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2张PPT)
第3课
哈姆莱特
【我预习我达标】
一、词语积累
1.易混辨析。
(1)摸索·探索
同:都有“寻求”之意。
异:二者在用法和意义上是存在细微差别的。“摸索”偏重于对个人经验而言,常用于描述寻求个人经验不足的某事物的经验等;也指对于某种途径的寻求。如:暗中摸索、摸索门径。“探索”则多用于描述对未知领域的规律寻求,多指大众皆无共同经验的事物;也指更深入地研究某一事物或领域。如: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初读强基·自主学习
(2)惶惑·迷惑
惶惑
PK
台
迷惑
“惶惑”着重指因不了解情况而既害怕又疑惑。
“迷惑”侧重指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3)莫名其妙·莫可名状
(4)篡改·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词语
词义
区别
莫名
其妙
没有人能明白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现在则用以形容事情的稀奇古怪,难以理解。
侧重指无从明白,可以用来形容心理感觉,也可以用于其他事物或道理。
莫可
名状
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
侧重指无法形容,一般用来形容心理感觉的复杂微妙。
2.易错识记。
(1)一时无两:一段时间内无人能比。容易望文生义。
(2)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注意使用对象,不能用于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
(3)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为贬义词。注意感彩。
二、词语运用
1.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处。
(1)澳门虽小但仍有改革的冲劲,横琴是澳门在大湾区的落脚点,要_____
“一国两制”的更好实践,共同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做出澳门应有的贡献。(摸索/探索)
(2)这位已六度参与总统大选的领导人在公开讲话中略显疲惫和_____。(惶惑/迷惑)
(3)老庄看到“病人”那个孱弱的身板儿,被孤零零地拒绝在家门之外,他感到一阵揪心的疼痛和_________的酸楚。(莫名其妙/莫可名状)
摸索
惶惑
莫可名状
2.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误。
(1)面对大家的质疑,他一时无两,急得手忙脚乱,脸色也很难看。
(
)
(2)林徽因最为经典的20句语录,句句扣人心弦,写出了爱情的味道!(
)
(3)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
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
﹒
﹒
﹒
﹒
﹒
﹒
﹒
﹒
﹒
﹒
﹒
﹒
×,用错语境
√
×
,望文生义
三、语基训练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我觉得我的处境比带了脚镣(liàn)的叛徒还要难受。我就见机行事。
——结果倒鲁莽对了。
改正:??????????????????????????????????????????????????????????????
答案:镣(liào) 带—戴 见机行事—鲁莽行事
﹒
﹒
﹒
﹒
﹒
﹒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
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_____________。?
A.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随时准备着就是了
B.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
C.随时准备着就是了,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不是明天,就是今天
D.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随时准备着就是了,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
【解析】选B。根据语意连贯原则,前文为“就不会是明天”,后一句应为“明天……”,排除A、C两项;因为“逃不了”,所以“随时准备着就是了”,排除D项。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在良心上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是他们自己的阿谀献媚断送了他们的生命。
改正:?????????????????????????????????????????????????????????????
答案:缺少主语,成分残缺,句子前加“我”。
四、内容感知
1.对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时的社会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这一时代大背景是引发诗人思考的土壤。
B.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
C.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D.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想。
【解析】选D。D项,该剧借哈姆莱特之口,充分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而非浪漫主义理想。
2.下面是本文结构思维导图,读后思考后面的问题。
“落入圈套”这一部分,体现出哈姆莱特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加以概括,并将其填入图中横线处。
【我博览我掌握】
一、魅力作家
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
生平: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就爱好
戏剧,20岁后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
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
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
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
厚的基础。
成就:英国戏剧之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将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并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被人们尊称为“莎翁”。
代表作品:
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二世》《亨利五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等。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二、探寻背景
揭露黑暗社会,宣扬人文思想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但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三、脉络梳理
四、内容概览
节选的这幕戏主要讲述了哈姆莱特从英国回到丹麦,在国王克劳狄斯的阴谋安排下与雷欧提斯比剑,最终杀死克劳狄斯,自己也中毒身亡的故事。通过强烈的戏剧冲突表现了哈姆莱特的勇敢和机智、宿命思想和忧郁性格,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斗争的险恶与复杂,批判了黑暗丑恶的社会现实,也暗示出哈姆莱特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拓展链接】
一、莎士比亚悲剧简介
1.《奥赛罗》叙述摩尔人贵族奥赛罗由于听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被嫉妒所压倒,掐死了无辜的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通过塑造这个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己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李尔王》描写一个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自用,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悲剧的目的同样在于揭露原始积累时期的利己主义,批判对权势、财富的贪欲。悲剧还反映了英国当时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的现实。
3.《麦克白》叙述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做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因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打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这部悲剧深刻地揭示出个人野心对人所起的腐蚀作用,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
二、文化常识
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1.狭义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1)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2)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3)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2.广义的人文主义
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
(1)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
(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3)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含意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研读提能·探究学习
【我理解我鉴赏】
目标一: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1.课文中不但人物与人物之间有着复杂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内心也存在着矛盾冲突,请分析主要人物自身存在着怎样的矛盾冲突。
【明确】
主要人物
矛
盾
冲
突
哈姆莱特
内心充满人文主义和现实的冲突:一方面他认为事事由天定,自己所遭遇的厄运是上天安排的;另一方面他又要除掉克劳狄斯。对待母亲:他爱自己的母亲,但又因为母亲嫁给了新国王,而出言讥讽她
雷欧提斯
其内心的矛盾是:他既想杀死哈姆莱特替父报仇,但对手哈姆莱特的高尚品格又使他不忍心下毒手
王后
她的内心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她爱自己的儿子哈姆莱特;一方面她又要维护新国王的尊严
目标二:分析戏剧的语言、艺术特色
2.节选部分安排了哪些悬念?这样悬念迭生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悬念
①哈姆莱特从前往英国的途中逃回丹麦,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②哈姆莱特是否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
③哈姆莱特是否已经觉察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毒
④雷欧提斯是否会按照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
作用
悬念都围绕着克劳狄斯的毒计能否得逞和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来展开,这样处理能紧紧扣住读者(观众)的心,使读者(观众)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
【明确】
3.奥斯里克是一名善于逢迎,说话文绉绉的宫廷大臣,他来询问哈姆莱特是否愿意和雷欧提斯比剑时,哈姆莱特狠狠地捉弄了他一番。这个情节轻松诙谐,但并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须的,怎么看待这类情节的存在?
【明确】奥斯里克来征询哈姆莱特的意见时,拘谨守礼,套话连篇,咬文嚼字,而且反应迟钝,根本意识不到对方对他的嘲讽,哈姆莱特本来就很反感他,因此借机大大捉弄了他一番,制造出不少笑料。
其实奥斯里克来哈姆莱特这里的任务,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作者却饶有兴致地描绘了他自以为文雅知礼,实则拘谨呆笨的表现,以及哈姆莱特对他的嘲弄。
这种情节是插科打诨性的,具有调节欣赏者的情绪、活跃场上气氛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戏曲里,也有类似的情况。
4.理解下列几段潜台词的深刻含意。
①国王对哈姆莱特曾说过他看好雷欧提斯,为什么在这里却对王后说“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明确】前者是为了激起哈姆莱特的好胜心,使比赛激烈;后者是防备毒剑之计不成功,为毒酒之计做铺垫。
②在“国王将要饮酒慰劳哈姆莱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中,“国王”和“他”都是国王自指,换成“我”好不好?
【明确】不好。因为原文更能凸显出国王的尊贵身份,表示国王地位的至高无上以及对这次比剑的高度重视。
③在下面的这两句台词中,国王的话具有怎样的含意?
哈姆莱特 我知道得很清楚,陛下;可惜您把赌注下在实力较弱的一方了。
国 王 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但是后来他又有了进步,所以才规定他必须多赢几着。
【明确】克劳狄斯摆出伪善的姿态,好像一切都是为哈姆莱特着想,目的是麻痹哈姆莱特。
目标三:分析戏剧的人物形象
5.哈姆莱特为什么要相信天命?
【明确】(1)哈姆莱特接连遭遇巨大的灾祸和打击:父王被杀,母亲改嫁,误杀波洛涅斯,情人投水而死。他不明白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只好把这一切视为上天注定。
(2)对于罪大恶极的国王克劳狄斯,他没有信心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而不殃及无辜,因为此前他误杀波洛涅斯,并间接导致奥菲莉娅之死。他在除“恶”的同时也在作“恶”,这使他良心不安,于是便把一切归于天意。
6.试根据课文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明确】哈姆莱特:语言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由此可见哈姆莱特身上不乏智慧、勇敢,不乏对爱情的忠贞,不乏对人自身的肯定;但也流露出厌世、犹豫不决等特征。
【我思悟我提高】
1.哈姆莱特明知老奸巨猾的克劳狄斯想借他人之手除掉自己,为什么还要单枪匹马去迎战,以致最终以悲剧收场?
【点拨】(1)无比强烈的仇恨让哈姆莱特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父王被杀害,母后被霸占,国恨家仇让他不顾一切。而克劳狄斯对有所警惕的哈姆莱特使出借刀杀人的伎俩,二者是势不两立的斗争。(2)人文主义思想更加坚定了主人公向邪恶宣战的信念,正义的火焰已在其心头燃起,他有充足的理由和信心去面对决斗。(3)哈姆莱特身上存在着弱点:一是脱离群众孤军奋战,必然导致失败;二是年轻气盛的他怎么也难以想到克劳狄斯竟有如此狠招——若他胜则饮毒酒而死,败则遭毒剑而亡。
2.关于哈姆莱特这一角色,争议最多的是他迟迟不行动起来为父亲报仇的原因。你认为造成哈姆莱特行动迟缓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提示一:英国诗人和评论家柯勒律治在《莎士比亚和其他戏剧家的讲演和注释》一书里说:“莎士比亚将这一角色放在必须当机立断、马上行动的环境里。哈姆莱特勇敢,对于死无所谓;但是他由于敏感而动摇,因为多思而拖延,在努力下决心的过程中失掉了马上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说,他的感官与思考器官之间失掉了平衡,想得太多了,从而失掉了采取行动的力量。
提示二:哈姆莱特的思想感情与引起它们的客观事物不相称,感情超过了客观事物。也就是说,客观事物不足以引起这样强烈的或这类的感情。哈姆莱特有一种将问题抽象化的能力,他在头脑中创造了一个根据他的想象而形成的世界,而他自己又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这种抽象化倾向,以及其他种种,乃是他拖延不采取行动的主要原因。
提示三:哈姆莱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发现他面临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弑君篡位的问题,并不可以一刀将他叔父杀死了事。问题太复杂,太可怕了,他感到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说哈姆莱特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比别人看得更远,认识更为深刻。他的拖延并非由于想得太多,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他的任务的复杂性。整顿乾坤一事使他犹豫起来,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由于缺乏处理这样的大事的胆识与能力,他踌躇了,以致造成了悲剧。
【我实践我飞跃】
1.在全剧中,哈姆莱特一贯的语言风格是尖刻的、讥嘲的、不留情面的。而在比剑前,哈姆莱特请求雷欧提斯谅解的一番话真挚、恳切,这一段中,运用了设问的手法,足以打动人心。请分析运用设问句产生的效果。
例一:“难道哈姆莱特会做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吗?哈姆莱特决不会做这种事。要是哈姆莱特在丧失他自己的心神的时候,做了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那么就不能算是哈姆莱特做的,哈姆莱特不能承认。那么是谁做的呢?是他的疯狂。既然是这样,那么哈姆莱特也是属于受害的一方,他的疯狂是可怜的哈姆莱特的敌人。”
例二:“难道哈姆莱特会做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吗?哈姆莱特决不会做这种事。”
例三:“那么是谁做的呢?是他的疯狂。”
我的思考:???????????????????????????????????????????????????????
参考答案: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可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2.下面一段论述形式单调乏味,形不成气势。请运用设问以及其他修辞手法,修改升格,使语言情感充沛。
仰望星空不应当是躺在草地上的仰天叹息,而应当是立足现实的且望且行。燕雀不应嘲笑鸿鹄,但是,当你成不了鸿鹄,也应该学学燕雀在低空飞行、在地面觅食的本领。辩证法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乐天知命是宿命论的消极无为,但是也要看到其中包含的淡定平和的智慧。“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执着,但也不应当忽视其堂·吉诃德式的愚昧。我们欣赏仰望星空的高超,也不能因此而抛弃脚踏实地的明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仰望星空不应当是躺在草地上的仰天叹息,而应当是立足现实的且望且行。燕雀不应嘲笑鸿鹄,但是,当你成不了鸿鹄,不也应该学学燕雀在低空飞行、在地面觅食的本领吗?什么是辩证法?辩证法就是要学会全面地看待万事万物,就是既要知其一也要知其二,就是要看到对立的两面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否定乐天知命里的消极无为,难道能因此而否定其中淡定平和的智慧?我们肯定“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难道能因此而肯定其堂·吉诃德式的愚昧?我们欣赏仰望星空的高超,难道能因此而抛弃脚踏实地的明智?
群读培优·拓展学习
【我理解我鉴赏】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莎士比亚
(罗密欧及鲍尔萨泽持火炬、铁锄等上。)
罗密欧 把那锄头跟铁钳给我。且慢,拿着这封信;等天一亮,你就把它送
给我的父亲。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都远
远地站着不许动,免得妨碍我的事情;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所以
要跑下这个坟墓里去,一部分的原因是要探望探望我的爱人,可是主要的理
由却是要从她的手指上取下一个宝贵的指环,因为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
所以你赶快给我走开吧;要是你不相信我的话,胆敢回来窥伺我的行动,那么,我可以对天发誓,我要把你的骨骼一节一节扯下来,让这饥饿的墓地上散满了你的肢体。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你可不要惹我性起。
鲍尔萨泽 少爷,我走就是了,绝不来打扰您。
罗密欧 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再会,好朋友。
鲍尔萨泽 (旁白)虽然这么说,我还是要躲在附近的地方看着他。他的脸色使我害怕,我不知道他究竟打算做出什么事来。(退后)
罗密欧 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将墓门掘开)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
帕里斯 这就是那个已经放逐出去的骄横的蒙太古,他杀死了我爱人的表兄,据说她就是因为伤心他的惨死而夭亡的。现在这家伙又要来盗尸掘墓了,待我去抓住他。(上前)万恶的蒙太古!停止你的罪恶的工作,难道你杀了他们还不够,还要在死人身上发泄你的仇恨吗?该死的凶徒,赶快束手就捕,跟我见官去!
罗密欧 我果然该死,所以才到这儿来。年轻人,不要激怒一个不顾死活的人,快快离开我走吧;想想这些死了的人,你也该胆寒了。年轻人,请你不要激怒我,使我再犯一次罪。啊,走吧!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于爱我自己。因为我来此的目的,就是要跟自己作对。别留在这儿,走吧;好好留着你的性命,以后也可以对人家说,是一个疯子发了慈悲,叫你逃走的。
帕里斯 我不听你这种鬼话;你是一个罪犯,我要逮捕你。
罗密欧 你一定要激怒我吗?那么好,来,朋友!(二人格斗)
侍 童 哎哟,主啊!他们打起来了,我叫巡逻的人来!(下)
帕里斯 (倒下)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
丽叶的身旁吧!(死)
罗密欧 好,我愿意成全你的志愿。让我瞧瞧他的脸:啊,茂丘西奥的亲戚,
尊贵的帕里斯伯爵!当我们一路上骑马而来的时候,我的仆人曾经对我说过几
句话,那时我因为心绪烦乱,没有听得进去。他说些什么?好像他告诉我说帕
里斯本来预备娶朱丽叶为妻。他不是这样说吗?还是我做过这样的梦?
或者是我神经错乱,听见他说起朱丽叶的名字,所以发生了这种幻想?啊!把
你的手给我,你我都是记录在厄运的黑册上的人,我要把你葬在一个胜利的坟
墓里。一个坟墓吗?啊,不!被杀害的少年,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
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死了的人,躺
在那儿吧,一个死了的人把你安葬了。(将帕里斯放入墓中)人们临死的时候,
往往反会觉得心中愉快,旁观的人便说这是死前的一阵回光返照。啊!这也就
是我的回光返照吗?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
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还没有被他征服,你的嘴唇上、面庞
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提伯尔特,你也裹着你的
血淋淋的殓衾躺在那儿吗?啊!你的青春葬送在你仇人的手里,现在我来替你
报仇了,我要亲手杀死那杀害你的人。原谅我吧,兄弟!啊!亲爱的朱丽叶,
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
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
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
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留在这儿,跟你的侍婢,
那些蛆虫们在一起。啊!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从我这厌倦人世的凡躯上
挣脱厄运的束缚。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
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
的契约吧!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饮药)啊!卖药的人果然没有骗我,药性很快地发作了。我就这样在这一吻中死去。(死)
(有改动)
暴风雨(节选)
莎士比亚
第一幕 第一景
(狂风暴雨,惊涛骇浪,雷电交加。水手长及水手上。)
水手长 嗨,弟兄们!别慌,别慌呀,弟兄们加把劲儿呀!把中桅帆收起来!留心听着船长的哨子!——只要船身还泡在水里,我就不怕!
(国王亚朗索,王弟西巴斯显,公爵安东尼奥,王子腓迪南,大臣贡札罗及随从等上。)
亚朗索 船老大,可得小心哪。船长哪儿去了?是好样的都上前呀。
水手长 这会儿可对不起,去待在底下吧。
安东尼奥 船长呢,老大?
水手长 这不是他在那儿喊叫吗?你们太碍手碍脚啦。给我待在船舱里去吧!你们这是帮着暴风雨一起来捣乱。
贡札罗 得啦,老兄,别生那么大的气。
水手长 叫海洋别生那么大气吧,眼前的大风大浪可不管你国王不国王!下船舱去!别闹!别给我们添麻烦啦!
贡札罗 老兄,可别忘了在你这条船上的都是些什么人。
水手长 我谁都顾不得,只顾得我自个儿。你这位枢密大臣,要是你能叫这大风大浪也听你的吩咐,马上太太平平地安静下来,那我们从此不碰缆索,不干水手这一行啦,摆出你的威风来呀。要是你办不到,那么感谢老天,让你活了这一把年纪。快快钻进船舱里,准备万一出什么事吧。——别慌,弟兄们!——快给我们让开些,我说。
贡札罗 这个家伙叫我大大地放了心。我看他脸上全没有一点淹死的记号,他那副神气道道地地是个该勒死的坯子。别放过他,慈悲的命运,千万把他送上绞刑架!拿脖子上的绞索来做我们的锚索吧!——靠我们眼前这些锚索是不顶事了。要是他不是生来该绞死的命,那我们可就糟了!
(水手长来到船梢,王公大臣躲进船舱。)
(有改动)
【培优训练】
1.(审美鉴赏与创造)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罗密欧与帕里斯格斗后,准备殉情前的这段独白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的思想性格。
B.《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这里的“眼睛”和后面的“手臂”“嘴唇”是指朱丽叶。它们组成的排比句,表达了罗密欧的眷恋之情。
C.《暴风雨(节选)》,其实,水手长就是暴风雨,是他从尊重人性出发,打破了几千年建立起来的贵贱尊卑的界限,这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D.《暴风雨(节选)》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尊重人,表现人的力量与精神,剧中人物的台词富于个性和动作性。
【解析】选B。B项,“眼睛”“手臂”“嘴唇”并非指朱丽叶,而是指罗密欧自己。
2.(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写出罗密欧对他的仆人所用的一连串命令甚至带有恐吓的语言,并说说这些语言表现了罗密欧什么心理。
答:????????????????????????????????????????????????????????????????????????????????????????????????????????????????????????????????????
【解析】语言描写往往显示人物的性格,解题的关键是要根据人物性格结合上下文把握其用意。
答案:“把那锄头跟铁钳给我。”“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这些语言突出地表现了爱人的死亡给罗密欧带来的巨大悲痛和由此而引起的激动、暴怒的心理。
3.(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暴风雨(节选)》结尾画波浪线的部分看,大臣贡札罗对水手长的看法怎样?(不超过35个字)
答:????????????????????????????????????????????????????????????????????????????????????????????????????????????????????????????????????
答案:他能带领大家战胜暴风雨,但傲慢,目无尊长,脱险后一定要制裁他。(或:相信他的能力,不满他的态度,伺机教训他。)
4.(文化传承与理解)从选文来看,两篇作品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他们身上分别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1)《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主要刻画了帕里斯与罗密欧;《暴风雨(节选)》主要刻画了水手长。
(2)①作者刻画并安排帕里斯与罗密欧决斗并死去,目的在于表明家族世仇不仅伤害双方,也祸及无辜,大家都受到惩罚,确实应该早些和解,从而增强了作品对封建伦理观念的批判。②作者刻画水手长,主要是要表明他正视危难,充满自信,已经没有了王公贵族与水手间的尊卑观念。
课时素养评价
三
哈
姆
莱
特
(45分钟,40分)
一、语言应用(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莎士比亚是敏锐的学习者,又是伟大的创新者。
推陈出新的一个突出例证是悲剧《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
《丹麦史》,已经 多年,复仇也是舞台上风行一时的情节俗套。然而
在莎士比亚笔下,这两者都焕发出了新意,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塑造成
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迷惘的年轻理想主义者单枪
匹马重整乾坤的企图。莎士比亚写戏( )。因此,他的历史剧主人公
能时而现身宫廷,时而出没沙场,情节 ;他的喜剧和悲剧不是单纯的,而是错杂的混合体。莎士比亚在表达他对历史、现实及人性的考察和认识时,以正面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也常常借各色人之口让多种社会思想和话语同台“表演”, 。举个例子,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三条线索的情节交错发展,而且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表现都包含很多彼此抵牾的复杂成分,体现了作者思想深处的困惑和局限。莎士比亚的早期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地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以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 的感情和思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传播
起伏跌宕
众说纷纭
扣人心弦
B.流传
波澜壮阔
众说纷纭
振聋发聩
C.流传
起伏跌宕
百家争鸣
扣人心弦
D.传播
波澜壮阔
百家争鸣
振聋发聩
【解析】选C。“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主要指事迹、作品、谚语、格言、传说等。“传播”指广泛散布。可用于理论、观点、学说、经验和先进事迹等;也可指花粉或细菌等;又指光或电波等的传播。第一空介绍的是哈姆莱特的故事,属于事迹、作品等,应该用“流传”。“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起伏跌宕”指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第二空修饰的对象为文章“情节”,应该用“起伏跌宕”。“众说纷纭”,人多嘴杂,议论纷纷。强调“说”。“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第三空上文内容是“借各色人之口让多种社会思想和话语同台‘表演’”,应该选与之对应的“百家争鸣”。“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
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第四空用于修饰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的感情和思想,应该用“扣人心弦”。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
B.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
C.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浓墨重彩地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表达了一位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迷惘的企图。
D.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迷惘的企图。
【解析】选A。仔细阅读画波浪线句子“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迷惘的年轻理想主义者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企图”,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哈姆莱特”,第二个分句“表达”前缺主语,排除B、C两项;“表达……企图”搭配不当,排除D。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不太介意要求行动、时间、地点一致的“三一律”陈规,也不拘泥于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
B.不拘泥于要求行动、时间、地点一致的“三一律”陈规,也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
C.不太介意“三一律”陈规要求的行动、时间、地点一致,也不拘泥于划分悲喜雅俗
D.不拘泥于“三一律”陈规要求的行动、时间、地点一致,也不太介意划分悲喜雅俗
【解析】选B。上文观点句是“莎士比亚是敏锐的学习者,又是伟大的创新者”,列举的《哈姆莱特》的例子突出了其新意,要补写的句子是对上文的总结,应照应“创新者”“新意”,首句应写成“不拘泥于……”句式,排除A、C两项;D项,“不拘泥于‘三一律’陈规要求的行动、时间、地点一致,也不太介意划分悲喜雅俗”结构混乱,应该排除。
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哈姆莱特》的故事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 。?
①塑造的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
②对以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对封建暴政的斗争
③改写成了一部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
④给予了高度赞赏和深切同情
⑤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
⑥把一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
A.⑥③⑤②④①
B.①⑤③⑥④②
C.⑤①⑥③②④
D.④②⑤③①⑥
【解析】选A。这六句话的意思可分为三层:《哈姆莱特》把《丹麦史》中的为父报仇的故事改写为宫廷仇杀故事⑥③;通过哈姆莱特的斗争表现反封建思想⑤②④;塑造出了代表当时人文主义思想和愿望的哈姆莱特的形象①。
5.莎士比亚剧作中的语言往往具有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这得益于排比句的运用,试仿照下面的一段台词,在横线上续写句子。(7分)
我用国王的名义,向英王提出恳切的要求,因为英国是他忠心的藩属;因为两国之间的友谊,必须让它像棕榈树一样发荣繁茂;因为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戴着她的荣冠,沟通彼此的情感,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重要理由。请他在读完这一封信以后,不要有任何的迟延,立刻把那两个传书的来使处死,连忏悔的时间都不要准。
我以生命的名义,向人类提出恳切的要求,???????????????????????
【解析】本题续写的话题可以是关于保护大自然的,可以是关爱弱势群体的,可以是提倡慈善事业的,等等。确定话题后,再思考提出这个话题的理由,然后按照例句的排比形式仿写即可。
答案(示例):因为大自然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为我们的生存必须依赖于大自然,必须让它像刚出水的芙蓉那样不受污染;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用最纯净的乳汁滋养我们的生命,实现彼此的和谐共生,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重要理由。请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不让它遭受蹂躏。
6.(2020·全国卷I)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6分)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答:??????????????????????????????????????????????????????????????
【解析】一段新闻文字中,关键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本文段中,第一句交代了时间,注意2020年不是时间,4月24日是时间,主语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地点是国家航天局网站,解决的任务是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并公布任务标识。
答案(示例):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为“天问一号”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
二、阅读鉴赏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下面节选的是莎士比亚剧作《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一场中的一段,写王子装疯之后,国王让他的恋人奥菲莉娅刺探他是真疯还是假疯。
奥菲莉娅 我的好殿下,您这许多天来贵体安好吗?
哈姆莱特 谢谢你,很好,很好,很好。
奥菲莉娅 殿下,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我早就想把它们还给您,请您现在收回去吧。
哈姆莱特 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
奥菲莉娅 殿下,我记得很清楚您把它们送给了我,那时候您还向我说了许多甜言蜜语,使这些东西格外显得贵重;现在它们的芳香已经消散,请您拿回去吧,因为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殿下。
哈姆莱特 哈哈!你贞洁吗?
奥菲莉娅 殿下!
哈姆莱特 你美丽吗?
奥菲莉娅 殿下是什么意思?
哈姆莱特 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奥菲莉娅 殿下,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
哈姆莱特 嗯,真的;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我的确曾经爱过你。
奥菲莉娅 真的,殿下,您曾经使我相信您爱我。
哈姆莱特 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
奥菲莉娅 那么我真是受了骗了。
哈姆莱特 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进尼姑庵去吧。你的父亲呢?
奥菲莉娅 在家里,殿下。
哈姆莱特 把他关起来,让他只好在家里发发傻劲。再会!
奥菲莉娅 哎哟,天哪!救救他!
哈姆莱特 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咒诅送给你做嫁奁: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进尼姑庵去吧,去;再会!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
奥菲莉娅 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
哈姆莱特 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算了吧,我再也不敢领教了;它已经使我发了狂。我说,我们以后再不要结什么婚了;已经结过婚的,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可以让他们活下去;没有结婚的不准再结婚,进尼姑庵去吧,去。(下)
奥菲莉娅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纪念品”是奥菲莉娅为了试探哈姆莱特是否发疯故意选择的话题,表现了奥菲莉娅不希望哈姆莱特发疯的期望之情。
B.“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一句表达了哈姆莱特对叔叔的痛恨、仇视,对母亲的怨怒,对奥菲莉娅的失望。
C.“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的言外之意是哈姆莱特对奥菲莉娅试探自己感到失望,他已经明白奥菲莉娅已经不爱自己了。
D.“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在疯狂中凋谢”这一句使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发疯一事的无奈之情。
【解析】选B。A项,“表现了奥菲莉娅不希望哈姆莱特发疯的期望之情”错误,主要是为了试探哈姆莱特是否发疯。C项,“他已经明白奥菲莉娅已经不爱自己了”错误,从后文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的赞美可以看出,此时奥菲莉娅还是爱着哈姆莱特的。D项,“描写了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发疯一事的无奈之情”错误,表现的是奥菲莉娅的痛心。
8.哈姆莱特对奥菲莉娅说的“你贞洁吗”“你美丽吗”等语言表达了哈姆莱特怎样的情感?(6分)
答:????????????????????????????????????????????????????????????????
【解析】作答时,可以先分析人物语言表达的意思,然后透过语意分析所表达的人物情感。这两句话是哈姆莱特对听从国王要求来试探自己的奥菲莉娅说的,是质问的语气,表达的情感应是愤怒。
答案:这是内心清醒的哈姆莱特对被人利用的奥菲莉娅的质问,表现了哈姆莱特对奥菲莉娅不知内情而上当的现实的愤怒之情。
9.“哎哟,天哪!救救他!”“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表现了奥菲莉娅怎样的性格?(6分)
答:???????????????????????????????????????????????????????????????????????????????????????????????????????????????????????????????????
【解析】分析这几句话表现的人物性格时,可以从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此时的表现的不理解入手分析,概括出奥菲莉娅对哈姆莱特的关心以及看到哈姆莱特此时表现的无助等,由此判断所体现出的人物性格。
答案:这几句话表现了不明真相的奥菲莉娅的无助、担忧、悲痛,表现了她纯洁和善良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