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活动探究 粗盐提纯(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 活动探究 粗盐提纯(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4-09 08: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探究 粗盐提纯
1.粗盐中含有 、 等可溶性杂质和 等不溶性杂质。
2.粗盐经过 、 、. 、 可制得精盐。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有 次使用到玻璃棒,在过滤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 。
3.三组同学在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中,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或仪器不干净。六组同学提纯后计算出的精盐产率比同期实验的其他同学都低得多,请你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4.右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填“高”或“低”) 于滤纸的边缘。滤纸应(填“高”或“低”) 于漏斗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
5.测定粗盐(含难溶杂质)中氯化钠质量分数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填空。
(1)称取粗盐样品M g。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若空载时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可将左边的平衡螺母旋动使其向 移动。应将粗盐放在天平的 盘上。
(2)溶解。将称取的粗盐溶于适量蒸馏水,溶解操作应在 (填仪器名称)里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3)过滤,并将洗涤沉淀的洗液转移到滤液中。过滤时,玻璃棒的作是 。
(4)蒸发。加热蒸发滤液操作应在 (填仪器名称)里进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
(5)计算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并用托盘天平称量,测得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m g,则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 。
6.用足量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配制成m g a%的食盐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洗涤干净。正确顺序是
A.④⑤②③⑥①⑤ B.③④②③①⑥⑤
C.⑤②③⑥④①⑤ D.⑤②⑥③④①⑤
7.拟用实验方法除去下列(1)~(4)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限从A~D提供的试剂及操作方法进行选择,并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短线上。
A.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蒸发、结晶
B.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沉淀
C.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沉淀
D.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CaCO3中含有少量杂质Na2CO3 ; (2)Cu粉中含有少量杂质CuO粉末 ;
(3)NaCl中含有少量杂质Na2CO3 ; (4)KCl中含有少量杂质MnO2 。
8.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化学方法 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物质类别
所选试剂 判断方法
方法一(例) 锌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
⑵物理方法 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蒸发皿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 。
9.草木灰是常用的钾肥,小明想提取出草木灰中的钾盐,并验证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使用的仪器如下。
(1)用适量的水浸泡草木灰,所用到的仪器有 。
(2)过滤。所用到的仪器有 。
(3)将滤液蒸发。所用到的仪器有 。
(4)在得到的白色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此钾盐是 ,
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
活动探究 粗盐提纯答案
1.氯化镁.氯化钙 泥沙
2.溶解.过滤.蒸发.转移 四 .导流(引流)
3.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了等) 粗盐中的氯化钠未完全溶解便开始过滤了(或过滤时液体洒出;或蒸发时液体溅出等)
4.(1)烧杯 漏斗
(2)低 低
(3)防止因局部受热而造成液体飞溅 较多固体 坩埚钳
5.(1)右 左 (2)烧杯 加快粗盐溶解 (3)引流
(4)蒸发皿 防止局部过热而使液体飞溅 (5)×100%
6. D
7.1C 2B 3A 4D
8.(1)
方法二 紫色石蕊试液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紫色石蕊试液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三 铁锈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铁锈作用,若铁锈消失且试液变黄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四 碳酸钠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碳酸钠作用,若固体消失且有气泡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
(2)物理方法: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到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搅拌,若有白色固体析出的原样品是氯化钠溶液,没有固体析出的是稀盐酸。
9.a、b; a、b、d; a、e 、c; K2CO3; K2CO3+2HCl=2KCl+H2O+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