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4.茎和叶一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4.茎和叶一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17 22:1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4.茎和叶一课一练(含答案)
一、填空题
1.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过段时间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球,说明植物的叶具有__________作用。
2.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____________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___________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植物的____________具有支撑作用。
4.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
5.种子的____________发育成了茎和叶,____________发育成了根。
6.茎既能____________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也能从____________运输叶吸收阳光制造的养料。(填“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
7.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8.取一段凤仙花的茎,插入红色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凤仙花的茎变红了。这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
A.支撑作用 B.吸水作用 C.运输作用
9.关于茎的作用,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运输水分、养分 B.支撑植物 C.制造养料
10.叶不仅能吸收阳光,还起到( )作用。
A.蒸腾水分 B.吸收水分 C.支持
11.一端浸入稀释的红色水中的茎,很长一段时间后,( )。
A.外皮变红了 B.没有变化 C.全变红色
12.关于植物茎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茎具有运输作用,主要是因为茎内有许多小管子
B.茎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 C.茎是从上向下运输水分和矿物质的
13.关于植物的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没有茎的植物比较常见 B.植物的茎形态多种多样
C.绝大部分植物的茎都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4.关于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植物的生长,茎也会越长越粗,越长越高。
B.植物的茎只会长高变粗,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C.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养料的作用
15.绿叶制造养料时,需要( )提供的能量。
A.水分 B.太阳 C.土壤
16.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来自( )。
A.土壤 B.水分 C.绿叶
17.樟树的茎是(   )。
A.攀缘茎 B.直立茎 C.缠绕茎
18.松树长得比较高大而且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它的茎具有( )作用。
A.固定 B.支撑 C.运输
19.小科了解到香蕉树的叶子很大,他可以推测香蕉树适合生活在( )的地区。
A.多雨 B.寒冷 C.干旱。
284797559055020.小雅将植物上的一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小雅观察到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变黄了(如下图)。这说明叶具有( )。
A.吸收阳光的作用
B.蒸腾水分的作用
C.运输水分的作用
21.小明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如下图)。这说明叶具有( )。
269557511430A.吸收阳光的作用
B.蒸腾水分的作用
C.运输水分的作用
22.仙人掌适合生活在( )环境中。
A.热带雨林 B.干旱的沙漠 C.寒冷的北极
23.取一株有茎和叶的植物插入红色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这株植物的茎和叶( )。
A.无变化 B.变得更绿了 C.变红了
24.凤仙花的叶在茎上的排列是( )。
A.交叉生长 B.整齐排列生长 C.杂乱无章生长
25.叶子在植株上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
A.更加美观 B.保持植株平衡 C.接受更多阳光
26.地锦草又名牛奶草,这种植物的茎折断后会流出“牛奶”,可见茎有( )作用。
A.美化 B.运输水分和营养 C.生成营养
三、判断题
27.有些植物能用茎进行繁殖,比如甘蔗。(______)
28.植物的茎只有支撑和运输两种作用。(______)
29.植物的茎输送水分的方向是从上往下。(______)
30.所有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很重要的特征。(______)
31.凤仙花的幼苗绿色的茎和浅绿色的子叶也能进行微弱的光合作用。(______)
32.植物的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生长速度相同。(______)
33.刚出土的凤仙花的茎长有许多细细的毛。(______)
34.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______)
35.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好看。(______)
36.垂直于地面生长的植物的茎称为攀缘茎。(______)
37.生活中,我们吃的马铃薯实际上是它的茎。(______)
38.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和植物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如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减少了叶蒸腾水分的作用,适合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_____)
39.把一段新鲜芹菜插在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一天后,发现芹菜的茎变红了,说明芹菜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______)
40.我们吃的土豆属于植物的根。(______)
41.植物的养料全部来自于植物的根。(______)
42.植物的叶大部分是绿色的,因为里面含有叶绿体。(______)
43.不同植物的茎生长方式也不同,像西瓜的茎是缠绕茎。(______)
四、连线题
44.根据植物茎的生长特点连线。
凤仙花的茎 缠绕茎
红薯的茎 直立茎
牵牛的茎 攀缘茎
葡萄的茎 匍匐茎
五、简答题
45.凤仙花的种子长成了幼苗,它的茎也越长越高,你是怎样测量凤仙花茎的高度的?请你写出测量的方法。
六、实验题
(一)研究植物茎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实验。
46.把一段芹菜放入装有红色水的瓶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瓶子内红色水(______),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到它的横切面有(______)出现,说明了茎具有从(______)向(______)运输水分的作用。
47.我还知道,植物的茎是( )运输绿叶制造的养料。
A.从上向下 B.从下向上 C.从任意方向都可以
48.植物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茎具有( )。
A.支撑作用 B.固定作用 C.运输作用
(二)某科学探究小组做了一个研究植物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32480251905a.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b.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c.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d.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请回答:
49.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植物叶的光合作用 B.植物种子的萌发条件 C.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作用
50.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是为了( )。
A.增加营养 B.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 C.观察起来更清楚
51.在水面处做好标记是为了( )。
A.能清楚地观察到水面的变化 B.能区分不同的植物 C.能区分不同的小组
52.实验装置放在( )较合适。
A.阴暗的角落 B.窗台上 C.冰箱里
53.如果一天后观察到水面有明显下降,说明( )。
A.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B.植物的根没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C.植物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54.探索:茎的运输作用

七、综合题
材料分析。
叶吸收阳光的作用——光合作用
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自身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如图)。
55.绿色植物都能自己制造养料,植物制造养料的主要结构是( )。
A.根 B.茎 C.叶
56.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
A.叶 B.根 C.茎
57.茎从上向下输送的是( )。
A.根吸收的水分 B.根吸收的无机盐 C.绿叶制造的养料
参考答案
1.蒸腾
2.水分 养料
3.茎
4.叶
5.胚芽 胚根
6.从下向上 从上向下
7.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
8.C
9.C
10.A
11.C
12.A
13.A
14.B
15.B
16.C
17.B
18.B
19.A
20.A
21.B
22.B
23.C
24.A
25.C
26.B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用软尺测量,每天同一时间进行测量。
46.减少 小红点 下 上
47.A
48.A
49.C
50.B
51.A
52.B
53.A
54.淡红色 红色的线状 红色的点状 运输水分
55.C
56.A
5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