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达标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达标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7 15: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40分)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唐太宗善于用人②唐太宗时,魏征敢于直言③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④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
4.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以才学高低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5.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6.下列古代画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

①阎立本②吴道子③张择端④顾恺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对比如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8.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A.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B.文成公主入藏
C.唐封渤海头领为渤海君王
D.唐朝发兵击败突厥
9.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称为“诗仙”的(

A.李白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韩愈
10.如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日关系大事辑览》一书,以大事记的形式梳理两千余年来的中日关系,分四个部分,细致地展现了中日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互动和关系。在唐朝中日两国的交往中,彼此间影响的程度是(

A.日本影响唐朝为主
B.双方影响程度一样
C.唐朝影响日本为主
D.中日双方互不影响
13.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③曲辕犁④筒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唐三彩、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15.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B.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C.唐太宗时吐蕃是唐王朝的一部分
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16.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17.如图是舞蹈《飞天》剧照,七年级(1)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表了以下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极了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
18.如图是一幅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从这副书法作品中体现出(

A.日本确立起了封建制度
B.日本汲取了中国文化。
C.日本正在向欧洲国家学习
D.日本文化已经超过中国唐朝
19.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有(

①唐玄宗歧视少数民族将领②奸臣当道,政治腐败③唐朝内地兵力空虚④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④
20.唐朝时期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这表明唐朝时期(

A.男女平等得以实现
B.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C.尚武之风盛行一时
D.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二、非选择题。(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5分)
22.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空前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对外交往、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处于领先的地位。观察下面的几组图片,完成下列探究性问题。(17分)第一组【伟大诗人】
第二组【经典作品】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第一组图片中的两位诗人分别被人们尊称为什么?请你分别列举一部他们各自的作品。(6分)
(2)第二组图片中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的作品有何风格?与其同时期的著名画家还有谁?(6分)
(3)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唐朝时期出现以上繁荣局面的原因?(5分)
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天下和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
——柳宗元
材料二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三“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材料四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2分)
(2)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的使团被称作什么?你能举出唐朝对日本在文化方面影响的事例吗?(6分)
(3)指出材料三中高度赞扬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哪里?“传法为重,舍身为轻”指的是什么?(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位“僧人”是谁?“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发生在哪位帝王在位期间?(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据《太平广记》载,唐安史之乱发生后,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移,洛阳一带房屋被焚毁,人烟稀少,千里萧条。
材料二唐朝江南户数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这种现象的原因。这种现象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了唐代人口数量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