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全一册 第九章 专训:浮力的综合计算 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全一册 第九章 专训:浮力的综合计算 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18 07:2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浮力
专训:浮力的综合计算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中考·西宁】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 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则该木块(  )
A.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 N
B.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 m3
C.木块的密度是0.7×103 kg/m3
D.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 Pa
合作探究
【答案】B
【答案】 0.6×103;等于
3.【中考·江西】如图所示,将棱长为5 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 kg,g取10 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解:(1)F浮=G排=m排g=0.1 kg×10 N/kg=1 N。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4.张老师在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是由容器A和B构成的连通器,B容器底的中间部分有一个面积为80 cm2的正方形孔,将密度为0.6 g/cm3、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B容器中,且把容器底的正方形孔密合覆盖,然后向B容器
缓慢注入15 cm深的水,发现
木块没有上浮,静止在B容器
底部。求:
(1)B容器中水对木块上表面压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N/kg)。
解:(1)木块上表面深度为h=15 cm-10 cm=5 cm=0.05 m,木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1.0×103 kg/m3×10 N/kg× 0.05 m =500 Pa,木块上表面面积为S=10 cm×10 cm=100 cm2=0.01 m2,
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F=pS=500 Pa×0.01 m2=5 N,方向:垂直上表面向下。
(2)为使B容器中的木块上浮,至少需要在A容器中注入距离B容器底多深的水?
(3)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木块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5.【中考·雅安】如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 N
B.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3 N
C.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 kg/m3
D.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800 Pa
【答案】 C
6.【中考·荆门】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h=0.5 m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 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  )
A.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B.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2 N
C.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5×104 Pa
D.物体的密度为1.25×103 kg/m3
【答案】 D
7.【中考·济宁】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g取10 N/kg,ρ酒精= 0.8×103 kg/m3)(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 N
B.质量为3 kg
C.体积为1×10-5 m3
D.密度为3.0×103 kg/m3
【答案】 D
8.【中考·乐山】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7 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 N。现把该零件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 N,求:(g取10 N/kg)
(1)该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解:(1)由题意知,金属零件的重力:G=F示1=2.7 N,
零件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示2=2.7 N-1.7 N=1 N;
(2)该金属零件的密度ρ;
(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
【答案】 B
10.【中考·内江】密度为0.8×103 kg/m3的实心木块,轻放于足够深的水中,木块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木块体积之比为(  )
A.4 ∶5   B.4 ∶1 C.1 ∶4   D.1 ∶1
【答案】 A
11.【中考·南昌】把一个木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50 g酒精;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ρ木=0.6×103 kg/m3,
ρ酒精=0.8×103 kg/m3)(  )
A.等于50 g 
B.小于50 g  
C.大于50 g  
D.无法确定
【点拨】因为ρ木<ρ酒精<ρ水,所以木球在酒精、水中均漂浮,所以排开液体的质量等于木球的质量,即m排水=m木=m排酒精。
【答案】A
12.【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其中a中只有水,b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c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若把三个缸放到台秤上称量,可知它们的质量(  )
A.a最大   B.b最大
C.c最大   D.一样大
D
13.【中考·遂宁】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 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 ∶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
A.悬浮  B.漂浮 
C.沉底   D.无法判断
【答案】 B
14.【中考·眉山】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个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浸没在酒精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80 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溢出液体的质量是80 g,小球露出液面体积与浸入液体中体积之比为1 ∶4。已知ρ酒精=0.8×103 kg/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静止于甲溢水杯的底部
B.小球的体积是80 cm3
C.液体的密度是1.0×103 kg/m3
D.小球的密度是0.9×103 kg/m3
【答案】 C
15.【中考·河南】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中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A.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
C.甲和乙放上时一样大  
D.无法判断
C
16.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体积VA ∶VB=________,物体B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 ∶6
0.5×103
17.【中考·西宁】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水未溢出),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 ∶2
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是1 ∶1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2 ∶5
D.甲、乙两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是5 ∶3
【答案】C
18.【中考·咸宁】底面积为100 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 cm3、重为3 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 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 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其恰好浸没在
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
不计绳重及其体积(g取10 N/kg),
求:
(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