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动量(强化)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一节动量(强化)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17 14:5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动量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
1.质量为0.2 kg的球竖直向下以6 m/s 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 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内,关于球动量变化量Δp和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p=2 kg·m/s W=-2 J B.Δp=-2 kg·m/s W=2 J
C.Δp=0.4 kg·m/s W=-2 J D.Δp=-0.4 kg·m/s W=2 J
2.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处于静止状态。从t=0开始,物块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其大小及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所示。则(  )
A.0到t2时间内,物块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B.t4时刻,力F的功率最大
C.t3时刻,物块的速度大于false D.t1时刻到t2时刻,物块的动能逐渐减小
3.下列关于动量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其动量一定大
B.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动量一定相同
C.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它的动量一定改变
D.物体的动能不变,它的动量也一定不变
4.一名棒球运动员进行击球训练,在一倾角一定的斜坡顶部将一棒球从高处水平击出,最初2s内棒球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且2s末恰好落到山坡底部,重力加速度g=10m/s2。根据图像信息,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  )
棒球的初始机械能 B.棒球的末动量
C.斜坡的倾角 D.2s末重力对棒球做功的瞬时功率
5.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也越大
B.物体的动能若不变,则动量一定不变
C.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
D.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
6.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功 B.动能 C.动量 D.质量
7.质量为 m、电量为 q 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 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 t 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 t 秒小球又回到 A 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false B.整个过程中小球动量增加了 2mgt
C.从 A 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减少了false D.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falsemg2t2
8.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抛物线AB组成,A点为抛物线的顶点,h=0.8m。一小环套在轨道上的A点,如图所示。小环以v0=2m/s水平初速度从A点开始运动,沿轨道运动过程中与轨道恰无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x=8m
B.若小环从A点由静止因微小扰动而滑下,到达B点所用时间为0.4s
C.小环无论以多大的初速度从A点水平抛出,到达B点动量方向不变
D.小环无论以多大的初速度从A点水平抛出后,与轨道都无相互作用力
9.质量为m的物体沿某一条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初动量的大小为4 kg·m/s,经过时间t后,其动量的大小变为10 kg·m/s,则该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的大小为(  )
A.6 kg·m/s B.8 kg·m/s C.10 kg·m/s D.20 kg·m/s
10.一个质量为0.2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5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
①false②false③W0④W2.5J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运动中的物体,动量始终保持不变的是(  )
A.正常运行的地球同步卫星
B.用绳子拉着物体,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碰到竖直墙壁被弹回,速度大小不变
D.荡秋千的小孩,每次荡起的高度保持不变
12.一个质量为50kg的蹦床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1.8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2.45m高处。已知运动员和网接触的时间为1s,g取10m/s2。运动员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
A.50kg·m/s B.300kg·m/s C.350kg·m/s D.650kg·m/s
13.从高处抛出一物体,落至地面。用 m、v0、h、θ 分别表示平抛运动物体的质量、初速度、抛出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抛出时物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抛射角)。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物理量与抛射角 θ无关的是(  )
A.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B.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
C.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D.物体落地时的动量
14.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false表示物体的动量,false表示物体的动量变化率,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质量为0.4kg的足球以15m/s的速率飞向球门,被守门员扑出后足球的速率变为20m/s,方向和原来的运动方向相反,在守门员将球扑出的过程中足球动量的变化量为(  )
A.2kg·m/s,方向与足球原来的运动方向相同
B.2kg·m/s,方向与足球原来的运动方向相反
C.14kg·m/s,方向与足球原来的运动方向相反
D.14kg·m/s,方向与足球原来的运动方向相同
二、实验题
16.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A.在一块平木板上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然后将其竖直立于斜槽轨道末端槽口前,木板与槽口之间有一段距离,并保持板面与轨道末端的水平段垂直
B.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false
C.将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段动距离false,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false
D.将木板再水平向右平移同样距离false,使小球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在白纸上得到痕迹false
若测得false间距离为false,false间距离为false,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false。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尽可能光滑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小球均需由静止释放
D.小球的初速度可通过测量小球的释放点与抛出点之间的高度false,之后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
(2)根据上述直接测量的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可以得到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的表达式false=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如下的结论,期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小球打在false点时的动量与打在false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false,小球打在false点时的动量与打在false点时动量的差值为false,则应由false:false
B.小球打在false点时的动量与打在false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false,小球打在false点时的动量与打在false点时动量的差值为false,则应由false:false
C.小球打在false点时的动能与打在false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false,小球打在false点时的动能与打在false点时动能的差值为△false,则应由false
D.小球打在false点时的动能与打在false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false,小球打在false点时的动能与打在false点时动能的差值为△false,则应由false
(4)另外一位同学根据测量出的不同false情况下的false和false,令false,并描绘出了如图false所示的false图象。若已知图线的斜率为false,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false与false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三、解答题
17.小物块电量为+q,质量为m,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度为h,空间中充满了垂直斜面匀强电场,强度为E,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物块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
(1)电场的冲量.
(2)小物块动量的变化量.
18.“避险车道”是由粗糙碎石铺成的上坡路段,供下坡的汽车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避险。如图是某公路的避险车道及周围路段示意图(俯视图),其中下坡路段倾角为false,避险车道倾角为false。一辆总质量为falsekg,以54km/h的速率在下坡路段向下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失灵(同时发动机失去动力),司机仅控制方向,使汽车驶入避险车道,最后停下。后经交警勘察和回放录像,发现该汽车在避险车道上运动的距离为28m,且从刹车失灵到停止运动经历了28s。若该汽车在避险车道上运动时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汽车总重力的0.8倍,它在下坡路段和避险车道上的运动均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且不计其在下坡路段和避险车道交界处的能量损失,取false,false,求:
(1)汽车在避险车道上的加速度的大小;
(2)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量的大小;
(3)汽车在刹车失灵后进入避险车道前受到的平均阻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
1.A2.C3.C4.A5.D6.C7.C8.C9.A10.A11.B12.D13.C14.C15.C
16.C false A false 17.(1)false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2)false 方向沿斜面向下 18.(1)false;(2)false;(3)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