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专题二《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下图是一个高等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A.
初级卵母细胞
B.
卵细胞
C.
次级卵母细胞
D.
卵原细胞
下图为某动物体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A~D为该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的示意图。其中不会出现的示意图是
A.
B.
C.
D.
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关于某二倍体生物个体中卵原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NA复制形成的核基因不相同
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C.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细胞的均等分裂
D.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均相同
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B.
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
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D.
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下列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可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进行观察
B.
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中,可观察到处于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
C.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D.
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中,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
基因型为AaBb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B的精子,与该精子同时产生的其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A.
aB、b、b
B.
AAaB、b、b
C.
AB、ab、ab
D.
AaB、ab、b
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
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
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
D.
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极体)形成过程中
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图1为某动物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该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细胞中能观察到8条染色体,它属于图2中类型a的细胞
B.
类型c的细胞只能出现在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C.
类型e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若取自精巢,那么该细胞是精细胞
D.
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存在染色单体的细胞有b、d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图甲、乙、丙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
B.
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kl段
C.
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D.
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gh段形成的原因都与质膜的流动性有关
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
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C.
四分体中姐妹染色单体间也会存在等位基因
D.
卵原细胞中四分体的个数与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相等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的步骤是
(
)?
A.
①
B.
②
C.
①和②
D.
①、②和③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不同生物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有丝分裂。该细胞在间期有8条染色体
B.
乙图表示减数分裂Ⅰ。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C.
丙图表示减数分裂Ⅰ。该细胞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D.
甲、丙均含有8个核DNA分子,乙、丙均含有4条染色体
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染色体片段,人体细胞中的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为有随体染色体,其余为无随体染色体。不考虑任何变异,下列关于人类精子形成过程中的随体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精原细胞中的随体在其减数分裂前间期随染色体复制而复制
B.
随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随体数量在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时加倍
D.
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含有5条有随体染色体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C.
动物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增倍
D.
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找到两条X染色体
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C.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D.
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A.
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B.
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C.
减数分裂Ⅰ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Ⅰ前期
D.
减数分裂Ⅰ前期、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
猪的卵细胞中有19个染色体,那么它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四分体应有()
A.
38个
B.
19个
C.
76个
D.
57个
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如图表示其体内细胞正常分裂时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B段该动物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B.
BC段时该动物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BBbb
C.
CD段时该动物细胞内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DE段时每条染色体上可能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研究人员在研究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如图1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并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其染色体的分配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逆反”减数分裂是获得重组染色体概率高的卵细胞的途径之一
B.
“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C.
“逆反”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MⅠ
D.
“逆反”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只发生在MⅡ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其携带的成对基因也随之分离
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B.
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体
C.
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D.
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形成四分体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
A.
维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B.
使后代能获得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
C.
是一切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D.
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意义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受精过程的完成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
未受精时卵细胞代谢比较活跃,为受精做准备
C.
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基础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
受精卵中来自母方的遗传物质多于来自父方的遗传物质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a、c阶段为有丝分裂(或包含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等;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8分)下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关系及细胞分裂时核DNA数目变化的坐标曲线图和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行为图,Ⅰ、Ⅱ、Ⅲ、Ⅳ表示连续分裂的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c柱中表示核DNA数目的是____________。
(2)图二中CD段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该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
(3)在图三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__。
(4)图三中的细胞③处于坐标曲线图的____________段,其产生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5)符合图一中阶段Ⅲ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如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坐标图中的曲线是______数目变化曲线,由分裂图可知,a=______。
(2)HI表示发生了______作用,形成的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
(3)在坐标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_____段;在分裂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
(4)分裂图①的细胞名称是______,它位于坐标图中的区段是______。
(8分)科学家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推测,最终从细胞学角度厘清了配子的产生方式及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1883年,贝尔登观察到马蛔虫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为4条,而卵细胞与精子中的染色体数则都为2条。根据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00年,冯·温尼沃尔特解剖出生1天、1.5天、2天……28天雌性小兔的卵巢,观察比较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发现刚出生的小兔细胞分裂图像为A,出生两天的细胞分裂图像为AB,而出生四天的是ABC……,由此推测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图像出现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1901年,Montgomery观察到某物种有1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全部染色体都会出现两两配对现象。他推测配对应该发生在父本与母本染色体之间,而不是父(母)本染色体自身配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就是现在所说的___________染色体。
(4)1913年,Carother发现笨蝗细胞中有一对常染色体大小不等,而雄蝗虫的性染色体(X染色体)仅一条,减数分裂时这条X染色体只能待在一极。Carother统计了300多个后期的细胞,发现X
染色体与那对大小相异的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比例接近___________,这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某一极,非同源染色体之间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偶尔会出现不对称交换(如下图),推测这种交换会造成______________变异。
(6分)图1为染色体组成为2N的某个生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中只绘出部分染色体,其中②、③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一端,称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此类染色体复制前后形态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为该生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甲细胞正在进行______分裂,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的基因可与染色体______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2)图1丙细胞中核DNA的数量为_____条,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图3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图1中_________细胞处于图3的OB段(不包括O、B两点)。
(6分)分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基因型与花色的对应关系如下:
紫花
红花
白花
A__B__
A__bb
aa__
__
某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只有紫花植株和红花植株,且二者的比例为1:1。对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认为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且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观点二认为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基因自由组合。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观点一正确,则亲本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观点二正确,则F1中的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以上观点哪一个正确,请从F1中选择材料,设计简单实验进行证明。要求写出实验思路、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染色体三体(比正常果蝇多一条性染色体)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而正常分离,另一条性染色体不能配对而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则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果蝇,所产生配子的性染色体组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下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序号
甲
乙
丙
丁
表现型
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
①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不确定表中四种果蝇是否为纯合子,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如下实验: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做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8分)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一对X和Y性染色体,X和Y的结构模式图如图甲所示,其中I表示X和Y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域,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所特有的基因。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果蝇的X和Y上分别含有图中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区域,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区域。
(2)在减数分裂时,图甲中的X和Y之间有互换现象的是??????????区域。
(3)已知某一刚毛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B和b两种基因,请写出该果蝇可能的基因型,并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
可能的基因型:????????????????????????????????????????。
设计实验:????????????????????????????????????????????????????????????。(2分)
预测结果:?????????????????????????????????????????????????????????????
?
?
?
?????????????
?
?????????????????????。(2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熟练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根据细胞图像判断分裂方式和时期。难度较易。
【解答】
分析题图可知,题图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的排列在细胞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的名称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知识。本题的解题关键为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形态与特点,要注意同源染色体在减一后期就已经相互分离,因此在减一-的末期以及减二的全过程中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解答】
A.图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发生了着丝点的分离,由此可判断为减二后期,图中白色染色体上的黑色部分说明在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故A项正确;
B.图中所绘应为减一末期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经过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在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中两条大染色体),而且此时着丝点未分裂,不应该出现图中染色体情况,故B项错误;
C.由图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可知图中所绘应为减二末期,该细胞为精细胞或卵细胞或第二极体,故C项正确;
D.图中无同源染色体,再结合染色体形态可知图中所绘为减二后期,故D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略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
【解答】
A.根据甲图中的基因组成可知,丁(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A错误;
B.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的基因重组,也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B错误;
C.根据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甲细胞可以是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以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C正确;
D.根据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要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雄性动物与其测交,D错误。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分裂的观察实验,考生要能够识记装片制作过程中的各步骤的目的,并熟练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难度适中。
【解答】
A.精原细胞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进行观察,A正确;
B.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中,可观察到处于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即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
C.桃花的雄蕊是雄性生殖器官,能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而且数量多,适宜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桃花的雌蕊中1个大孢子母细胞经1次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3个退化,1个大孢子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胚囊,分裂细胞数目太少,不易观察到各个时期,一般不宜作为实验材料,C正确;
D.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中,其中的细胞经处理后已经死亡,不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D错误。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特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能结合题干所给精原细胞和精子的基因型,推测其他三种精子的基因型.
【解答】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aB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异常,含有基因A和a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同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aBB和bb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基因型为AAaaBB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也异常,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含有基因A的两条染色体移到了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B和aB的两个精子,而基因型为bb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基因型均为b的两个精子。
因此,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B、b、b。
BCD错误;
???????A正确。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解答】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内有4对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为0条;B错误。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C错误。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极体)的形成过程中;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解答】
分析图1: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2:a是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或前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
A图1细胞中能观察到8条染色体,它属于图2中类型a的细胞,A正确;
B.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B错误;
C.图二中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有三种类型,其中类型e细胞染色体和核DNA数目为最少,推知为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又知其位二倍体的动物体内的细胞,所以e的细胞中肯定没有同源染色体,若取自精巢,那么该细胞是精细胞,C正确;
D.存在染色单体时,染色体与核DNA之比为1:2,因此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存在染色单体的细胞有b、d,D正确。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曲线图中个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解答】
A.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该细胞含有Y染色体,因此基因A和a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A错误;
B.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乙的bc段;但在图丙中无对应的区段,因为图丙只能表示有丝分裂,B错误;
C.图乙中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图丙中的hj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可见两者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C正确;
D.图乙种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图丙中的gh段形成的原因也是着丝点分裂,所以两者形成的原因与质膜的流动性无关,D错误。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A.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增殖方式,体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故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形态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错误;
C.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则四分体中姐妹染色单体间也可能会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
D.卵原细胞中四分体的个数是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的一半,D错误。
1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答】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所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即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图中①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②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③受精卵通过发育形成完整个体表现各种性状,在后代中形成一定的性状分离比。综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步骤①,即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解答】
A.甲图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间期的2倍,所以间期有4条染色体,A错误;
B.乙图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生物的体细胞中相同,有4条染色体,B错误;
C.丙图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C错误;
D.由图可知,甲、丙均含有8个核DNA分子,乙、丙均含有4条染色体,D正确。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体现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
【解答】
A、根据题意,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染色体片段,属于染色体的一个部分,在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随体在间期会随染色体复制而复制,A正确;
BCD、在不考虑任何变异情况下,人体细胞中的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为有随体染色体,说明体细胞中有5对(10条)有随体染色体,经染色体复制后,初级精母细胞中的随体数量加倍为20个,在减数第一分裂结束时形成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有随体10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虽然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有随体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各含一个随体)分开形成两条有随体染色体,但其随体数量没有发生改变;再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每个精细胞中应有随体5个,B,D正确,C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的知识点,熟知细胞分裂过程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
【解答】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A正确;
B.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不成对,B错误;
C.动物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增倍,C正确;
D.精原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有两条X染色体;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都有两条X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有两种类型,含X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后期,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D正确。
1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还要求考生考虑细胞质遗传物质。
【解答】
A.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是否需要变形、生殖细胞数目,B错误;
C.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开,但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分离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导致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有差别,C错误;
D.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因此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25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D错误。
1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Ⅰ前期,综上,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四分体概念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解答】
首先根据猪的卵细胞中有19个染色体,可推知体细胞有38条染色体或19对同源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四分体的数目为19个。综上,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各选项。
【解答】
A.AB段该动物细胞核内的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
B.BC段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该动物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BBbb,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C错误;
D.DE段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无姐妹染色单体,D错误。
2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学会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根据题干的有效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解答】
A.D.根据图1和图2,“逆反”减数分裂提高配子变异的三种途径:M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MⅡ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卵细胞获得重组染色体的概率高,A正确,D错误;
B.“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B正确;
C.“逆反”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MI,C正确。
2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识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解答】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少数基因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错误;
B、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其携带的成对的基因也随之分离,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会自由组合,C错误;
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或相同性状,D错误。
2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四分体的有关内容,属于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四分体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形成,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2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的意义,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的意义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物种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A正确;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能获得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B正确;
C、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和分化,C错误;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选:C。
24.【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记忆知识的能力。
【解答】
A.精卵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相互识别融合从而完成受精作用,受精过程的完成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A正确;
B.未受精时卵细胞代谢和物质合成等比较缓慢,B错误;
C.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细胞,它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更多细胞,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是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基础,C正确;
D.
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
,
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
所以受精卵中来自母方的遗传物质多于来自父方的遗传物质,D正确。
2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①a阶段DNA含量增加一次,减少一次,a阶段为有丝分裂。在b阶段中细胞中的DNA含量增加一次,减少了两次,所以b阶段为减数分裂。c阶段中染色体数量增加一次,减少一次并维持体细胞的数量,则c阶段为有丝分裂,①正确;
②L点→M点表示受精过程,精卵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②正确;
③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含有体细胞染色体数,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的2倍,③错误;
④MN段发生DNA复制,核DNA含量的加倍,④正确。
综上,①②④正确,即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6.【答案】(1)c??
(2)初级卵母细胞;
1:2:2??
(3)②③;①②
??
(4)
EF;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5)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胞分裂图和柱形图,
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健是题图的分析,这就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分析图二可知,AH表示减数分裂,HI表示表示受精作用;图三中,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据此做题。
【解答】
(1)
分析图一可知,b可以消失,也可出现,表示染色单体数,当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1:2:2,所以图一中a、
b、c分别表示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数目。
(2)
图二中CD段对应图一中阶段Ⅱ,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数目之比为1:
2:
2,
表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为初级卵母细胞。
(3)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所以在图三中,
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②③
;
着丝粒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
所以只有①②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4)
图三中细胞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为次级卵母细胞,
它位于坐标图中的EF段,
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5)
图一中阶段Ⅲ所示染色休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数目之比为1:
2:
2,
且数目均只有阶段Ⅱ中的一半,
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符合图一中阶段Ⅲ所示数目关系的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27.【答案】(1)核DNA;
2
(2)受精;有丝分裂
(3)A→D?;I→J;①、④
(4)初级卵母细胞;
C→D
【解析】
【解答】
(1)由于坐标图中的曲线中,BC段逐渐加倍,所以其表示DNA变化曲线,由分裂图可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核DNA是4个,所以a为2。
(2)HI表示DNA数目加倍,恢复后与体细胞相同,说明发生了受精作用;受精卵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
(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在分裂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④;在坐标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A→D、I→J段。分裂图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4)由于分裂图③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又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细胞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它位于坐标图中的区段是C→D段。
故答案为:
(1)核DNA;
2
(2)受精;有丝分裂
(3)A→D?;I→J;①、④
(4)初级卵母细胞;
C→D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坐标图中BC段表示含量加倍,说明为DNA变化曲线;AD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E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
分裂图中: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曲线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28.【答案】(1)配子中遗传物质减半
(2)A、B、C
(3)如果父本(或母本)染色体自身配对,那么必然存在不能配对的染色体;只有配对发生在父本与母本染色体之间,才能全部染色体都两两配对???
同源
(4)1:1;自由组合
(5)染色体(染色体结构/缺失/重复)
【解析】略
29.【答案】(1)有丝;②或③
????
(2)8
;次级精母细胞
?
(3)同源染色体对数;乙、丙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1)由图1中的甲图可以看出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可以判断出是在进行有丝分裂。乙细胞是有丝分裂完成的体细胞。由图乙可以知,①、④为同源染色体,故①可以和②、③进行基因自由组合。
(2)由图可知,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有4条,每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DNA数量是8条,,丙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丁细胞是丙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因此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3)生物体染色体组成为2N,由图3知在分裂时期中,OB段数量为N,BC为零,是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OB段(不包括O、B两点)有N对同源染色体,图1中甲有2N对同源染色体,乙、丙有N对同源染色体,丁无同源染色体,故乙、丙处于图3的OB段(不包括O、B两点)。
30.【答案】(1)AABb、aabb?;紫花:红花:白花=3:3:2
(2)让F1中的紫花植株自交,观察统计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子代只有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其比例为3:1,则观点一正确;若子代有紫花植株、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其比例为9:3:4,则观点二正确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相关知识,熟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根据遗传规律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
【解答】
(1)由题意分析可知,亲本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_b,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二者杂交后代中紫花与红花的比为3:1,与题意不符,因此亲本中的白花植株一定为aabb。若观点二正确,可推出F1中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二者杂交,子代基因型:A__B__=3/8,A__bb=3/8,aa__
__=2/8,所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3:3:2。
(2)由题意可知,设计自交实验比较简单,但选择F1中红花植株自交时,无论观点一正确还是观点二正确,其后代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都是3:1,因此只能选择F1中的紫花植株让其自交,观察统计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子代只有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其比例为3:1,则观点一正确;若子代有紫花植株、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其比例为9:3:4,则观点二正确。
31.【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
(2)X:Y:XY:YY=1:2:2:
1
(3)①甲、丁;雌性全部为卷曲翅,雄性全部为正常翅
???
②甲、乙;卷曲翅:正常翅=2:1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基因定位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1)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细胞中可能同时含有两条Y染色体或两条X染色体。
(2)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而正常分离,另一条性染色体不能配对而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则所产生配子的性染色体组成种类及比例分别为X:Y:XY:YY=1:2:2:1。
(3)①判断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可用显性雄性(卷曲翅雄性)与隐性雌性(正常翅雌性)杂交,即甲×丁,若子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性全是显性(卷曲翅),雄性全是隐性(正常翅)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
②假设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则卷曲翅得基因型都为Aa,若不存显性纯合致死,则卷曲翅的基因型有AA或Aa两种可能,可用卷曲翅与卷曲翅进行交配来验证,即甲×乙,若子代卷曲翅:正常翅=2:1,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就不存在。
32.【答案】(1)Ⅰ
Ⅱ
(2)
I
???????(3)或让该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杂交,分析后代的表型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刚毛,雄性个体全为截毛,说明B和b分别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截毛,雄性个体全为刚毛,说明B和b分别位于Y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解析】(1)B和b基因分别位于X和Y染色体上,说明二者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
?
源区域(I),R和r基因只有X染色体上才有,说明其位于X染色体的Ⅱ区域。
(2)在减数分裂时,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
?域有联会和互换现象,
非同源区域则没有。
(3)含有B和b两种基因的刚毛雄果蝇基?
?因型可能有两种,即或,要确定?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可以让该果蝇与截毛雌果蝇()
杂交,
然后观?
察后代的表型。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