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全一册 第九章 专训:物体的浮与沉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全一册 第九章 专训:物体的浮与沉 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18 07: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浮力
专训:物体的浮与沉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物体的浮沉
F浮=G物
浮沉状况
比较F浮与G物
比较ρ物与ρ液
漂浮
________
ρ物<ρ液
上浮
F浮>G物
ρ物<ρ液
悬浮
________
ρ物=ρ液
下沉
F浮ρ物>ρ液
F浮=G物
合作探究
2.【中考?百色】小明分别拿着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时,他看到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在木块未露出水面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B.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石块受到的浮力
D.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石块受到的浮力
【点拨】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则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
【答案】C
3.将浸没在水中的鸡蛋释放,鸡蛋下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B.在水中越深,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
C.下沉的鸡蛋不受浮力作用
D.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点拨】由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下沉的鸡蛋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故A正确,C错误;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没在水中的鸡蛋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B错误;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D错误。
【答案】A
4.【中考?广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立方体A、B分别放入这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静止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A.FA<FB, p甲=p乙
B.FA=FB, p甲=p乙
C.FA=FB, p甲<p乙
D.FA=FB, p甲>p乙
【点拨】由图可知,立方体A、B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而两立方体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则FA=FB=G,故A错误;由于FA=FB,根据F浮=
ρ液gV排可得:ρ甲gV排甲=ρ乙gV排乙;由图可知V排甲<V排乙,所以ρ甲>ρ乙;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即深度相同),根据
p=ρ液gh可得:p甲>p乙,故B、C错,D正确。
【答案】D
5.【中考?曲靖】油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说明油的密度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一实心物体刚好能悬浮在水中,将此物体放入足够多的油中时,物体将________(填“漂浮”“上浮”“悬浮”或“下沉”)。
小于
下沉
6.【中考?泰州】把重10 N,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漂浮
10
1×10-3
7.密度计是根据________时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用来测定________的仪器,密度计示数越靠下,示数越________。
静止
液体密度

8.【中考?淮安】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  )
A.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
B.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C.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D.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A
9.【中考?西宁】将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能使木棒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简易密度计。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简易密度计所运用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在甲液体中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
B.可以用它直接测出液体密度值
C.用它可以判断出乙液体的密度小
D.它在两种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D
10.【中考?聊城】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________(填“>”“<”或“=”)G。
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
潜水艇将________(填“上浮”“下沉”
或“悬浮”)。

上浮
11.如图所示,我国自行研制的飞艇悬浮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空,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图中飞艇自重1.2×104 N,所携设备重8 000 N,则其受到空气的浮力为________ N。
【点拨】飞艇悬浮在空中,F浮=G总=1.2×104 N+
8 000 N=2×104 N。
【答案】2×104
12.把重5 N、体积为6×10-4 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 N/kg,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浮,F浮=6 N
B.物体悬浮,F浮=5 N
C.物体漂浮,F浮=5 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 N
【点拨】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F=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6×10-4 m3=6 N,6 N>
5 N,物体会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物=5 N。
【答案】C
13.【中考?阜新】一个体积为4×10-5 m3,密度为0.5×103 kg/m3的物体,用手抓住它将其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N;松开手后,物体将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水的压强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0.4
上浮
变小
14.【中考?扬州】我国自行设计的水下滑翔机“海翼”成功下潜至6 329 m深处,打破了世界纪录。“海翼”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________ ;在其外表“穿”上碳纤维材料特制的“衣服”以减小重力,这是因为碳纤维材料的________小;“海翼”
配备油囊装置,需要上浮时,油囊会鼓
起来,使浮力________重力。
【点拨】“海翼”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阻力;在其外表“穿”上碳纤维材料特制的“衣服”以减小重力,这是因为碳纤维材料的密度小;需要上浮时,油囊会鼓起来,使浮力大于重力。
【答案】减小阻力;密度;大于
15.【中考?泸州】把重8 N、棱长为0.1 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装有足够多水的大容器中,当物块静止时,处于__________(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此时物块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N。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________Pa。(已知ρ水=1.0 ×
103 kg/m3,g取10 N/kg)
【答案】漂浮;8;800
16.【中考?达州】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盐水的密度,已知木块的重力为3 N,体积为500 cm3,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 N,g取
10 N/kg,盐水密度是________kg/m3;若剪断
细绳,木块最终静止时所受浮力是________
N。(一切摩擦与阻力均忽略不计,绳对物体
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答案】1.1×103;3
17.【中考?无锡】小明利用18 cm长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
(1)制作密度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盛放液体的容器,现有250 mL的量筒和400 mL的烧杯供选择,则小明应选择______________。
250 mL的量筒
(2)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改进后小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10.8 cm,则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________cm。
重心偏高
7.2
(3)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9 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ρ水=1.0×
103 kg/m3,细铜丝及石蜡等材料的体积忽略不计)
解:设密度计的底面积为S,密度计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水=18 cm-10.8 cm=7.2 cm,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9 cm,则ρ水gSh水=ρ液gSh液,即1.0×
103 kg/m3×g×S×0.072 m=ρ液×g×S×0.09 m,解得ρ液=0.8×103 kg/m3。
18.【中考?扬州】如图,有报道称奇男子方恕云凭借一根不经任何加工的毛竹横渡富春江。(g取10 N/kg)
(1)已知人与手上物体的总质量为80 kg,他两只脚站在毛竹上的受力面积是400 cm2,求他双脚站立时对毛竹的压强。
(2)若他所用的一根毛竹质量为210 kg,体积0.3 m3,则他能否实现水上漂行?
解:毛竹和人与手上物体的总重力:G总=m总g=
(80 kg+210 kg)×10 N/kg=2 900 N,
毛竹浸没时,毛竹所受的浮力最大,所以最大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0.3 m3=
3 000 N,因为F浮>G总,所以他能实现水上漂行。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