗引入美国的领土组成,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复习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读图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描述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
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特点
1.讲述:美国陆地面积937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和中国,位居世界第四位。美国总人口3.1亿(2010年),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美国是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2.解释相关概念:移民与移民国家。
3.介绍美国几名公民的祖先或祖籍。
4.指导学生完成第二学习任务:探讨美国的人种问题。
(1)读图,说出美国的人种构成。
(2)读图并结合美国历史,思考一下各人种来源的地区。
(3)读图中几个人的对话,说说你的感想。
5.结合教材阅读材料,讲述华人对美国发展的贡献。
6.小结:在美国,白种人占绝大多数,其次是黑种人等。
白种人主要来源于欧洲,黑种人主要来源于非洲,亚洲人主要来源于东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美国今天的成就是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人共同创造的。但是,美国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和人权问题,主要表现在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
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资料说出美国的人种构成,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
美国的自然环境
1.教师提问: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复习回忆自然环境包括五个自然要素:气候、地形、水源、生物、土壤。
2.指导学生完成第三个学习任务:读图,分析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3.读图,分析美国本土的地形特点。
(1)读图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2)归纳地形分布的特点:东西高,中间低;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原山地,中部是广阔平原,东部是低矮山地。
4.读图,分析美国本土的气候特点。
(1)读图说出美国本土都有哪些气候类型?
(2)哪种气候分布最广?气候特点如何?
5.讲授美国本土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地区及气候特点。
6.引导读图找出密西西比河、五大湖,讲述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概况。
7.小结:美国的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原山地,中部是广阔平原,东部是低矮山地。气候以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河湖方面,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湖特点,为下节课学习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做好铺垫。
习题巩固
1.下列关于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B.美国本土的邻国,北部是加拿大,南部是巴西
C.从纬度位置看,美国本土位于南半球、热带
D.从经度位置看,美国本土位于东半球
2.美国是移民国家。美国的爵士乐是从非洲的民间音乐发展起来的,之后演绎成摇滚乐,乡村音乐则起源于英国的民谣;美国人喜欢的“汉堡包”来源于德国汉堡,披萨饼源自意大利;美国人喜爱的棒球是由英国人玩的游戏演化而来的。美国种族和民族构成特点对其文化的影响表现在(

A.亚洲文化显著
B.物质文化丰富
C.多元文化交融
D.饮食文化优越
3.下列关于美国的描述,叙述正确的是(

A.西临大西洋,国土面积大
B.地形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C.地势特点是东西高,中部低
D.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
通过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