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7 19:3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送友人》微课教学设计
——品意象 悟情感
学习目标:
一、理解意象的含义。
二、品析古诗中的意象,体会人物情感。
三、观视频,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西游记》中经典送别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找出送别场面中的情感寄托物。

在名著中,唐王对唐僧曾说过这样的话:“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日久年深,山路遥远,御弟可饮此酒:宁恋本乡一捻(niǎn)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由此可见,送别时的一杯酒蕴含了唐王对三藏的嘱托和牵挂!

视频中马的表现,使送别的情感流露的更加直观。马没有直奔而去,反而转身抬头,不仅是马对故土的不舍和留恋,更寄予了唐僧对唐太宗及大唐王朝的依依之情!
视频中的“酒”“马”如果出现在一首古诗中,且包含了人物的情感,那它就叫意象。
二、讲授意象定义
意象就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意的景、物等。在诗歌中,作者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又不想直接表达的时候,就会用一些景物、物品等来表达,这些景物、物品,就叫做意象。
三、听朗读,初步感知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四、品析意象,感悟情感
(一)首联中的意象:青山 白水
山的青绿,水的流转,动静结合,相映成趣,虽透着轻快明丽之气息,可静态的山如人之静默,动态的水似友将远去,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二)颔联中的意象:孤蓬
蓬,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此地一别,友人就像那随风飞旋的蓬草,离开家乡,万里游荡,无所归依,前路漫漫而迷惘。
李白运用“蓬”的意象,着一“孤”字,更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三)颈联中的意象:浮云 落日
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落日:比喻难舍之情。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飘忽不定;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犹如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
“浮云”有作者对友人飘忽不定生活的牵挂,“落日”更现难舍之情。
(四)尾联中的意象:班马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挥手告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班马萧萧”进一步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无限深情。
五、总结归纳
由此可见一首古诗中的意象是分析人物情感的最好抓手。让我们来回顾本诗:
意象 情感
1685925102870
青山
192405067945
轻快明丽 暗示离别
白水
1924050140970孤蓬 随风飞旋 深切关怀
1924050116205浮云 飘忽不定 无限牵挂
1924050158115落日 依恋大地 难舍难分
1924050161925班马 萧萧嘶鸣 依依惜别
六、观看视频,诵读古诗