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简谱) 唱歌 阿西里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简谱) 唱歌 阿西里西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18 18:3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一课唱歌《阿西里西》。
教材分析:
《阿西里西》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的唱歌课。是一首彝族儿童游戏时的歌曲。歌曲是降B调,2/4拍子。中速稍快。其中丘都拉迪嗡啊,嗡啊,的衬词更是带给人一种欢乐、高兴的情绪。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好动。本课在设置时紧密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教学活动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艺术学科能力发展的需要,适合小学生认知的规律,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了解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
2.学会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 ???
3.结合歌曲能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感受力、表现力、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
1.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并能富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
2.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表演能力及协调能力。 ???
教学难点: ???
1.对歌曲演唱情绪及节奏、音高、音准的把握。 ???
2.根据歌曲进行歌表演,并能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课前复习歌曲律动?:
《山谷回音真好听》、《小雪橇》、《十二生肖歌》
歌曲《阿西里西》 ???
教学导入 ???
1.欢迎大家进入激情音乐课堂。(设计理念:跟音乐做声势。调动学生积极性)
谈话:刚才我们动听的歌声,优美的律动惊扰了彝族的好朋友们。他敲锣打鼓在欢迎我们,一起去看看。
2.老远就听见震天响的锣鼓声。一起来。
2/4X X X | X X | X X X | X X ||
咚咚 锵 咚 锵 咚咚 锵 咚 锵
还有喜庆的鞭炮声。
2/4 X X X X | X X X X ||
噼 里 啪 啦 噼 里 啪 啦
要求:
a.强调 2/4拍强弱规律。
敲鼓要重一些,这是强拍用符号f表示。后面一拍是弱拍用符号p表示,(图示法强拍用黑色实心圆表示,弱牌用白色实心圆表示。还可以用拍手点指法表示强弱。)
b.彝族朋友这么热情我们当然要去观光了。
三、介绍彝族。
彝族人民非常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有美丽的风景和秀丽的山水,每逢节日他们就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参加唱歌跳舞,在歌舞中跳出热情、跳出团结、跳出幸福的生活,那场景可热闹了! ???
(1)彝族地理位置:(看地图讲解)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总体上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地理 分布格局。图中是贵州威宁一带的彝族。
(2)彝族旅游:
A.迷人风光草海。B.独特的山脉。C.彝族村落D独一无二的彝族文字。E.精美的彝族服饰。F.五花八门的彝族乐器。G.彝族音乐特点H.色香味全的彝族美食。I.彝族节日——火把节. J.精彩纷呈的火把节活动。
火把节太精彩了,要想参加火把节,就必须拿到门票。学会他们的歌曲。大家有没有信心?
四、学唱彝族歌曲.
1.感受歌曲:板书课题。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朋友们做游戏时唱的歌曲。 ???
2.提问调号,拍号,歌曲速度,情绪。
3.拍一拍。按节奏读歌词。
4.说一说。
(1) 你们知道彝族语言“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吗?请在书中找答案再抢答。
(2)歌曲中彝族语言“丘都拉迪 嗡啊”是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彝族语言中的“丘都拉迪 嗡啊”是游戏时发出的声音。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无实意。
5教唱歌曲简谱2遍。
4.教唱歌词。
接龙游戏。
(1)老师唱前两小节,学生节后两小节。
(2)学生分组接唱歌曲歌词。背唱歌词。
5. 音乐游戏
(1)拍手游戏
《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唱的歌曲,平时你们喜欢做游戏?今天我们边唱歌边拍手玩。(左右同桌按节奏拍手。要求:击掌两次拍一次。背唱歌词)
(2)钻山洞游戏
A.课件彝族游戏磨秋。简单介绍。
B.介绍彝族钻山洞游戏规则。
抽背好歌词的同学8人。大家唱歌拍手向前走前面两人手对手搭城山洞。后面两人穿过山洞后接着搭成洞,后边同学依次。
D.边唱歌边玩钻山洞游戏。剩余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声势。
6.动画课件。
(1)介绍乐器,为歌曲伴奏。(响板,串铃,双响筒,)
(2)带着愉快心情再把这首歌演唱一遍。跟音乐边唱歌边做声势。
7.试一试声势。
课本中有一组声势我们来学习。教师示范。领同学们分五组节奏型来练习。
(1-4)小节,(5-8)小节,(9-10)小节(11-15)小节 (16小节)
8.分组为歌曲伴奏,或用声势演唱。
五、拓展部分—— 学彝族基本舞蹈动作 ???
播放彝族舞蹈基本动作微视频(1分钟)。
师:咱们中国的少数民族各个都能歌善舞,彝族也不例外,我们一起来跳跳彝族的舞蹈怎么样?学生观看了解。?大家课后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练习。?
六、结束语: ???
师: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是一首边做游戏,边唱的歌曲。表达了快乐彝乡喜爱交往、喜爱朋友、喜爱游戏、喜爱跳舞的快乐天性。该歌曲是“ 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民歌”、“WHI世界 民间音乐遗产保护范例”、首届“中国城市十佳形象主题歌”。
七.布置作业。
1.学跳《阿西里西》基本舞步。
2.边唱歌曲边练习课本中的声势。
下面请随美妙的歌声快乐地唱起来吧!
课后反思:
《阿西里西》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的唱歌课。是一首彝族儿童游戏时的歌曲。
我的课型主要以声势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兴趣,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体验彝族音乐的独特之处。
一、以声势律动熟悉歌曲
声势是人类表达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拍手、拍肩、拍腿、跺脚以及捻指等方式在已有的音乐基础上进行节奏的训练。引导学生动静结合,愉快学习,主动学习,使学生对歌曲《阿西里西》有着更为深入和透彻的理解,体会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提升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游戏中学习歌曲。
游戏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本课我设计了拍手游戏,钻山洞游戏,使原本乏味的课堂活跃起来。
三、彝族风貌介绍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歌曲。
不足之处:
1:课程内容涵盖太多。时间把握不准确。
2.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太少。
今后还需要加强我自身的教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